啟動全麵創新改革試點
在推進產業結構升級方麵,徐紹史指出,抓緊出台深化體製機製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意見,啟動全麵創新改革試點,激發全民創新創業創造的積極性。在創新引領產業結構升級,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方麵,重點抓好3方麵工作:
一是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落實重點產業布局調整和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加快產業有序轉移,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避免產業在空間上的簡單平移。統籌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促進基礎設施和重要領域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二是以增強核心競爭力為重點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出台增強製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以工業機器人[-0.15% 資金 研報]、軌道交通裝備、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新能源汽車、現代農業機械、高端醫療器械和藥品等領域為重點,培育製造業競爭新優勢。要落實好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及配套措施,相關地方要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嚴格控製新增產能項目,堅決防止違規項目複工建設,支持企業加快兼並重組,大力淘汰落後產能。
三是加快培育新興產業。積極發展信息經濟。支持雲計算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融合發展,積極培育高技術服務業。深入落實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指導意見,大力發展工業設計、融資租賃等生產性服務業。抓緊製定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的政策意見。實施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及三年行動計劃,開展現代物流業創新發展城市試點和國家級物流園區示範,支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
“工業機器人商用僅僅是這幾年發生的事情,主要用在汽車、電子、食品、化工、塑膠橡膠和金融製品六大製造行業,其中大約50%的工業機器人用於汽車製造業。”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周文斌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預計2016年之後中小企業也會批量導入工業機器人。
對於化解產能過剩,國家發改委一位官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目前不少過剩產能都是由地方政府違規審批建設的,我國的項目審批製度需要進一步改革。項目審批製度改革既要厘清政府與市場的界限,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幹預,也要劃清中央與地方政府間的權限。
組織製定環渤海、泛珠等區域合作規劃
在區域發展戰略協調上,徐紹史強調,要落實區域協調發展新布局,打造發展空間新格局。培育壯大“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新的經濟增長極和支撐帶,整合建立統一規範的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推進形成全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係,促進沿線地區互聯互通、協調發展。
徐紹史指出,要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細化實化新形勢下西部大開發政策措施,落實支持東北振興的重大舉措,編製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新十年規劃,支持東部地區率先轉型升級的製度創新。推進國家主體功能區建設試點示範。
徐紹史提出,要繼續支持特殊地區加快發展。組織製定環渤海、泛珠三角等區域合作規劃和意見。加快資源枯竭城市轉型,推進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搬遷改造。繼續推進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扶貧攻堅,研究製定支持革命老區發展建設的指導意見和規劃,做好支持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區發展和對口支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