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推脫(2 / 2)

她本來是想借著劉瑾,收拾掉李東陽,進而讓劉瑾掌控朝政,繼續肅清當年的知情人,好讓自己的地位能夠穩固。

可這份所謂的劉瑾罪證,卻也是讓她極為猶豫。雖然以劉瑾所言,確實不能算是能入罪的罪證,但是如果這事是真的呢?

那麼劉瑾就對大明江山有僭越之心,隻怕自己錯過今日,就再也沒有機會去剪除他,日後養虎為禍怎麼辦?

就在她心裏也是反複的思索,劉瑾好似也明白她心中所想,不禁在她耳邊傳音說了句:“娘娘,不論我是否有不軌之心,這也是日後的事了。可如今,隻要我倒了台,下一步這些大臣必然會要求娘娘不能幹政,再加上那徐子龍很有可能是假死,然後得到這些文武重臣的支持冒充皇帝怎麼辦!娘娘難道就不擔心,他要為自己的娘親報仇麼?”

“唔 !”張太後悚然一驚,她之前也就是相信了那信紙上的東西,所以才要急著配合劉瑾,除掉李東陽,好讓子龍失去在朝廷之中的支持。

如今劉瑾以這個提醒她,卻無異於告訴她,子龍與朝臣勾結的危機是在眼前,而他劉瑾篡位的危機卻是在許久之後。

更何況,如今劉瑾的野心曝光,隻怕張太後也會有所防備,在朝中培養幾個與劉瑾製衡的大臣,也能起到撲滅劉瑾野心的作用。

當下張太後想定,狠狠的剜了劉瑾一眼,實是在警告劉瑾,要他安分點,然後才緩緩開口,說道:“陛下,劉瑾所言,確實不錯,想必這賬本許是別有用心的人,偽造出來,故意陷害劉瑾的!”

一邊說,張太後還一邊看了徐光祚一眼,顯然她嘴裏的這個別有用心的人,正是徐光祚。

而徐光祚聽得張太後指桑罵槐的這喊話,也是有些怒氣上湧,卻被李東陽輕輕拉住,使得他暫時也不能發作。

張太後卻沒有理會徐光祚,繼續說道:“因此,以哀家之見,不如罷免劉瑾的一些職務,隻留他一個內行廠廠督的位置就夠了,另外再派人,去調查這份賬本的出處以及真偽,豈不更好?”

把劉瑾其他職務盡數罷免,卻也是張太後的一個警告,一個製衡的策略。

在張太後眼裏,內行廠不過是劉瑾所創,沒有多少能量,留給他,也是讓他安心,使得他不要狗急跳牆。

至於再派人去查這賬本,一來是證實這賬本的真偽,二來就是敲打劉瑾,使他安分點,最後卻是想借著賬本,給徐光祚這位今日一直讓自己難堪的國公一臉顏色看看,也讓其他的朝臣,能對自己更敬重一些。

她這一石數鳥的策略,在場的群臣以及劉瑾都是能看出來。

劉瑾本是準備舍了魏彬,來為自己頂鍋,可沒想到隻是一番話,再加上其他的職位罷免,就能躲去這場禍事,他也是極為滿意。

司禮監掌印太監雖然風光,可是劉瑾自信,隻要自己掌握著內行廠,那重回權勢巔峰,不過就是個時間的問題罷了。

更何況,張太後意圖教訓徐光祚,隻要兩邊起了衝突,自己也能更好的被張太後倚重,能夠更有把握回到權勢巔峰。

當下他也是頗為滿意,就指使正德說道:“嗯!母後所言,也是有理,就這樣辦吧!劉公,你沒意見吧?”

這不過是自說自話罷了,劉瑾卻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樣,行了那五體投地的大禮說道:“老臣謝過陛下、太後天恩,絕無異議!”

群臣不禁都是惋惜不已,好好的一次絕殺,竟然就這般被劉瑾躲過。皇帝與太後站在劉瑾那邊,卻也使得群臣有些束手。

就在所有人,包括子龍、徐光祚在內,以為這次事情就要告一段落的時候,不料那緊閉的奉天殿大門處突然傳來一陣喧嘩。

眾人聽得都是奇怪,雖然大殿外,平台之上,有數百官員在飲宴,但是無論是誰,也不可能跑到這奉天殿外來喧嘩吧!

畢竟奉天殿離平台還有些距離,其中更有許多錦衣衛、大漢將軍等把守,尋常的官吏,不得通傳如何能到得這裏呢?

張太後剛剛與劉瑾達成妥協,雖然心中有些不是滋味,可看到徐光祚一臉抑鬱,也是有些高興。

這會兒聽得大殿之外喧嘩,她也是有些惱怒,直接嗬斥道:“外麵何人喧嘩!曹卿,你給哀家去看看!”

“是!”黑暗之中傳來一聲應諾,就見得一身紅袍,外襯金甲的曹秋海,大踏步的從黑暗的一個角落突然閃身出來,不一會兒,就來到那大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