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啊!快過來,我一大早買了隻老母雞,燉到現在正好,你送去給小蘭吃吧!”說話的是他們的鄰居本人姓張老公姓周,老公是5801工廠的工人,她在家帶孩子一直沒上班,她兒子如今也快要大學畢業了。
“張姨那多不好意思。”因為嶽父母離世幾年了,平時小兩口沒少受這些鄰居們的照顧,昨晚他抱著妻子上醫院,想來早讓這些鄰居們知道了。
“說這些幹嘛!這都一夜了,要不是家裏走不開,我就給你送醫院去了。你等著,小山子快給你蘭姐把雞湯裝好。”後麵那句是衝屋裏的兒子喊的,轉頭看向楊德昭“給你做了個小菜,知道你們小兩口喜歡在一處,就帶著到醫院一起吃。”
又詳細問了沐夜蘭的情況,孩子是男是女,多重,在那個病房,又感念著老沐兩口子知道了總算放心等等,直到房裏竄出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才停了下來。
就這樣楊德昭拎著兩個保溫桶回了醫院。
在醫院住了兩天,沐夜蘭就出院了,出院那天正好是端午節,不過做為剛生產的她可是不能吃粽子的,楊德昭考慮妻子的感受也沒有吃粽子。但是家裏該弄的還是不能少,灑點雄黃酒什麼的,在安排好妻女之後還帶著東西去祭奠了一下嶽父嶽母。
楊德昭跟沐夜蘭結婚6年了,剛開始有過一個孩子,可是在三個月不到的時候嶽父因病去世,妻子太過傷心導致滑胎。這些年嶽母內疚加上思念嶽父,在前年也去了,兩位老人唯一的遺憾就是沒能抱上孫子。
現在他喜得千金,當然要好好跟嶽父嶽母說說!回家看到妻子看著嶽父嶽母的照片眼框發紅,楊德昭又趕緊勸起了妻子,現在可是在坐月子。
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小兩口商量起了女兒的名字,想了想還是按之前想好的報上去,第二天上午楊德昭就帶著戶口本跟醫院的出生證明去給女兒上戶籍去了。
看著戶口上名字沐夜蘭又紅了眼框,因為楊德昭是上門的,孩子肯定得姓沐,這也是沐夜蘭的父親生前堅持的。可是知道是一回事真的這樣上了還是讓她的心中感動不以。
沐夜蘭知道自己的丈夫不是沒用的人,之所以會上門也是因為愛她,這會兒兩位老人都去了,丈夫卻任舊讓孩子姓沐,如何能讓她不感動?
之前小兩口就商量過了,生個兒子就叫沐藝陽,女兒就改一個字,叫沐藝洋。這樣的諧音是木易楊,也算是安慰一下楊德昭了。
轉眼間沐藝洋就滿月了,當初那個皺巴巴的小紅孩早就變的白白胖胖的了,為了好叫夫妻兩給沐藝洋取了個小名,叫小一,要說這小名也是無奈,總不好叫孩子小洋,就跟在叫她老爸似的。小一跟小藝同音,加上這個女兒也是他們唯一的骨肉了。
滿月這天沐藝洋穿著大紅的肚兜,手腕上帶著銀鐲子,脖子上還掛著銀質的長命鎖,一副福娃娃的樣子。小家夥這天從早上精神就一直很好,瞪大了眼睛看著眼前這些人,一有人逗她,她就給人一個微笑,惹得一屋子人都樂嗬嗬的。
沐家親戚不多,沐老爺子就沐夜蘭一個女兒,他自己也是沒有兄弟姐妹的。沐老爺子上麵到是有一個姑媽,因為親戚少就算這位姑媽過世了有些年頭,兩家人到一直都有來往,這沐姑媽有兩個兒子。
在沐藝洋滿月這天,這兩位沐老爺子的表兄就被請來了,連帶著還有他們的家人,好在這兩位老人家子孫夠多,單是他們就坐了兩桌,加上沐家的一些鄰居,朋友,這滿月到是算熱鬧。
夏天就在知了的叫聲中結束了,小沐藝洋也有五個月了,小小的她不愛吵鬧,該吃吃該睡睡,左右鄰居沒有不誇這小娃好帶的。
隻有沐夜蘭知道,自家女兒在每次睡醒之後,都會有那麼一會的發愣,就好像是在奇怪在懷疑一切似的,好在愣神之後就恢複正常了。她特意去問過老人,得到的答案是估計剛睡醒,人不清醒。
她也就慢慢的沒放在心上了,沒想到這個起床愣神的症狀會一直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