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間沐藝洋要準備上學了,五歲的沐藝洋要上幼兒園了,她不像一般的小朋友那樣哭個沒完。因為這學校對她來說,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
楊德昭跟沐夜蘭都是老師,一個教音樂一個教美術,不是什麼主要課程,不過兩人很樂意。一來這兩門確實是他們的專業,想當初兩人就是在文工團認識的。
二來嘛,上這兩門課他們能有更多的時間照顧沐藝洋!因為計劃生育的嚴打夫妻兩沒有再要小孩,可是擔心孩子一個人會無聊,這才都到學校掛職。沒事就帶著沐藝洋在校園轉來轉去,所以沐藝洋可以說是在學校長大的。
工資什麼的更加不在他們考慮的範圍內了,因為沐爺爺可算的上是地主了,學校周邊那一塊地都是他的,更是在他還在世時就都蓋成了三層的小樓,在他過世之後自然就成了沐夜蘭的。
夫妻兩把房子都租了出去,每個月光收租就夠他們隨意花消的了,在四輪小汽車剛剛流行起來的時候,楊德昭就買了個小汽車,每個周末帶著沐夜蘭跟沐藝洋去郊區玩。
沐藝洋每次睡醒都會發一會兒呆,隨著年齡的曾長,發呆的時間也慢慢變長了不少,由幾秒鍾變成幾分鍾了。
不是她有意發呆,隻是每次睡醒人都好像還沒有從夢中清醒一樣,在夢裏有一個跟她一樣大的小女孩,隨著她一天天的長大。不過唯一不同的是夢中的那個小女孩穿的衣服跟她平時穿的不一樣。
在看過電視後沐藝洋才知道,夢中的小女孩穿的衣服是古代的。可是她的夢隻有剛起那一會兒記得,慢慢的印像就會模糊了。所以每次她發呆就是腦子裏在自動的串聯夢中的一切,串聯好了之後又漸漸淡化了。
於是她家那台新買的熊貓牌黑白電視,就天天的被她扭來扭去的找古代人看,別的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沐藝洋卻是天天找古人來研究。
慢慢的沐藝洋終於發現,原來她夢中那個女孩穿的衣服是唐朝的服裝,可是這一切跟她有什麼關係呢?人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可是她壓根沒往那想過啊!
沐藝洋上小學之後突然生出對於舞蹈的愛好,她在父母那可一直是有求必應的,就這樣每個周六的下午,沐藝洋都要去少年宮學習舞蹈。
她的舞蹈基礎很好,老師隻要一說她就能明白,並且做的很好。每次楊德昭跟沐夜蘭去接她都能聽到老師對她的誇獎,兩人更是比吃了蜜還要開心,隻有沐藝洋知道,那是因為她夢中的小女孩在跳舞,所以她等於晚上就有個老師先教了一次了。
不過這事她沒有跟沐夜蘭說,也沒有跟楊德昭提,因為在她還小的時候說了太多她夢中的事,被灌了好幾天的符水,而且那幾天父母更是不分日夜的守著她,父母的憔悴讓她心疼,從那以後她就不再什麼話都說了。
每次沐藝洋去少年宮,沐夜蘭跟楊德昭都會一起去接她,除非有什麼很重要的事,才會一個人去接。父母的恩愛每每都會讓沐藝洋生出一股羨慕之情,可是又不明羨慕從何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