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最好不相愛,如此便可不相棄。
第六最好不相對,如此便可不相會。
第七最好不相誤,如此便可不相負。
第八最好不相許,如此便可不相續。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見便相知,相見何如不見時。
安得與君相訣絕,免教生死作相思。
當我知道倉央加措的時候,已經是一名佛門慚愧弟子了,因為學佛,明白了很多以前不曾明白的人生宇宙真相,我的命運也從此後發生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巨大變化。因此,我才把這首小詩記在了這本日記本的最後一頁空白處。從那一把火之後,也就不曾再寫過日記。後來,漸漸有了QQ空間、說說、博客、微博什麼的,隻怕現在的人們寫日記的會越來越少了。
夢裏麵,也分不清我們是哪個朝代,從那首小詞可以斷定,至少應該是宋朝以後,因為那完全是宋詞的風格。我們家裏好象還養了一隻溫順、漂亮的花貓,從滿月起這隻貓就落戶到我們家了,養它時我和妹妹隻有十來歲的樣子,我們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順順。那時候大概是為了求吉祥吧。這隻貓在我們家生活了有十幾年,我和妹妹都出嫁了,我有了一個女兒和三個兒子,妹妹有二個女兒和二個兒子,順順它才終老仙去。它離世的那天,我剛好帶著小兒子回娘家看望父母親,它見到我回去,非常高興,慢吞吞地跑到我麵前,喵喵喵地叫著,小時候的它跑起來是那樣的輕快、敏捷,可這次回來,它幾乎都跑不動了,隻能慢慢地走動,我輕輕地撫摸著它不再光滑的皮毛,對它說:“順順,你老啦,其實你比我小很多呢。”它象是聽懂了我說的話,有些傷感地點點頭,就臥在了我的腳邊。
第二天中午,它好象特別累的樣子,看了看我,就走到了院子裏它常曬太陽的地方,慢慢地踱了一圈後,它站在了院子門邊,從門縫裏向外張望了一小會,喘了好一會兒,就回到了它的窩裏,我叫新來的丫環鳳兒給她倒了點拌了魚湯的米飯,它看了看,就扭過頭閉上眼睛,不再理睬,這可是它最愛吃的飯呀。從早上起來到中午它回到窩裏,沒見它吃一點東西,喝一口水,可能它太累了吧,讓它睡去吧,也許睡好了它才有勁吃飯吧。我象以往一樣,和媽媽坐到院裏的小桌旁聊了起來。
突然,聽到鳳兒在驚叫:“哎呀,順順老貓好象死了?”正在聊天的我和媽媽聽到叫聲,連忙跑到順順的窩邊,媽媽在它鼻子邊試了試,確定它真的已經仙去了,連忙吩咐鳳兒把它拿到外麵的樹下好好地埋葬了。夢裏我們一家人好象還按佛教規矩為它念了三皈依、佛號什麼的呢。記得為順順念佛號時,我因為兒子還小,沒完全跟著念完,就去照顧兒子了,當時的感覺有點不太好,也說不上是哪裏不好……
記得夢中我的姥姥、姥爺好象都信佛,姥爺好象叫個什麼居士,有時候會帶上我們姐妹倆還有我表哥、表弟一起去廟裏進香拜佛,求一家平安、天下太平之類的,我們還參加過,記得放生活動是在黃河邊上舉行的,但實在不知道是在具體哪個地方了,這,可能也是我今生能遇到佛法並最終皈依佛門的前因吧。當然,這都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