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談無神論(1 / 2)

(1612年作 1625年略作增訂)

我寧肯相信《金傳》《塔木德經》和《古蘭經》裏的所有寓言,也不願相信天地萬物沒有精神。上帝從不創造奇跡來揭露無神論,因為他的一般工作已經將它揭露推翻。誠然,粗淺的哲學常識使人心傾向無神論,深入的哲學研究卻使人心皈依宗教。因為人的思想注意零七碎八的次因時,有時還會依賴它們,止步不前,但思想關注一係列互相關聯的次因時,它就必須飛向天與神了。不僅如此,就連那個最被人詬病為無神論的學派,即留基伯、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的學派,卻最能證實宗教。因為下麵兩種學說都認為這種秩序和美是在沒有神的安排下創造的,但第一種比第二種可信千倍。前一種認為它是由四種多變的元素和第五種不變的本質經過適當、永久的安排創造的,與神無關;後一種認為它是由一群無數的未經安排的微小粒子創造的。《聖經》上說,“愚頑人心裏沒有神”,但這並不是說“愚頑人心裏想”。所以,這是愚頑人信口開河,自言自語,並不是他完全相信這種說法,或者對它口服心服了。因為誰也不否認神的存在,除非是那些認為沒有神於己有利的人。無神論者總喜歡刺刺不休地談論自己的看法,仿佛他們感到心虛,有了別人的讚同才感到踏實一點似的。由此看來,無神論隻不過是掛在人嘴上,並沒有深入到人心裏。不僅如此,你一定會看到無神論者在努力招收門徒,跟其他派別沒有區別;更有甚者,你還會看到他們寧肯為無神論受苦受難,也不肯放棄自己的信念。而且,如果真心認為沒有神之類的東西,那他們何苦要自尋煩惱呢?伊壁鳩魯聲稱神還是有的,不過他們隻顧自己尋歡作樂,不管人間事務,於是受到了指責,說他隻不過是為了自己的信譽而掩人耳目罷了。他們還說,他這完全是敷衍塞責,心裏仍然不相信有神。不過他無疑是在遭人誹謗,因為他的話是高尚神聖的:“否認俗人的神的存在並非瀆神;而將俗人的觀念歸之於神才是瀆神。”對此柏拉圖也不能讚一詞了。再者,伊壁鳩魯雖有膽量否認神的職能,卻沒有能力否認神的性質。西印度人給他們的神靈都起了名字,不過沒有上帝的名字,就好像異教徒有“朱庇特”“阿波羅”“馬爾斯”等名字,卻沒有“神”這個字一樣。這就表明即便是那些野蠻人也有這種概念,盡管他們的概念不是那麼博大精深。所以在反對無神論方麵,野蠻人是站在最深奧的哲學家一邊的。深思熟慮的無神論者是極其罕見的,也許有一個狄亞哥拉斯,有一個彼翁,有一個盧奇安,還有另外幾個人,不過他們似乎也名過其實,因為凡是抨擊一種公認的宗教或迷信的人都被對方扣上無神論者的帽子。不過大牌無神論者確實都是些偽君子,因為他們對待神聖事物總是沒有感情,所以到頭來必然會變得麻木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