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談美(1 / 1)

(1612年作 1625年略作增訂)

德行猶如寶石,鑲嵌在素淨處最佳。就人而言,五官雖不秀麗但體態嫻雅,麵貌雖不姣美但舉止端莊,這種人身上的德行才是最好的。絕色美人另有大德者難得一見,仿佛大自然忙忙碌碌但求無過,卻不肯辛辛苦苦栽培英物,因此才藝出眾者品格不高貴。他們講求舉止而忽視德行。不過這也不可一概而論。奧古斯都·愷撒、提圖斯·韋斯巴薌、美男子法王腓力四世、英王愛德華四世、雅典的亞西比德、波斯薩非伊斯梅爾都是一代英豪,也是當世俊男。論及美,容貌美勝過膚色美,文雅得體的舉止美又勝過容貌美。美之極致圖畫無法描繪,一眼難以發現。凡絕色美人,其身體比例必有異常之處。阿佩勒斯和丟勒,一個按幾何比例畫人,另一個集千臉之長於一麵,畫出一副俊美絕倫的人像,他們兩位誰更能戲弄人,沒有人能說得清。但我認為這種畫像除了畫家本人,無人喜愛。我並不是認為畫家不應當畫出一副美麗絕倫的麵孔,而是認為他必須借助一種手氣(如同音樂家譜出名曲一樣),而不是依賴一種規矩。人可以看見許許多多的麵孔,如果逐部審查,往往一無是處,倘若縱觀整體,則個個楚楚動人。如若美的主體真的是舉止的得體,那麼年長的人更加可愛,這就不足為奇了。“美到秋天依然美”,如果不留情麵,不考慮青春年少可以彌補美貌的不足,可以說沒有一個青少年能夠當得起美名的。美猶如夏天的水果,容易腐爛,難以持久,美往往使人青年時放蕩,老年時愧悔。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美投入得當,它會使德行生輝,使劣跡赧顏。

解析

美的基本原則如下:

一、德行“鑲嵌在素淨處”往往顯得最佳。

二、反過來,絕色美人很少以德行搶眼。

不過仍有值得注意的例外:

奧古斯都·愷撒。

提圖斯·韋斯巴薌。

美男子法王腓力。

英王愛德華四世。

雅典的亞西比德。

波斯薩非伊斯梅爾。

三、容貌美不如行為舉止美。

四、 凡“絕色美人,其身體比例必有異常之處”。(由於忽略這一點,阿 佩勒斯和丟勒犯了錯誤。)

五、美表現在總的結果中,而不是在逐一的部分中。

六、青春美其實趕不上成年美。

七、美:

(1)總是轉瞬即逝。

(2)也許對德行有害,而不是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