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乞巧(1 / 3)

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沈家莊一起來的幾戶鄉親們在約定點碰了個頭,大家收獲都不錯,帶來的雞蛋全部賣完了,臉上皆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樣。

楚風讓牛叔帶著他們先回去了,自己則帶著柳子衿,小玉,還有鐵牛三人留了下來,這是事先說好的,準備湊湊七巧節的熱鬧,晚上也不冒險趕夜路,就在郡城裏住店了。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郡城裏的喧囂聲卻絲毫未減,甚至比白天更為熱鬧,街道上年輕男女明顯多了些,大家夥兒全部朝著一個方向湧出。

無疑,那便是夜市的方位了。

楚風四人同樣行了過去,沿著街道走了好幾裏路後,才終於來到一座燈火通明的坊市,坊市依河而建,岸邊楊柳低垂,景色秀美異常。

此時坊市內早已人山人海,商賈小販多不勝數,叫賣聲此起彼伏,花了三十文錢買了四碗荔枝膏,墊巴了一下肚子後,四人便開始鑽人堆了,哪裏熱鬧往哪兒鑽。

“小姐,快看,那邊在投針乞巧呢!”小玉忽然發現了什麼,拽著柳子衿往過跑,走在後頭的楚風和鐵牛趕緊跟上。這麼多人,不小心走丟可就麻煩了。

隻見一大群人圍成一個圈子,圈子中間有一片開闊的空地,地上擺放著上百張簡易的木頭桌子,其上放有一隻隻精致的小瓷碗,裏麵盛有水。

數百位年輕女子正集聚在一起,分成一小撥一小撥的圍在木桌前,一張張洋溢著青春的麵龐上,附帶著莊嚴的氣息,待到一桌姐妹全部做好準備後,齊齊對著頭頂明月遙身一拜,態度虔誠,然後便將手中攥著的一把銀針,小心翼翼的投入身前桌麵上盛有河水的瓷碗中。

“啥意思?”楚風看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自覺的補腦了一些電影中邪教祭祀的場景。

一旁的柳子衿解釋起來,“此乃拜月乞巧,也稱投針乞巧,未出閣的女子將銀針投入碗水中,若銀針散亂無形,便未能乞到巧,若銀針灑落出一個花朵、或是其他圖案,便是乞到巧了,來年必會心靈手巧。”

楚風聽得瞠目結舌,心說,這就能心靈手巧了?不用再練練?

“你信?”

“怎能不信?”柳子衿詫異道,指著一個方向說:“你看那兒。”

楚風順著她的手指望去,擦,一不小心汙了眼!剛看完一大群花季少女後,突然瞥到一群老嬤嬤,視覺衝擊還是挺大的。

“媒婆?”楚風不確定的問道,至於他為什麼能看出媒婆,簡單,一堆人杵在那裏喋喋不休,手裏還攥著五顏六色的小絲帕,眼神兒瞅著那些投針乞巧的少女們像是看見了銀子一樣,八九不離十了。

“可不是?”柳子衿笑著說:“今夜但凡能乞到巧的女子,媒婆都會細心留意,來年說個好人家不在話下,你說當信不當信?”

“必須信!”楚風瞬間沒想法了,正所謂三人成虎,既然大家都信這一套,假的都變成真的了。

這就好比當年亞裏士多德提出:物體下落速度是由自身重量決定的觀點一樣,當時所有人都信了,所以它成了真理,直到兩千年後,一個叫伽利略的小子揣著兩個鐵球走上比薩斜塔之後,才推翻了他的謬論。

忽然想到什麼,又問道:“你和小玉不去乞一個?”

柳子衿被他說得有些意動,不過瞅著裏麵的人實在太多,又打消了這個主意,回道:“再看看吧,乞巧的法子多的很,並非隻有投針。”

說罷,一行四人便從人堆裏撤了出來,朝著其他熱鬧地方尋了過去。

“嘿,這邊在做果子呢,不僅能乞巧,還有得吃。”鐵牛一隻鼻子比狗還靈,老遠的便嗅到了果子的香氣。

古代所謂的果子並非水果,而是由麵食製作的點心,對於吃這方麵,楚風自然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