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生雞其實叫“大快型白羽雞”,速生是良種選育和科學飼喂的結果。央視曝光的速生雞是濫用抗生素,跟激素沒有關係。如果真打激素或者喂激素,雞的健康狀況反而不好,和黃鱔是差不多的下場。
排除和速生雞類似的良種選育和科學飼喂因素,“催肥”的豬倒確實有可能存在激素問題,不過不是性激素,而是β受體激動劑,也就是常說的瘦肉精。它的作用是提高蛋白合成效率,提高飼料轉化為肉的比例。我國以前多次出現濫用瘦肉精導致的中毒事件,但主要是肌肉震顫、心率異常等問題,跟性早熟是不相幹的。
5.豆腐、豆漿等豆製品有的媒體引述專家的話,說豆製品裏麵含有類雌激素“大豆異黃酮”,可能導致嬰幼兒和兒童性早熟。這話聽起來頗有道理,但仔細一想,又完全不符合大眾“吃了這麼多年都沒事,怎麼可能有害”的邏輯。
實際上,類雌激素沒有雌激素那麼強的作用,而且在豆製品中含量很有限。需要注意的是,市麵上一些大豆異黃酮保健品喜歡吹噓神奇功效,要提防它們“暗度陳倉”,偷偷加真激素。
6.環境汙染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家發現有一些環境汙染物會產生類似人類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影響生殖發育,媒體上最熱門的是雙酚A(BPA)和塑化劑,公眾不常聽說的還有PCBs(多氯聯苯)、POPs(持久性有機汙染物)等概念。盡管不能排除這些物質引起性早熟,但截至目前為止,並無明確科學證據給他們定罪。因此澳新食品安全局在對BPA評估後的結論是,嬰兒奶瓶中的BPA水平不必過於擔憂,但作為一種不必要的風險,仍然禁止它使用在奶瓶中。
肥胖可引起性早熟
性早熟分為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的發生原因複雜,既可因顱內感染、外傷或腫瘤等器質性疾病導致,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特發性的中樞性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其中生殖腺腫瘤、腎上腺皮質增生症或腫瘤是最主要的病因。所以不要胡亂懷疑食品,先要排除這些器質性病變。
除了疾病等原因,性早熟還可能與飲食不合理、營養過剩、能量過剩、亂吃補品有關。前麵說到的性早熟孩子都吃了牛初乳,如果深究下去,也許會發現他們的營養狀況太好了。臨床上也經常看到一些肥胖兒童激素水平異常的現象,甚至有的小男孩的雌激素水平勝過成年婦女。還有些家長給孩子亂吃補品,甚至是成人補品,有的所謂的保健品連“藍帽子”都沒有,吃出問題也就很正常了。
7招規避性早熟
如何規避性早熟風險?有的國內醫生建議不要吃雞肉、反季節蔬菜,有的外國醫生建議素食主義,這些都不靠譜。綜合來講,我覺得比較靠譜的有這麼幾點:
1.減少塑料製品使用。2.盡量不給孩子吃營養保健品(包括牛初乳),沒有“藍帽子”標識的絕不能吃。3.從小培養孩子進食穀物、蔬菜、肉蛋奶等食物,不要以為高蛋白才是好食品。4.不要讓孩子把果汁、飲料當水喝,避免能量攝入過多。5.多陪孩子玩耍、運動。6.家裏有口服避孕藥的,一定要妥善保管,以免孩子誤食。7.如果出現性早熟跡象,要到正規醫院就診,不要盲目懷疑食物。
(郝景田摘自《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