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萬人法 會 出少年(2 / 3)

在向導的引導下,他們來到****現場——這裏是雅魯藏布江中遊的河穀地帶,江北江南均是高山,沿江兩岸都是土地肥沃的穀地。

向導問在江北築灌頂台,還是在江南築土台;智光大師毫不猶豫地說:“江北!”

他們沿雅魯藏布江的江北穀地,策馬奔馳了幾個小時,終於尋得一塊風水寶地:背山麵水的一塊能容納百萬人的寬廣平地,正好雅江圍繞這片土地繞成半圓環繞,此岸向彼岸突出近一公裏,像財神的胖肚子一樣,向前方凸出,背後山脈也恰好在此處形成一個巨大的半圓形圍繞,遠看這山與水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圓。

背山麵水、山環水繞、麵南而君臨天下;雅江北岸這片土地生氣特別旺——水草比遠處的顏色更蒼翠碧綠、更密更高,看不到巴掌大一塊的泥土地,全是柔軟翠綠的嫩草;正好靠近山凹處是一塊高地,那塊高地地勢平坦,而且長著不少金黃色的鮮花。

坐在那上麵,背後是舒適的半圓形牢固靠山,靠山向左右兩邊微伸,猶如坐在巨大的太師椅上悠哉悠哉;麵前是清澈甘甜的雅魯藏布江環形圍繞,流水向自己左手龍位上進財;隔江對岸幾公裏外,又是一座弧度優美的近乎圓頂的山包,猶如一顆龍珠在閃爍。

智光大師在此處用腳一點,“就是此處,做你的法座!”

半個月後,滿山遍野的都是白色大小帳篷,還有少數幾個粉色帳篷——那一定是美女的。

除了灌頂****高台,直至南邊雅魯藏布江這近兩公裏的地方,是留著坐人的空場地外,其他兩邊山穀(從江北的山脈直到江邊),全是密密麻麻的大、小帳篷,及其無數道嫋嫋升起的炊煙。據初步統計,共有十七萬多人參加****。

灌頂法台的右上方是最大的白色帳篷,在巨大圓型白帳篷圓頂上,有一個巨大的、金黃色為主的、五色寶傘蓋,及帳篷南門旁邊,豎了一個頂天立地的、粗木頭大經幡,或尊勝寶幡,象征著此帳篷內,乃主灌法王真實佛陀的宮殿,或住處,裏麵住著熱羅,智光大師,熱羅的全家人,姑父、舅父的全家人、四大金剛及八兄弟等。大帳篷從裏麵到外麵,直至灌頂法台,全都鋪著鮮紅色地毯。

此主尊帳篷旁邊,是一頂小一點、矮一點的可容納百人的大帳篷,不用打聽,全場都知道,那肯定是桑耶寺堪布的大帳篷;除了他之外,誰也沒有膽量及福報,造那麼大的帳篷及駐紮在那個位置。

灌頂****的前一天,智光大師準備離開現場,前往百裏之內的各位讚普(藏王)的陵墓去看看;並叮囑熱羅不用等他一起回去,他自己慢慢走回去。

熱羅急了,幾乎要流淚地懇請智光大師留下為自己助陣,智光大師終於忍不住地露出了玄機:“你若還是這個樣子,恐怕此身成佛無望!”

熱羅及其阿爸,本來就不是等閑之輩,聞此弦外之音的來機,豈肯放過?

於是,父子二人同時跪下,掏出胸前袍內的所有寶貝,供養智光大師,請求指點迷津;智光大師被其父子扶上帳篷內的高台上坐下,智光大師才無奈地泄露天機:

“出家人本不應該議論他人;但若我不說,恐怕你們永難成道。

“罷了,罷了,為了你們的究竟利益,我還是做一次小人吧——桑耶寺堪布列繞嘉措大師,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但他拘泥經文、儀軌本身,法執未除,可惜沒有上升到‘足以自信’的根本智!如果他突破這最後一層迷紗,則當下即生成佛。”

父子二人像被人施過定身法一樣,一動不動地僵在那裏,根本不知道智光大師早已走出帳篷,消失在十七萬人之眾中。

這句話,猶如晴天霹靂,炸得父子二人數十年一直保持清醒狀態;尤其是熱羅,直到182歲去世時,這一句話都未刹那忘失!甚至這句口訣,早已水RU交融地與心識一體,穿越時空千百世,直至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