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納斯湖不僅自然資源和生物的物種非常豐富,而且旅遊環境和人文資源也別具異彩,喀納斯具北國風光之雄渾,又具有南國山水之嬌秀,加之這裏還有“雲海佛光”、“變色湖”、“浮木長堤”、“湖怪”等勝景、絕景,怎能不稱得上西域之佳景、仙景!北麵是白雪皚皚的奎屯山、高聳如雲的友誼峰,湖周重巒疊嶂,山林猶如畫屏。葉茂,枯葉朽木上苔蘚、野草遍生。
林間空地草甸如茵,山間百花齊放。風靜波平時,湖水似一池翡翠,隨著天氣的變化,湖水又更換著不同的色調,自晨至夜變換著風采。每當煙雲繚繞,雪峰、春山若隱若現,恍若隔世。
夏季,雨後清晨,登上湖南段的駱駝峰則可觀覽佛光奇景。
成吉思汗點將台
點將台位於鴨澤湖以東附近,相傳成吉思汗曾在此檢閱過十萬雄師。在點將台的舊址上,已經發現的文物有成吉思汗西征軍次將領銅質的盔甲,做工十分精致,直到現在它的表麵仍很光澤。據說在蘇木河一帶還有一口部隊宿營用的大鍋被壓在巨石之下。點將台有個大祭壇,祭壇裏豎著一根高高的杆子,杆子上係滿了哈達。
吐魯克岩畫
喀納斯景區的山岩上先後發現有10多處岩畫,其中的兩處位於喀納斯湖一道灣東岸高出湖麵50~60米的羊背石上。一處在羊背石麵磨光的刻蝕槽內,上麵刻有山羊、野豬、刺蝟、雪雞等動物造型。一處在羊背石的小陡坎上,圖案清晰,分上下兩排,有馬、羊、鹿、狼等動物造型。其中有一個造型似恐龍的動物,眼睛向湖的方向呈注視狀,其餘岩畫散見於景區山體石壁上,內容有各種動物形態、狩獵、牧放場景,有征戰,舞蹈圖案,也有圖騰崇拜的圖案,這些岩畫對研究古代社會史、民族史具有重要價值。
花楸穀
花楸穀全長1.2公裏,穀地兩邊除茂密的疣枝樺、西伯利亞雲杉和西伯利亞落葉鬆混交林外,還是公園內西伯利亞花楸最為集中的分布地,遂因此得名。
觀魚亭
觀魚亭建於海拔2030米的哈拉開特(蒙古語意為“駱駝峰”)山頂上,與湖麵的垂直落差達600多米,因處於觀察“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觀魚亭。觀魚亭是喀納斯景點中的極品,是唯一一個能駐足飽覽喀納斯美景的最佳平台。
千湖
西距喀納斯村13公裏,處於喀拉蘇阿河和格牙阿能爾庫河分水嶺地帶,也是喀納斯冰川作用的結果。千湖由喀拉蘇阿仁河和格牙阿能爾庫河分水嶺中山帶的湖泊群組成,海拔2160~2500米,其上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羅棋布,數以千計。哈語“門瓊庫爾”,語意為1000個坑。
千湖湖泊最大者為黑湖,其它還有喀拉穹庫爾、殼斯庫爾、下恨諾爾等小湖泊群,數量多、麵積小,其形狀為圓形或長形,分布高度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漸升高。
泰加林廊道
泰加林群落是喀納斯景區茫茫林海中的主要成分,位於喀納斯湖東側湖岸的茂密森林便是西伯利亞泰加林精華濃縮。這片森林東倚巍巍高山,西臨碧波蕩漾的喀納斯湖,構成了一道5.4公裏的長的泰加林廊道景觀,廊道曲徑通幽,遊人穿行其間,隻見大樹參天,蔭翳蔽日,鬆蘿垂掛,悅目賞心。還可觀賞到典型的泰加林沼澤、巨型根雕牆等奇觀。廊道中的“泰加林之王”令人歎為觀止,一株西伯利亞落葉鬆胸徑達120厘米,高30餘米,樹齡500年以上,可謂飽經滄桑,生命頑強。
千米浮木長堤
在喀納斯湖最北端的入湖口,有一條千米枯浮木長堤是喀納斯湖奇觀之一。洪水時枯木長堤會飄起來,按理來說,這些枯木會向下遊漂,但是多少年來,卻奇怪的浮動逆流而上,長長地橫列在喀納斯湖的最上遊6道灣。據說有人把枯木扔到下遊5道灣裏,那枯木還是執著地回到老地方,與枯木長堤連為一體。這是為什麼呢?每當洪水季節,河水將上遊大量的枯木攜帶漂入湖口,後因強勁的穀風在遇到喀納斯湖南麵的巨大山體後,風力變向將漂入湖水中的浮木推動著逆流上漂,日積月累逐步在湖口彙聚堆疊形成一條百餘米寬、兩千米長枯木縱橫交錯的“千米枯木長堤”這一特殊的自然景觀,這些枯木隨著水的漲落而浮動。
喀納斯湖怪
喀納斯湖是坐落在新疆阿爾泰山深處密林中的一個美麗、神秘的高山湖泊。它不僅以景色秀美而著稱,更因為湖中的“湖怪”而揚名天下。
據當地圖瓦人民間傳說,喀納斯湖中有巨大的怪獸,能噴霧行雲,常常吞食岸邊的牛羊馬匹,這類傳說,從古到今,綿延不斷。有眾多的遊客和科學考察人員從山頂親眼觀察到巨型大魚,成群結隊、掀波作浪、長達數十米的黑色物體在湖中慢遊,一時間把“湖怪”傳得沸沸揚揚,神乎其神,又為美麗的喀納斯湖增加了幾分神秘感。
1985年7月下旬,新疆大學動物學教授向禮陔率領的考察隊在湖邊工作時,突然發現數十條巨型魚在湖麵出現,兩天後袁國映帶領的新疆環境科學研究所的考察隊也在“一覽亭”上觀察到了湖中的巨型魚群,並攝得了許多照片和一段錄相,從而開始了喀納斯湖“湖怪”之謎的研究。
據一些專家經過考察推斷,所謂湖怪其實是那些喜歡成群結隊活動的大紅魚。這是一種生長在深冷湖水中的“長壽魚”,其壽命最長可達200歲以上,而且行蹤詭秘,沒有經驗的人是很難捕捉到它的。當地的圖瓦人並不相信這種說法,在他們的傳說中,湖怪能吃掉整頭牛。但湖怪到底長什麼樣,誰也說不清。他們的前輩還有過兩次捕捉湖怪的嚐試,但都以失敗而告終。所以至今圖瓦人不到湖裏打魚,也不在湖邊放牧。
至於“湖怪”與大紅魚(哲羅鮭)是不是一回事,至今還是個謎。
雲海佛光
清晨登上山頂——觀魚亭,觀賞日出景色,可見喀納斯上空雲海翻騰,霧濤升空,有時可看見如同峨眉山雲海佛光那樣的奇觀。充沛的降水,涼爽的氣候,使喀納斯湖區常常籠罩在朦朧霧雹之中,而高出雲霧頂部的山峰,則成了觀看佛光的理想地方。
在8月份,每當雨後的清晨,喀納斯山區穀地往往會被濃厚的雲霧遮蓋,隻露出一座座2000米以上的峰頂。這時,若登上“一覽亭”觀賞日出景色,隻見頭頂碧藍的晴空中,斜掛著一輪巨大的朝日,遠近雪峰,在朝陽下反射出紅紅的光芒。腳下的白色雲海,浪濤般地隨風翻滾,時而露出一塊塊一平如鏡的藍色湖麵,時而又露出一片片綠色的林海。那迎麵而來的彩雲,帶著反射太陽的霞光,千姿百態,變幻無窮,使人目不暇接。當上午9~10時左右,太陽升到一定角度時,在湖西山穀的雲霧中,也就是與太陽的相對方向,便逐漸顯現出一個半圓形的巨大的彩色光環,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俱備,鮮豔奪目,下部則沒於雲霧中。隨著雲霧的濃淡變化,光環色澤也時深時淺,時明時暗。這些山峰、亭子以及你的身影,在彩色光環環繞襯托之下,色彩絢麗,光彩奪目,給人以神佛欲顯、飄飄欲仙的感覺。佛光大約可以持續一刻鍾左右,隨著太陽的高和光線角度的變化便逐漸隱去,令人流連忘返。喀納斯湖是有名的“變色湖”。一年之中,一季之中,一天之中都會有不同的色彩變化。在觀魚亭上觀察尤為明顯。
變色湖
喀納斯湖另一奇觀是變色,被稱之為“變色湖”。春夏時節,湖水會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變換顏色。從每年的四五月間開化到11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色彩。5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6月,湖水隨周山的植物泛綠,呈淺綠或碧藍色;7月以後為洪水期,上遊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補給,由碧綠色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響,呈現出墨綠色;進入9、10月,湖水的補給明顯減少,周圍的植物色彩斑斕,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奪目。
關於變色湖的原因是季節變化所引起上遊河水所含礦物成分多少的緣故;且與周圍群山植物隨季節變化的不同色彩倒映在湖中,以及陽光角度變化和不同季節的光和作用對湖水的影響也有一定關係。其主要是喀納斯湖水來源於友誼峰南坡的喀納斯冰川,當冰川作用於周圍由淺色花崗岩組成的山地時,冰川掘蝕攜帶的花崗岩岩塊經擠壓研磨成白色細粉末混合於冰層內,炎熱的夏季夾帶有白色細粉末的冰川融化,大量的呈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和雨水進入喀納斯河,流進阿克庫勒的湖(白湖),阿克庫勒湖的乳白色水再流向下遊彙入喀納斯湖,這就是喀納斯湖在7~8月變為白色的原因。每年12月份封凍後,喀納斯湖又像一麵白色的水晶鏡,當地牧民用爬犁在湖麵上運送物品或進行滑雪滑冰。另外,在不同的天氣、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喀納斯,特殊的水質與天色和山色相互折射而產生不同的色彩。由於喀納斯湖被群山環抱,在高原藍天白雲的大背景下,湖水受陽光和雲團的映射,又將周圍的山色反射在湖中,湖水會隨著天空雲朵的變化和陽光下山色的明暗交替,變化萬千,斑斕流彩。
鴨澤湖
鴨澤湖位於喀納斯村南邊,它是由喀納斯河改道後廢棄河段———牛軛湖窪地組成,呈長形蝶狀,沿窪地南端形成一個南北走向的寬淺湖泊,形似蝶狀的一弘碧水與沼澤濕地連為一體,長3公裏,寬600~800米,麵積約1.3平方公裏,湖周開闊平緩,湖泊似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