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山(十八)(1 / 3)

壽文化

衡山壽文化源遠流長,《星經》載:衡山對應星宿二十八宿之軫星,軫星主管人間蒼生壽命,衡山故壽比南山名壽嶽。宋徽宗在衡山禦題壽嶽巨型石刻,現仍存於衡山金簡峰皇帝岩。康熙皇帝親撰的《重修衡山廟碑記》首句即為:衡山為天南巨鎮,上應北鬥玉衡,也名壽嶽,再度禦定衡山為壽嶽。曆代史誌也常以比壽之山、主壽之山等稱曆代衡山。

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表達美好的祝願,所謂“壽比南山”,原來是出自於《詩經·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比喻人的壽命像南山那樣久,“壽比南山”中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

書院文化

衡山書院文化始於唐肅宗時,鄴侯李泌賜隱於衡山煙霞峰下讀書論道,居處藏書極為豐富,相傳過三萬軸,其後李泌之子李繁為隨州剌史時,在衡山建衡山書院(現名鄴侯書院)以作紀念,時約816—824年清代曾國藩在《重修胡文定公書院記》中寫道:“天下之書院,楚為盛,楚之書院,衡為盛。”抗戰文化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麵侵華戰爭。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平、津、滬、寧等地相繼被日軍占領。1938年10月下旬,隨著日軍新攻勢的展開,廣州、武漢兩重鎮又接連淪陷,抗戰形勢異常嚴峻。抗日戰爭轉入相持階段以後,蔣介石於1938年10月召開高級將領會議,並邀請了朱德參加。會上,朱德向蔣介石提交了國共兩黨聯合舉辦遊擊幹部訓練班的建議,得到蔣介石的讚同。

1938年11月,蔣介石在衡山召開中華民國第一次最高軍事會議,中共代表周恩來、葉劍英、郭沫若應邀參加。在這次會議上,蔣介石確定接受中共中央建議,兩黨共同創辦“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並籌建南嶽“忠烈祠”安葬抗日陣亡將士。會議決定創辦遊擊幹部訓練班,班址設在南嶽衡山。定名為“軍事委員會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並請中共方麵派員參加。

經中共中央決定,派葉劍英和李濤、邊章五、吳係如、薛子正、李崇等參加教學工作。不久訓練班成立,並改名為軍事委員會軍訓部南嶽遊擊幹部訓練班,蔣介石兼主任,白崇禧、陳誠兼副主任;湯恩伯、葉劍英二人任正副教育長。後來,湯調河南前線,李默庵受陳誠指定繼任教育長。

越南共產黨胡誌明曾化名胡光在遊幹班學習和工作,後來成為越南共產黨主席。

衡山半山亭附近有一所“蔣宋官邸”的老別墅,是國民政府時期湖南省主席何鍵所建,故又名何公館。一九三0至一九四四年間,蔣介石八上南嶽,五次與夫人宋美齡居住於此。在屋後的參天古木之中,隱藏著一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衡山指揮所”神秘堡壘。沿著數十級台階深入,身處一個二十平方米的地下密室,室內可容數十人,排水、通風、照明設施良好,當年蔣宋二人及國民黨高級將領在此抵禦日軍的空襲和指揮抗戰。塵封六十多年後,地下密室才被後人發現清出。台灣最高軍事指揮中心還繼沿用“衡山指揮所”的名稱。

民俗文化

元旦朝聖、廟會、八月香火是衡山民俗文化的基本形式。這種文化的形成與衡山獨特的地理環境分不開。衡山既是曆代佛、儒、道的活動中心,也是原始宗教對衡山山神崇拜的聖地。在宗教基礎上產生並發展起來的民俗民風,終於形成今天這種有別於任何地方的帶有獨特風格和特征的民俗文化。

十五、岱南奇觀——嶧山

嶧山又名“鄒嶧山”、“鄒山”、“東山”,海拔582.8米,是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雄峙於孔孟之鄉鄒城市東南10公裏處,104國道及京滬鐵路東側,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滬高速鐵路西側,自然景觀優美奇特,素有“岱南奇觀”、“鄒魯秀錄”、“天下第一奇山”之美譽。

嶧山因其獨樹一幟的自然風貌和豐厚的文化底蘊,享譽神州大地。從古自今,讚美之作不可勝數:其異情別景非親臨其中不可言表。論其高,嶧山僅為泰山三分之一稍強,算不得巍峨高大;論其麵積與周長,嶧山與泰山不可同語。然而嶧山卻以其小巧之體、玲瓏之態,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於一身,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然之秀美。其結構布局,起承轉合;移步異景,自有玄妙;首尾相顧、起伏變幻。或者意象新類,別有洞天;或者草蛇灰線,橫雲斷嶺。加上霧氣迷蒙,傳神抒情;行雲行雨,攝召魂夢。較之那蘇州園林的“山重水複,柳暗花明”來,更當為自然之鬼斧神工叫絕!山間千岩竟秀,萬壑縱橫,目不暇接,令人觀之,竟生人造假山之疑。

嶧山之秀美,在於其石頭奇、洞穴奇、泉水奇、石刻奇和神話傳說奇。

嶧山風光石之千姿百態,萬形必俏,山如全卵,大小億萬,以堆石為奇功。嶧之盤龍鍾石,下豐上銳,如鍾無蠡,三石夾而懸之,離地三尺毫不放鬆,人立鍾下,以手撫之、妙不可言,遊人無不驚歎天工造化之奇功;洞穴靈瓏通達,千態萬狀,由數塊圓形巨石擎起一巨岩而成的隱仙洞,幽洞深遠,其妙無窮,他山之秀未必可與並載;九石繹連,“繹孔”通達,泉流叮咚,每當東北風或西南風起,各湧泉同時湧漲。以甘露池最負勝名,池水清澈見底,味甚甘美,不盈不竭,終年如一,千人飲用,始終如是,可謂神奇莫測;曆代石刻題壁,琳琅滿目,涉及曆朝曆代名家眾多,內容之廣,堪稱露天之曆史文化寶庫。舊時“秦碑”堪稱國之瑰寶,新刻“鼇”字,奪世界大字之最,令人稱奇道絕;女娟造嶧,二郎擔山,伏羲畫八卦,玉帝嫁女等神話傳說,掌故軼事,枚不勝舉。正因其奇,嶧山素有“岱南奇觀”、“鄒魯秀靈”之美譽。

“巡遊天下覓美景,嶧峰獨聳傲長空”。

嶧山飛來石

嶧山以它獨特的靈秀引來帝王秦始皇、劉邦、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乾隆等。

而文人騷客諸如孔子、孟子、莊子、司馬遷、李白、杜甫、蘇軾、陸遊、趙孟瞓、鄭板橋等,更不辭辛勞來嶧訪幽探奇,留下眾多佳詩墨寶。

嶧山,因有兩千多年的文化積澱,並加上獨特的自然風光,可以說是遊人如織,當你有幸登臨,就會深深體會到什麼是自然美,你會覺得此遊才真是別有一番趣味在心頭。

《孟子·盡心上》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東山,即指嶧山(另有一說是蒙山)。

嶧山的靈氣,源於目不暇接的五大奇、八段錦、九龍洞、十二福地、二十四景、三十六洞天等。眾多的景點,使嶧山集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於一身,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自然美景。山上怪石堆壘,孔竅幽邃,泉湧雲間,峰插天表古木蒼鬱,雜花若錦,登臨憑眺,移步異景,引人入勝。

嶧山的奇特在於其罕見的巨石景觀。山上的花崗岩巨形石蛋群,華麗的石林及奇形怪狀的花崗岩滾古形成各種天然群雕,玲瓏別透,神奇秀靈。

當地民間有句俗語:嶧山戴帽,狗吃草,這場大雨要來到。是說,嶧山頂上如果看到白雲綿綿不絕,仿佛一頂小白帽子,遮住了山頂,嶧山下的狗吃草,那就是要下大雨了。每次都很靈驗。更奇的是,如果當地空氣不好時,在遠處是看不見嶧山的,隻有空氣清新時,才能看得見。夏日烏雲滾滾,但是,每當烏雲飄過嶧山,再從嶧山山洞裏飄出來,就變成雪白的雲了。

所以遠遠望去很像戴帽子。這就是嶧山戴帽,大雨來到的由來。

嶧山人文景觀十分豐富,在《書經》《詩經》《太平禦覽》《史記》等曆史典籍中多有記載。

嶧山之陽有春秋邾國古城遺址,嶧山之陰有屬大汶口文化的野店遺址。儒家創始人孔子曾在嶧山講學,現留有“孔子登臨處”石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道登嶧山,留下了“秦嶧山碑”,為研究中國書法之珍品。劉邦、乾隆、孟子、李白、杜甫、歐陽修等帝王將相、文豪名擘,都曾登臨嶧山,留下了許多瑰麗的詩文墨寶、碑碣石刻,形成了豐富的文化積存。道教的隨山派、清靜派、龍門派及佛教僧徒都曾在嶧山清心修煉,曆代仙曲貫耳,因而道家稱嶧山為“妙光洞天”,僧佛則名嶧山為“繹詩之庵”。

嶧山,早在秦漢時期就著稱於世,它是中國古代立誌的九大名山之一。嶧山因其“怪石萬迭,山無土壤,積石相連,絡繹如絲,故名繹焉”。《詩經·魯頌》有“保有鳧嶧”的詩句。

《書經·禹貢》有“嶧陽孤桐”的記載。孔子、孟子、秦始皇、李斯、司馬遷、華佗、李白、杜甫、蘇東坡、王安石、歐陽修、黃庭堅、陸放翁、趙孟瞓、董其昌、鄭板橋等都曾登臨攬勝,他們留在嶧山的三百多處著名的摩崖刻石和碑碣,為嶧山增添了奇異的曆史文化光彩。

秦始皇立國之初,首次東巡齊魯,即慕名率群臣登上了嶧山,於驚歎山石神工鬼斧、風光雋秀婀娜之際,命傑出的篆書大師、丞相李斯撰文刻石,頌揚“廢分封,立郡縣,統一天下”之奇功。著名的秦嶧山碑就是秦始皇東巡的第一塊刻石。《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與魯諸儒生議,刻石頌秦德,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秦嶧山碑 宋代歐陽修撰《集古錄跋尾·泰嶧山刻石》載:右《秦嶧山碑》者,始皇帝東巡,群臣頌德之辭,至二世時丞相李斯始以刻石。今嶧山實無此碑,而人家多有傳者,各有所自來。昔徐鉉在江南,以小篆馳名,鄭文寶其門人也,嚐受學於鉉,亦見稱於一時。此本文寶雲是鉉所摹,文寶又言嚐親至嶧山訪秦碑,莫獲,遂以鉉所摹刻石於長安,世多傳之。餘家《集錄》別藏泰山李斯所書數十字尚存,以較摹本,則見真偽之相遠也。治平元年六月立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