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鎮為何如此布局,迄今說法不一。有人認為這種布局是諸葛亮“八陣圖”的翻版,是諸葛後人根據諸葛亮陣法精髓而設計的,這既是對祖先的一種特殊紀念,也是對諸葛亮“八陣圖”的變相保存;諸葛後人雖然不嗜爭強鬥狠,但戰備意識很強。如此布局,有利於在鍾池一呼百應,從四麵八方包圍來犯之敵,無形中增大了取勝的把握。如此等等,見仁見智,不一而足。也許,隨著新資料的不斷發現,這個問題在不久的將來就可完全解開。
諸葛鎮不僅布局奇特,鎮中古民居也非常罕見。據相關記載,此鎮始建於宋元時期,後代屢有續建、改造,至清康乾時盛極一時。全鎮保存明清古建築二百餘間,散布於鎮中的小巷弄堂間,古風猶存。據說,極盛時鎮中有各類祠堂十八處,大多雕梁畫棟,工藝精湛。現存大公堂、丞相祠堂是其中的佼佼者。
長期以來,諸葛後人們聚居在諸葛鎮中,形成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樸實而妙趣橫生。走在鎮中,全鎮無一例外。民居大門多為鐵皮包製。
諸葛後裔們繼承了先祖諸葛亮的優良傳統,勤於學,精於業,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據傳,諸葛亮當年曾有“不為良相,便為良醫”的古訓,而諸葛亮是千古第一良相,後人不可逾越,於是諸葛子孫們便不問仕途,一心學醫。
據考證,該村是由諸葛亮27世孫諸葛大師於元代中後期開始營建的。至今有600村內風光餘年的曆史,仍保存完好,成為人們旅遊訪古的新去處。村落在8座小山的合抱之中,這8座小山的分布很像八卦的樣子,形成外八卦;村中的樓宇建築、街道八方呼應。“鍾池”位於中心,似太極陰陽魚圖,8條小巷向外輻射,形成內八卦。
諸葛亮十四世孫諸葛利(公元952年)宦遊山陰(紹興)後任壽昌縣令,卒於壽昌。其子青由壽昌徙往蘭溪西陲硯山下,傳至27世諸葛大師(1280年),因原址局麵狹窄,覓得地形獨特的高隆崗,不惜以重金從王姓手中購得土地,以先祖諸葛亮九宮八卦陣布局營建村落。
從此諸葛亮後裔們便聚族於斯、瓜瓞綿延。到明代後半葉,已形成一個建築獨特、人口眾多、規模龐大的村落。村落布局結構清楚,廳堂、民居型製多、質量高,宗祠的規模宏大、結構獨特,各種建築的木雕、磚雕、石雕工藝精湛,建築豪華,結構豐富,古建築總麵積達6萬多平方米,村內地形跌宕起伏,古建築群布局合理,連綿起伏。村中水塘波光粼粼,竹木茂盛,巷道縱橫,錯落有致。村落景觀多樣而優美,即有鱗次櫛比的古建築群,又有環水塘而建的古商業中心,全村形成了一個變化豐富而統一的整體。專家學者們稱其為“江南傳統古村落、古民居典範”。是目前全國保護的最好,群體最大,型製最齊,文化內涵很深厚的一個古村落,1996年諸葛村被國務院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諸葛八卦村諸葛八卦村確實是中國第一奇村,它至少有三奇:諸葛八卦村的鍾池首先是奇在:全村絕大多數村民都是1700多年前蜀國宰相諸葛亮的後代。換句話說,滿村的人幾乎全是姓諸葛,或是嫁到諸葛家的婦女,隻有極少數不是諸葛家族的成員。據中國全國第七次諸葛亮學術研討會(1993年10月13日在諸葛八卦村舉行)時的統計,中國諸葛亮的後代共約16000人,單單一個諸葛八卦村就聚居了四分之一(約4000人),堪稱中國第一。
其次,這個村還奇在它的布局精巧玄妙,從高空俯視,全村呈八卦形,房屋、街巷的分布走向恰好與曆史上諸葛亮擺布九宮八卦陣暗合。
第三、這裏完整保存了大量元明清三代的古建築與文物(最久遠的距今700餘年)。700多年來的朝代更替、社會動亂、戰火紛飛,不知多少中國名樓古刹、園林台閣,或焚於戰火,或毀於天災,但這座大村莊卻像個世外桃源,遠離戰火,避過天災,躲過人禍。
諸葛後人們聚居在諸葛鎮中長期以來形成了一些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樸實而妙趣橫生。走在村中,細心一點的人都會發現,窄巷中相對的兩家人家門卻並不相對,而是錯著開,無一例外。當地人管這種做法叫“門不當,戶不對”。諸葛後裔們說,這種建築格局有利於處理好鄰裏關係。如果“門當戶對”,兩家人家每天進進出出,交往過多難免發生矛盾。發生矛盾仍要每日麵對,積怨更深,難以解決。如果“門不當戶不對”,問題就會因刃而解。無疑,“門不當戶不對”正是牽住了安定團結的牛鼻子,恐怕隻有諸葛亮的後代,才會想出如此簡單有效的辦法來。另外,諸葛鎮民居多為四合院式建築,四麵封閉,中留空間。而房屋的前沿比後沿高,每到下雨,幾乎所有的雨水都聚集在自家院內。諸葛後裔們管這種做法叫“肥水不外流”。
諸葛亮之精神
諸葛亮生前諄諄告誡子孫“良相治國、良藥醫民”,這是諸葛興國濟世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誡子書》中的名句“非澹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更是諸葛精神的核心。諸葛八卦村每年有兩個最重要的日子,那就是農曆四月十四日諸葛亮的誕辰,及八月二十八日諸葛亮的忌日,在這兩個大日子,全村人都要參加隆重的祭祖大典,配合大典還要舉辦熱火朝天的廟會及請戲班來演戲。
到了諸葛村人們不免要問:諸葛亮原籍是琅琊陽都(今山東沂南),他當宰相的蜀國在今四川,離浙江蘭溪有千裏遠,他的後人怎麼跑到這裏聚居與繁衍呢。他是浙江諸葛氏的始祖。諸葛利的兒子諸葛青於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遷居蘭溪,諸葛青的一個兒子諸葛承載在蘭溪傳了十代,到諸葛大師舉家遷到高隆(即諸葛八卦村)。那是元代中期,約在公元1340年前後。諸葛亮的後代,以諸葛承載這一係人丁最旺。其中一個原因是這一係諸葛家族秉承先祖諸葛亮的教導,“不為良相,便為良醫”,他們精心經營中醫藥業,所製良藥,暢銷大江南北,財富積累不少。諸葛村的大經堂(中藥展覽館),便是諸葛承載家族在中醫藥業成就的集中展示。
諸葛八卦村建築宏偉,而且都是保存完好、已有幾百年曆史的古建築。整個村子就是一個巨大的活文物,是中國古村莊與古民居完整保留的典範。
大公堂
大公堂,位於村的中心,坐北朝南。前麵有一個名曰“鍾池”的水塘,鍾池有一道牆,正麵是一幅大八卦圖(左),背麵是一個“福”字。大公堂位於鍾池北側,始建於明代,據說是江南地區唯一僅存的諸葛亮紀念堂。祠堂前後五進,建築麵積700平方米。裏間十分開闊,可供數千人舉行活動。細部雕刻十分精美,各種質料、各種雕刻技法一應俱全,堪稱傑作。堂內壁上繪有三顧茅廬、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白帝托孤等有關諸葛亮的故事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