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博會讓我們看到什麼
觀察
作者:宋鑫陶 王亞欣
2012年,青島市實現軟件產業業務收入530.17億元,而去年大連軟件業的銷售收入突破了千億元。盡管青島軟件業務收入連續三年平均增長率超過50%,但目前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仍隻排在第九位。
8月17日,為期三天的“2013中國(青島)國際軟件融合創新博覽會”(以下簡稱“青島軟博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閉幕。248家中外參展企業,約6萬觀眾,達成了16個交易項目、794個合作意向,是這屆展會承辦方給出的數據答卷。
形式大於內容的展會,在國內屢見不鮮。作為一個剛剛舉辦了兩屆的展會,寄希望於它能造就多大的影響力,似乎也不太現實。但如何讓展會不流於形式,既需要有創新亮點的企業大規模參與,更離不開城市軟件行業自身發展的支撐。
3D打印,為數不多的亮點
三個月前舉辦的青島市中小企業“專精特新”成果展上,3D打印技術甫一亮相,就引發了人們的關注。雖然3D打印已算不上是一個全新的技術,而且當時的整個展會也隻有青島奧德萊三維打印有限公司和青島尤尼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了自己的相關產品,但因為是首次出現在青島的大型展會上,這一技術還是成為了那次展會的一大亮點。
這個被稱作“上上個世紀的思想,上個世紀的技術,這個世紀的市場”的3D打印,也在青島迅速“鋪展”開來。據青島軟博會承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軟博會為了集中展示3D打印,專門提供了1500餘平方米的展區麵積,吸引了比利時瑪特瑞爾萊斯、英國雷尼紹等國際知名的3D打印廠商,以及英國增材製造聯盟、美國艾德曼科技、中科院、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西安交大等33家3D打印的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這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一次3D打印的集中展示。
所以,展會上人們既可以看到美國3d systems展示的、世界上打印速度最快的全彩色三維打印機,中航工業北京航空製造工程研究所展示的國際最新的3D打印航空構件,中國科學院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展示的活體單細胞拉曼分選儀,英國雷尼紹的激光熔融快速成型機,還可以看到青島尤尼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國內首台采用人體可吸收骨骼材料的3D生物打印機,以及青島奧德萊三維打印有限公司展示的全國首台彩屏可視化的智能化3D打印機。
青島奧德萊三維打印有限公司CEO袁大偉在介紹參展的AOD智能3D打印機時,不無自豪,這項創新為公司帶來了四項自主專利,他們其他的研發技術和產品,也一直走在國內前列。“‘智能化’概念的提出,其實是為了拉近大眾與3D打印的距離,從PC打印到彩屏觸控打印,表麵隻是增加了一個彩色屏幕,實際上是建立了一個人與機器‘對話’的窗口,通過這個窗口,人和機器的交流將像使用手機一樣簡單。”這個從清華大學建築係畢業的年輕人,正是看到了這一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才從建築設計行業轉行,加入到了3D打印的創業大潮中。
3D打印被看做是能使產業組織形態發生重大變化的變革技術,特別是對於製造業。“這是‘微製造’時代來臨的一個信號。個性化的需求必將推動社會生產的碎片化,屆時人人都可以成為設計者和製造者,擁有完整生產過程所需的全部資源。”袁大偉肯定地說。
他的觀點正應和了美國學者凱文·凱利的看法。多年前,凱文·凱利就在他的《失控》、《科技想要什麼》等書中認定,生產方式不再過度集中於大規模工廠生產,而是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設計,在社區生產,這種社區性的生產過程,會使社會生產高度碎片化,而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微企業通過互聯網的聯絡,使人人可以參與創新,實現了設計的高度創新。
美國《時代》周刊將3D打印列為“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英國《經濟學人》則認為其將“與其他數字化生產模式一起推動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也有人認為,這一技術“無疑將顛覆流水線式的工業生產,帶給未來生產靈活多樣且小眾消費的特性”。
展會上,雷尼紹公司展示的激光熔融金屬快速成型製造係統技術,以及其設備打印出的金融熱氣球和工業領域的精細零部件產品,都昭示了這一行業的可期前景。但對於3D打印廠商如此“集會”軟博會,袁大偉卻也有著對於這個行業的憂慮。
“這個行業如果是靠創新驅動的話,沒有任何問題。但現實情況是,好壞各一半。從參展的企業不難發現,大家的技術都差不多,沒有太多的創新。部分企業是在借3D打印來增加企業知名度,發展原有產業。這既造成了行業的無序競爭,也使得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而且行業規範性不足。”袁大偉認為,不論是將來謀求專業化細分市場,還是走現在的路子,不間斷地創新和追求異質化發展,才是企業立足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