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曾穎:一次街頭凶殺對一座城市的傷害(1 / 1)

曾穎:一次街頭凶殺對一座城市的傷害

專欄

這個慘烈的個案提醒我們,這個世界還有那麼多並不美好的存在,我們要正視它,麵對它,改變它。鮮血激發的,不應該是仇恨和恐懼,而是對愛與仁慈的進一步信仰。

8月25日晚9點半左右,成都一環路北四段發生一起傷人事件,一名男子先在42路公交車上用刀捅傷多人,隨後從公交下來砍傷多名路人,十多人被砍傷,其中最小的僅10歲,4人因傷太重已宣告不治身亡。目前嫌犯已被警方抓獲,據成都警方調查,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男,41歲,金堂縣人。因經濟問題與家人不和,其長期在外打工,於8月22日晚從西昌出發,24日回到金堂老家,25日中午到成都並於當晚作案行凶。

從事發當晚到我寫稿的時候,在微博、電話和短信裏,親戚朋友和熟人們,紛紛在傳遞著這樣一個可怕的消息,大家相互詢問著“你沒事吧?”或感歎“太可怕了,都不敢上街了!”其驚懼與恐怖的表情,溢於言表。這是除了死傷的15人之外,那位可悲的殺人者給這座恬靜的城市帶來的又一種傷害。

“曹家巷”、“馬鞍路”、“一環路北四段”、“42路公交車”,這些熟悉的詞句的另一種意味,是可怕的悲劇其實離我們如此之近,近得讓每個人都有一種險過剃頭的感覺。這些地方,平時給人的感覺,是賣著鮮花、擺著各種小吃的小店,永遠茶客和酒客盈門的休閑地段,這與一場慘烈的殺戮,相隔豈隻是千裏萬裏。但是,在最沒有料到的時候,一個可怕的惡魔殺手,對15個無辜的市民發起了一場末路狂奔式的殺戮,傷者多數是腹和胸等重要部位中刀,入刀方式是最嚴重的“捅”。是什麼樣的仇恨,使這個凶徒將素不相識的路人甲乙丙,全部當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一刀一個,刀刀致命?

這起凶殺案,給成都這座散淡悠閑的城市,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傷口,說一座城市因之而受傷,應該不算是誇張的表述。這座城市一直保持著的優雅與淡定,如美女的臉上被劃上一道血痕般被破壞;15個死傷者和他們的家庭,被這從天而降的無妄之災擊碎;更多的人心中的安寧與美好,頓時如瓷器般碎裂一地;公交車街邊花園甚至路邊的飲品小店,不再像以往那樣平靜而安詳,而代之以一種危機四伏的恐懼感。這些,都是那個可恨的殺手帶給這座城市的直接傷,間接傷。明傷和暗傷。

這種悲傷,並非成都獨有,其實,在公交大火燒過的廈門,公交車殺人案發生的安陽,孕婦誘殺小護士的佳木斯,每次慘烈的案件發生後,整個城市都陷入了一種受傷的狀態中,這種狀態既包括了人們對出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恐懼感,也含了人們對發生此類悲劇的憤怒和無力改變事態結果的無奈感,這刺激的本身,就是一種傷害。但值得欣慰的是,人們在悲傷和恐懼之後,並沒有因此而否定關於愛的信仰,無論是在廈門還是安陽,無論是在佳木斯還是在成都,人們在短暫驚呼之後,第一個反應是譴責凶徒,反思公共安全,甚至社會對絕望的弱勢者的態度等,在悲劇發生地和網絡上,我們看到了各種鮮花與蠟燭,我們看到人們真誠的悲傷勝過恐懼。

你無法低估這座經曆過大地震並見識過太多苦難的城市,即使在8月25日那個血雨腥風的夜晚,人們救助傷員,與歹徒搏鬥,協助警方成功抓獲凶犯,都顯示出這座城市閑淡背後並不脆弱的意誌。大家在驚歎之餘,不會不坐公交車,也不會不出門散步,即使在悲痛的“一環路北四段”,人們也不會因恐懼而掩麵而過,因為所有人都相信,舉刀指向無辜者的“懦夫”,在這座城市裏不是多數,我們不能因為有這樣的極端者,而放棄我們的生活,我們堅信愛與正義,必然是生活的主流。

這個慘烈的個案,同時還提醒我們,這個世界還有那麼多並不美好的存在,我們要正視它,麵對它,改變它。鮮血激發的,不應該是仇恨和恐懼,而是對愛與仁慈的進一步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