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想留學,到法國去(1 / 1)

想留學,到法國去

財富彙

作者:邵萍

還記得,曾在一個求職節目中,有位選手因自稱在法國留學十年拿了三個文憑,而成為大家的熱議對象。很多人,包括評委對此都感到不可思議,絕對是存在水分的。

那麼,法國的學曆種類究竟是怎樣的呢?十年拿三個文憑可能嗎?

公私學校規定不同

調查發現,法國的學校有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兩種,他們的在這方麵的規定是有差異的。如果是私立學校,大多數情況下,雖然會接受跨專業申請碩士學位,但是卻有嚴格的審核機製,學製有一年/兩年兩種,計算學分。在嚴格考察專業成績,語言能力,相關工作經驗(包括實習)以及麵試過後,才會有錄取的可能性。

而如果是公立學院,這樣專業跨度很大的申請,想要被接受,可能性極小(除非有多年相關工作經驗)。

同時,法國學曆文憑有校際文憑和國家文憑兩種。所謂校際文憑,一般是指針對國際生在完成預科學習後,參加校內考試並合格後,學校頒發的文憑(DU); 國家文憑是法國高校按照歐盟教育標準化的3級學製,即學士、碩士、博士給與成績合格的學生頒發的統一文憑,全歐洲承認,並且於2007年11月中法簽訂高校文憑互認協議,中國教育部對法國56所公立學校所頒發的國家文憑給予認證。

校際文憑一般作為學生為申請更高一級別學位的準備課程的一種肯定,因為各校標準不同,所以含金量不高;而國家文憑全歐洲及中國教育部都承認,含金量也就不言而喻了。

法國公立大學學製為3-5-8

了解法國的教育體係和文憑體係,首先要了解一個概念,法國的文憑等級是以法國高中畢業會考(BAC)為基準的,該文憑等同於我國的高中畢業有高考成績程度,而法國的高等教育層次都是以BAC+N來表述的,通常BAC+3為學士層次學曆,BAC+5為碩士層次學曆,BAC+8為博士學曆。

從學校類型來看,我們接觸最多的學校類型是公立大學,也就是綜合型大學(université),這類大學一般是以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為長,以教學和科研為重。它采用的學製為L-M-D學製,也稱3-5-8學製,具體如下:學士階段(Licence)學製3年,取得180學分方可獲得學士文憑。碩士階段(Master)學製2年,取得120學分方可獲得碩士文憑。博士階段的學製,通常為3年。

而法國的碩士文憑有兩種不同的方向:研究型碩士(改革前的DEA文憑),之後可繼續深造博士學習;職業型碩士(改革前的DESS文憑),隨後直接就業。

此外,法國綜合大學範疇中有一個分支,叫做大學科技學院(IUT),是綜合大學的一部分,但招生和教學又相對獨立,在這個學院內,學生兩年時間修滿120個學分,可獲得大學科技文憑,之後再讀一年可獲得職業學士文憑(LicenceProfessionnelle)。

“大學校”學製各有不同

最近,在法國,越來越為人所知的一類高等教育機構是大學校(GrandeEcole),它是法國的精英教育,其中包括高等工程師學院、高等商學院以及高等師範學院、高等行政學院等。這類院校教學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學校與企業結合等,學製各不相同。

其中一部分院校的學製與綜合大學相似,即“學士-碩士-博士”體係,如高等商學院,通常學生三年可獲得一個學士 (Bachelor),然後再通過1-2年獲得碩士文憑 (一般一年獲得的是MasterofScience, 兩年獲得的是GrandeEcole類碩士),之後,有些學校或許可以接受學生繼續攻讀PHD文憑。

另一部分院校,諸如工程師學院,包括三年製和五年製工程師學院。從高中畢業算起,學製為5年,包括在學校內部或預科高中所進行2年預科課程。

三年製工程師學院的前兩年預科放在校外 (一些高中或專門的預科學校),稱作"prépa",以其嚴格的教學而著稱。但是,通常能夠保證學生在預科後順利通過一所或多所工程師學院的入學選拔。

五年製工程師學院的前兩年預科在校內,被稱為TroncCommun,這一階段通常為學分製,學生修滿學分後可進入本校的專業階段學習,也可參加相關考試進入其他三年製或五年製工程師學院的相關階段學習,學生畢業後獲得工程師學位(diplmed’ingénieur)。

除此之外,法國還有注入高等美術學院、高等設計學院、高等音樂學院以及眾多私立院校,都是各具特色,不能一概而論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年拿三個學曆的確是不靠譜。看來,以後想要說大話,特別是在公眾場合,一定要注意了,不然“風大”,真能“閃了舌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