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鮮花與牛糞(1 / 1)

鮮花插在牛糞上,是中國的一句俗語。這句話的意思是好鞍沒有配上好馬。鮮花的美麗與牛糞的臭陋強烈對照,以顯示事物的極不對稱。通常,人們用這句話比喻兩種情景,一是好女子嫁給了窩囊漢,這漢子或矮或殘或肥或瘦或酸或窮或癡或蠢,總之為醜男;再就是比喻一件可愛的事物不可思議地與不招人喜愛的東西相聯係、相混雜、相結合。這話簡捷,表述的情感卻很豐富。表達了對鮮花的可惜和不平;表達了對牛糞不自量力的蔑視和非分之想的憤慨;同時也表達了失落與妒忌。總之是愛憎分明對比強烈語色鮮活的一句話。

其實,撇開人類對鮮花與牛糞的主觀印象,隻把它們當做客觀平等的事物看,鮮花卻最好生活在牛糞上。為什麼?因為鮮花要生長,要開得鮮豔,就離不開養料。牛糞是植物需要的養料之一。鮮花生長在牛糞上,總比生長在沙漠戈壁石頭板上強得多。牛糞雖然醜陋難看,卻十分實惠。種田人是從來不會討厭牛糞的。再說,正是因為牛糞的不堪觀瞻,才顯得鮮花的亮麗和耀眼。事物總是在對比中才顯得可觀與不可觀的。換一種思考方式或者叫說法,鮮花的美好是需要支撐的,這種支撐在物質上,就需要牛糞這類物資提供養料,在精神上,需要牛糞這類事物作為襯托和對照。鮮花插在牛糞上,是資源在自然狀態下的最佳配置。

既然有鮮花插在牛糞上這句話,說明實際生活中就有鮮花插在牛糞上這類客觀現象存在。花有花的價值,花的價值多在於精神方麵。花主要是供觀賞的。牛糞有牛糞的價值,牛糞的價值多在於物質方麵。牛糞講究的是實用。當然好看也是可用的一種狀態。鮮花與牛糞在人們的主觀意識之外是平等的事物,它們本沒法比較,就像是月亮好呢還是湖水好呢一樣。小羊與駱駝,一個說個子長矮了好,好吃到小門內院子裏茂密青翠的草;一個說個子長高了好,好吃到沒有門的院子內伸出院牆外的樹葉或紅杏。它們的美分別表現在不同領域不同方麵。凡客觀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它們的作用,不在甲方麵,便在乙方麵,或者在丙方麵丁方麵。

好女嫁醜男,就像鮮花插牛糞,為的是補給營養。否則,為什麼那麼多俏女竟嫁醜男?情人眼裏出西施,她覺得好就成。況且也許那醜男雖醜可有智慧有才能,或者有權有勢有美好的精神世界。當然現實中被揭露出來的有些貪官一大把年紀了長得既不帥氣又不瀟灑倜儻,卻能找那麼漂亮的嫩皮細肉的妙女子做情人,則是另當別論的事了。兩樣貨色吸引,各有各的目的。目的是啥?利也。說到底還是牛糞有實用價值。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許就能吃到天鵝肉。我們一生中也許每個人都曾經經曆這種情景:起初覺得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一種向往或想法,後來竟然真的實現了。就像看起來風牛馬不相及的事物,不可理喻地湊合到一起。當然每個人也都有許多孜孜追求卻實現不了的願望。正是因為很多願望實現不了,鮮花插在牛糞上才顯得益為稀奇。鮮花,除了美麗,往往一無所有。可是鮮花美麗就是它最大的優勢。招主持人或者名模,長得不似花一樣,行麼?結婚的彩車還有大會主席台,都要用花來布置。美得像花一樣,就是一種資源。花就因為美,就可以滋潤一生。當然,凡事物有利的一麵也就會有弊的一麵。因為占有了美麗,有的人便覺得擁有了一種天然的優越,因而喪失主觀的努力,殊不知美麗不與賞識者相結合,美麗是不能當飯吃的。沒有美麗優勢的,便覺得唯有努力奮鬥。牛糞知道自己不可觀,便使自己成為雖不可觀但卻有用的東西。鮮花與牛糞的關係,正像鳳凰電視台節目主持人阮次山說的那句話:“許多看似不相關的事,實際上都是相互關聯的。”

當然,美麗而又富有才智,在人世中絕不是沒有;窩囊人一輩子窩囊,更不在少數;美麗與英俊相伴,醜陋與窩囊相隨,也是普遍的現象;始終予人益處或害處的好事物、好行為或壞事物、壞行為,俯仰之間便是處皆是。隻是,物以稀為貴,鮮花插在牛糞上,是稀有現象,在世上有些打眼,所以人們在意它。世界上沒有缺憾的東西,便沒有深刻。世界是複雜的,各種各樣的現象都會出現。美好的事物本來就與醜陋的事物共處於一個天地間,不可能將它們完全分開。人們既要對鮮花插在牛糞上感到惋惜,還要知道牛糞配上鮮花也很自然;既要讚美花的美好,也不應忽視牛糞的實用;衡量事物的美醜,不在事物的表象,而在事物的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