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寧靜致遠,淡泊名利(1 / 3)

第十章 寧靜致遠,淡泊名利

淡定是一種理性,一種堅忍,一種氣度,一種風範,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一種超然的人生境界。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種心態,在生活中才會處之泰然,寵辱不驚,不會太過興奮而忘乎所以,也不會太過悲傷而痛不欲生。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被環境所影響,會被自己的壞情緒所支配。我們覺得生活得很辛苦,精神也愈發的感覺空虛。因為,我們在不斷追求物質利益的同時,忘記了精神上的供給;我們在不斷追求“得”的同時,同時也在失去。

超越自我,笑對人生

從前在遙遠的國度中,住著一位小王子。他是有史以來最快樂的小王子之一。每一天他都快樂地大笑、唱歌和遊玩。他的聲音就像音樂一般甜美。不論他走到哪裏,都帶給大家快樂。每個人都認為這是因為魔法的關係。在小王子的脖子上掛著一條金色的項鏈,上麵有一顆神奇的心。那顆心也是用黃金打造的,並鑲有貴重的寶石。

在小王子很小的時候,小王子的教母送給他這顆心,在她把這條鏈子戴在小王子那頭滿是卷發的小腦瓜時,曾說:“戴著這顆快樂的心,會讓王子永遠快樂。要小心,別弄丟了。”

所有照顧小王子的人都會小心地把那條有快樂的心的項鏈緊緊地扣上。但是有一天,他們發現小王子在花園中,顯得非常地悲傷、憂愁。他的臉緊緊地皺成一團。

“你們看。”他說,並指指他的脖子。然後,大家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快樂的心不見了!大家都找不到它,小王子一天比一天變得更悲傷。有一天,小王子不見了。他自己一個人離開了,去尋找那顆他所極珍愛的遺失的快樂的心。

小王子找了一整天。他在城裏的街道上和鄉間的小路上搜尋。他在店鋪裏搜尋,也在富人居住的房門中張望。但是,到處都找不到他那顆遺失的心。一到傍晚,他又累又餓。他從沒有走過這麼遠的路,也從來不會感到這麼不快樂。

太陽下山時,小王子來到一棟位於森林邊緣的小屋子前,屋子看起來非常破舊,有一線燈光從窗戶中投射出來。所以,他以一個王子的身份,撥開門閂,走進去。

屋裏有一位母親正在哄小嬰兒睡覺,父親正在大聲地朗讀一個故事,小女孩正在布置晚餐的餐桌,和小王子年齡相仿的小男孩正在生火。母親穿的衣服很舊了,而他們的晚餐隻有麥片粥和馬鈴薯,爐火也很小,但是一家人都像小王子所渴望的那麼快樂。孩子們光著腳,臉上卻掛著笑容。而母親的聲音是那麼的甜美!

“你要和我們一起吃晚餐嗎?”他們問。

他們似乎沒有注意到王子那張皺成一團的臉。

“你們快樂的心在哪裏?”王子問他們。

“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男孩子和女孩說。

“為什麼?”王子說,“你們每個人都像脖子上戴了金鏈子一樣,才會這麼快樂。我也想像你們一樣。你們的金鏈子在哪裏?”

啊!這些孩子們開心得大笑!

“我們不需要戴金心,”他們說,“我們都深深愛著其他的家人。我們在遊戲時把這間屋子當成城堡,而且我們用火雞和冰淇淋當晚餐。晚餐後,媽媽會為我們說故事。我們隻需要這些就可以很快樂了。”

“我要留下來和你們一起用晚餐。”小王子說。

所以他就在這間像是城堡一樣的小屋子裏吃晚餐,把麥片粥和馬鈴薯當作是火雞和冰淇淋。他幫助洗碗盤,然後他們都坐在火爐前。他們把小小的爐火看成是燒得又旺又大的火焰,一邊聽母親說著仙女的故事。

突然,小王子開始笑了。他的笑容就像以往那般幸福,他的聲音也再次像音樂一般甜美。

這個晚上,他過得非常快樂。然後,男孩子陪著他走向回家的路。當他們就快抵達皇宮大門時,王子說:“真奇怪,但我真的覺得好像已經找到了我的快樂的心。”

男孩子笑了起來。“有什麼好奇怪的,你是已經找到了,”他說,“隻不過現在你把它戴在身體裏麵了。”

快樂的定義:

生活本身就是在許多的辛苦和煩惱中繼續的,從痛苦中了解人生的真諦,從苦難中取得生存的經驗,從愁怨中得到快樂的源泉。善於超越苦難,超越自我,笑對人生,陽光會更燦爛;怨天尤人,快樂也會成為煩惱,為什麼不去收獲快樂而煩惱悲歎呢?

任何事物都有規律可循

有一次,莊子帶著他的幾個學生到呂梁遊覽觀賞美妙的大自然景色。隻見那呂梁的瀑布飛流而下,從三千仞高處直瀉下來,濺起的水珠泡沫直達40餘裏以外。瀑布下來衝成一條水流湍急的河,在這裏,就連黿魚、鼉鼈這一類水族動物都不敢遊玩出沒。然而,莊子卻突然發現一個漢子跳入水中暢遊。莊子大吃一驚,以為這個漢子有什麼傷心事欲尋短見,於是,他立即叫自己的學生順著水流趕去救那個人。

不料,那漢子在遊了幾百步遠的地方卻又露出了水麵,上得岸來,披著頭發唱著歌,在堤岸邊悠然地走著。

莊子趕上前去,誠懇地問他說:“我還以為你是個鬼呢,仔細一看,你實實在在是個人啊!請問,遊水有什麼秘訣嗎?”

那漢子爽快地一笑說:“沒有,我沒有什麼遊水的秘訣,我隻不過是開始時出於本性,成長過程中又按照天生的習性,最終能達到一種境地是因為一切都順應自然。我能順著漩渦一直潛到水底,又能隨著漩渦的翻流而露出水麵,完全順著水流的規律而不以自己的生死得失來左右自己的行為,這就是我遊水遊得好的道理。”

莊子又問道:“什麼叫做開始出於本性,成長中按照天生的習性,而有所成就是順應自然呢?”

那漢子回答說:“如果我生在丘陵,我就去適應山地的生活環境,這叫做出自本來的天性;如果長在水邊則去適應水邊的生活環境,這就是成長順著生來的習性;不是有意地去這樣做卻自然而然地這樣做了,這就叫順應自然。”

莊子聽了漢子的一番話,若有所悟地點頭而去。

快樂的定義:

聰明的人之所以有智慧,就在於他能找到生活中的規律並掌握規律,因此做什麼事都會得心應手,並且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生活就是好好活著

在一個大熱天,禪院裏的花被曬蔫了。

“天哪,快澆點水吧!”小和尚一邊喊,一邊去提了桶水來。“別急!”老和尚說:“現在太陽正炎熱,一冷一熱那樣澆花,花非死不可,等晚一點再澆。”

傍晚,那盆花已經成了“梅幹菜”的樣子。“不早澆……”,小和尚咕咕噥噥地說,“一定已經死透了,怎麼澆也活不了。”

“少羅嗦!澆!”老和尚指示著小和尚。水澆了下去,沒過多久,已經垂下頭去的花,居然全都站了起來,而且生機盎然!

“天哪——”小和尚喊,“它們可真厲害,憋在那兒,撐著不死。”“胡說!”老和尚糾正,“不是撐著不死,是好好活著啊!”

“可是,這有什麼不同呢?”小和尚低著頭說。“當然不同。”老和尚拍拍小和尚,意味深長地說:“我問你,我今年八十多了,我是撐著不死,還是好好活著呢?”

小和尚當時沒法回答。晚課上完後,老和尚把小和尚叫到麵前問:“怎麼樣?想通了嗎?”“沒有。”小和尚低著頭。

老和尚敲了小和尚一下,然後說:“笨啊!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撐著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著。得一天壽命,就要好好過一天。那些活著的時候天天為了怕死而拜佛燒香,希望死後能成佛的,絕對成不了佛。”

老和尚笑了笑,又說:“他今生能好好過,都沒好好過,老天何必給他死後更好的日子呢?”

快樂的定義:

人生在世,每個人都希望好好活著。因為隻有好好活著,才能體味生活的真諦,才能體現生命的價值。

改變從自己開始

西邊的樹林裏住著貓頭鷹,這種鳥是夜間最為活躍的鳥,它們捕食鼠類及其他小動物。按說,貓頭鷹應該是人類的朋友,應該受到人們的一致好評。可是住在樹林旁邊的那些人卻並不歡迎貓頭鷹做他們的鄰居,因為貓頭鷹的叫聲實在難聽。特別是到了晚上,你偶爾有事外出,經過那片樹林時,冷不防聽到幾聲怪叫,真能嚇得你渾身起雞皮疙瘩,冷汗直冒。於是人們總是想方設法要趕走貓頭鷹。

貓頭鷹感到十分苦惱,它從這個窩挪到那個窩,可挪到哪個地方也依然不受歡迎,總聽到人們責怪和斥罵的聲音。貓頭鷹想:這裏的人實在太刻薄了,我一定要搬得遠遠的。

貓頭鷹這回可是下了大決心了,它竭盡全力向東方飛呀飛呀,飛了3天3夜,已經筋疲力盡,再也飛不動了,才肯停在途中的林子裏休息。

一隻斑鳩看見貓頭鷹那副又沮喪又疲憊的樣子,很是奇怪。斑鳩問貓頭鷹說:“你累成這個樣子,你要去幹什麼呢?”

貓頭鷹說:“我想搬到很遠很遠的東方去住。”

斑鳩不解地看著它,說:“為什麼呢?”

貓頭鷹歎了口氣說:“西邊的人太難相處了,他們都討厭我,說我的聲音難聽,我在西邊實在住不下去了,非搬家不可了!這次我下決心搬到遙遠的東邊去,離西邊越遠越好!”

斑鳩笑了笑說:“搬家就解決問題了嗎?依我看,不管你搬到哪裏去,都是一樣的結果。”

貓頭鷹不理解斑鳩的意思,皺起眉頭問:“那為什麼呢?我離開他們還不成嗎?”

斑鳩語重心長地說:“道理不是明明白白的嗎?如果你不能改變你那難聽的聲音,你即使搬到最遠的東邊,也同樣不會受東邊人的歡迎。”

看來,貓頭鷹那難聽的聲音是沒辦法改了,所以它最終也難以得到鄰居的喜歡。

快樂的定義:

生活中很多人看不到自己的缺點與不足,隻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別人的態度不友好,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托在換換環境上麵,這實在是徒勞無益的。

別忽視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

一位丈夫下班回到家已經很晚了,他的工作壓力很大,心裏也有點煩,他想回家後好好休息一下,而這時,他發現自己的妻子正坐在客廳等著他回來。

“老公,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

“老公,你一小時可以賺多少錢?”

“為什麼問這個問題?你是不是嫌我給的家用不夠你花?”父親問道。

“我隻是想知道,請告訴我,你一小時能賺多少錢?”妻子含情脈脈地望著他。

“我一小時賺50美金,這有什麼問題嗎?”丈夫不解地說。

“哦,”妻子低下頭,接著又說,“老公,可以借我30美金嗎?我現在就隻剩20美金了。”丈夫有些生氣了:“想拿錢去買那些毫無意義的化妝品嗎?我好像記得你才買過。你現在睡吧,每天隻要休息夠了,皮膚自然就會好,根本不需要化妝品。再說我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這你根本無法體會,過一段時間再買吧。”

妻子安靜地走向臥室,丈夫生氣地坐在客廳裏。過了一會兒,丈夫心裏平靜了下來,覺得剛才對妻子太凶了——或許妻子真的很想買什麼東西,再說她平時很少主動要錢。

丈夫走進妻子的房間,發現妻子正躺在床上,他悄悄地問道:“你睡了嗎,老婆?”

“老公,還沒,我還醒著。”妻子回答。

“對不起,我剛才對你太凶了,”丈夫邊說邊將錢遞給妻子,“這是你要的30美金。”

“老公,謝謝你,我愛你。”妻子歡叫著從枕頭下麵拿出一些被弄皺的鈔票,慢慢地數著。

“你已經有錢了,為什麼還要?”丈夫又有些生氣,他不知道這個妻子今天是怎麼了。

“因為在這之前不夠,但我現在夠了。”妻子回答,“老公,我現在有5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買一個小時的時間嗎?明天請早一點回家,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一起吃過晚餐了,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這是我盼望已久的事情,可以嗎?”

丈夫此時滿臉歉疚地點了點頭。

快樂的定義: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確實很快,可是這並不能成為沒有時間陪伴那些在乎自己、關心自己的人的借口。請不要找些所謂的借口讓時間輕易溜走,在不經意之間忽略了人間最珍貴的親情,要知道這些是金錢根本就無法買到的。

根本沒人在乎你

羅伯茨身高不足1.58米,她的體重卻達到了66公斤,在歐美國家裏像她這樣身型的人的確很難吸引別人的目光。她惟一的一次去美容院的時候,美容師說羅伯茨的臉對她來說是一個難題,由於頭骨太大,臉上的脂肪根本沒法抽取。然而羅伯茨並不因那種以貌取人的社會陋習而煩憂不已,她依然十分快樂,自信,坦然。

羅伯茨在一家體育報社工作,於是她有機會去許多以前不可能去的地方。今年的意甲聯賽有很多比賽的采訪任務是由她跟進的,這一輪全國矚目的米蘭城的兩支球隊AC米蘭VS國際米蘭的德比大戰,由她全權負責。她去米蘭聖西羅場報道那兒觀眾的情況的時候,在那兒遇到了一件事,它使她認識到那種試圖去順應世俗,去表現得比別人優越的行為是多麼愚蠢。

有一個比她還要矮小還要肥胖的女人,穿戴得整整齊齊:高高的帽子,佩著粉紅色的蝴蝶結的晚禮服,白色的長統手套,手裏還拿著一根尖頭手杖。由於她是一個大胖子,當她把腳放在手杖上時,手杖尖戳椅子旁的細縫裏。手杖戳得太深,一下子拔不出來。她使勁地拔呀拔,眼裏含著惱怒的淚水。她最後終於拔了出來,但她卻手握著手杖跌倒在地上。

羅伯茨看著她離去。她這一天就算毀了,本打算看一場激烈而又不失漂亮的足球比賽,令她想不到的是今天居然在大庭廣眾之下丟了臉。她沒有給任何人留下印象;然而在她自己充滿悲哀的淚眼裏,她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羅伯茨記得非常清楚,自己也經曆過這種情況。那時候,她還沒有真正認識到:沒有人在真正注意你的所作所為。許多年來,她都試圖使自己和別人一樣,總是擔心人們心裏會把自己想成什麼樣的人。現在,羅伯茨知道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她。

羅伯茨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跳舞時的悲傷心情。舞會對一個初次涉世的女孩子來說總是意味著一個美妙而光彩奪目的場合,起碼那些不值一讀的雜誌裏是這麼說的。那時假鑽石耳環非常時髦,當時她為準備那個盛大舞會練跳舞的時候老是戴著它,以致她疼痛難忍而不得不在耳朵上貼上膏藥。也許是由於這膏藥,舞會上沒有人和羅伯茨跳舞,然而不管是什麼原因,羅伯茨在那裏坐了好幾個小時。當她回到家裏,羅伯茨告訴父母親,自己玩得非常痛快,跳舞跳得腳都疼了。他們聽到羅伯茨舞會上的成功都很高興,歡歡喜喜地去睡覺了。羅伯茨走進自己的臥室,撕下了貼在耳朵上的膏藥,躲在被子裏傷心地哭了一整夜。夜裏她總是想像著,現在有多少個家庭裏,孩子們正在告訴他們的家長:沒有一個人和羅伯茨跳舞。

有一天,羅伯茨獨自坐在公園裏,心裏擔憂如果自己的朋友從這兒走過,在他們眼裏她一個人坐在這兒是不是有些愚蠢。當她開始打開書,讀一段法國散文時,讀到有一行寫到了一個總是忘了現在而幻想未來的女人,她不禁想:“我不也像她一樣嗎?”顯然,這個女人把她絕大部分時間花在試圖給人留下印象上了,而很少時候她是在過自己的生活。在這一瞬間,羅伯茨意識到自己整整15年光陰就像是花在一個無意義的賽跑上了。她所做的一點都沒有起作用,因為從來就沒有人注意她。

快樂的定義: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這句話真的很有道理。一旦一個人總生活在別人的評論和看法之中,那麼這個人不僅會感覺很累,而且會很蠢。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受別人的影響,隻要自己覺得高興、滿足,你的生活就是幸福的。

選擇與命運

一天,在一座監獄門前,站著三個人。他們將一起在這裏度過三年的時光。監獄長允許他們每人提一個要求。

那個美國人愛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