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戒“四風”與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政治與法律
作者:楊躍康
【摘 要】 文章闡述了“四風”的表現及造成的危害,分析了“四風”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了力戒“四風”問題的建議:加強宗旨、理想的學習,築牢思想防線;把製度建設作為反對封建主義,清除封建餘毒的根本之策;強化全麵監督,嚴明黨的紀律。
【關鍵詞】 戒“四風”;優良傳統作風
我們黨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中國共產黨人在任何時候,都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發揚實事求是、理論聯係實際、密切聯係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等優良作風,並不斷的豐富它的內涵,使中國革命和建設從勝利走向勝利。在我國經濟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改革開放進入攻堅克難的新形勢下,我們黨如何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決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後麵臨的複雜問題,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是對黨的執政能力的考驗。
黨的十八大提出,把黨的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動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是我們黨在前進道路上的一項艱巨任務。當前,在一些地方、一些領導班子、領導幹部身上存在的“四風”問題,嚴重影響了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威信和形象,阻礙了我們事業前進的步伐,與黨的優良傳統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須加以根除。
一、“四風”的表現及造成的危害
1、“四風”問題表現
一是形式主義,表現為追求形式、不重實效,圖虛名、務虛功、工作不抓落實。二是官僚主義,表現為辦事推諉扯皮多,效率低下,不作為、不負責任。三享樂主義,表現為一些領導幹部安於現狀、貪圖安逸,缺乏憂患意識和創新精神。四奢靡之風,主要是大手大腳、鋪張浪費。講排場,講規格,前呼後擁,浩浩蕩蕩,出手闊綽。一些領導幹部任職時間長了,宗旨觀念淡薄,對“執政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淡忘了,抱怨聲多了。個別幹部對群眾反映的困難和問題漠然視之,推諉扯皮,久拖不決,使一些簡單問題複雜化,最終導致矛盾激化。
2、造成的危害
“四風”問題不同程度的存在,在有些地區甚至有蔓延之勢。嚴重影響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損害了黨群幹群關係。敗壞了社會風氣,嚴重影響了我國經濟建設,嚴重影響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進程。
“四風”是與黨的群眾路線的要求相背離、相對立的,其要害是一方麵使黨脫離了人民群眾,喪失了我黨長期以來形成的密切聯係群眾的最大政治優勢;另一方麵使人民群眾同黨若即若離乃至離心離德,長此以往,必將從根本上破壞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使我們黨失去執政的根基。
二、剖析產生“四風”問題的原因
1、一些黨員幹部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發生了變化
形式主義作風的產生究其根源,在於一些黨員幹部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發生了變化。忘記了入黨時舉起右手麵對黨旗的宣誓,隨著崗位的變化,職位的升遷,思想上懈怠了,遇事隻對上級、對領導負責,罔顧群眾的意願和利益,從而導致工作目的扭曲和工作方法變形。加上上級部門向雛雞要蛋,以高速發展的GDP作為考核指標的做法,讓那些一段時間改革和發展成果還難以顯現的地區和幹部弄虛作假。
2、權力缺乏監督,民主成為形式
官僚主義是剝削階級思想的曆史遺留和滋生,也跟我們體製上的不健全有關。一些領導幹部隻求個人升遷,不問群眾冷暖,隻唯“官”、唯上,那是因為“官”的評價意見對幹部是否能順利升遷所占的權重大。幹部把能否升職,作為一個人事業上是否成功,人生價值體現的標誌,在求官升職的道路上趨之若鶩,升職後自覺不自覺地做了“官本位”的俘虜。由於權力過分集中,一個單位、部門主要領導的意見往往是以組織的形式表現出來的,民主集中很多時間變成了一種形式,個人淩駕於組織之上,組織成為個人的工具,形成一種人身依附關係,官僚主義自然就會滋生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