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工作的現實困境及其出路
政治與法律
作者:張玉璽
【摘 要】 文章分析了當前信訪工作的現實困境,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加強信訪工作的有效措施:一是切實轉變信訪工作觀念,樹立新的理念;二是注重在源頭解決問題,不留遺患;三是創新信訪工作方式。
【關鍵詞】 信訪工作;現實困境;出路
從當前的信訪工作來看,由於現行信訪製度的缺陷性,信訪工作出現很多新的情況、新的問題,給信訪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使信訪工作陷入了困境。因而作為新時期背景下的信訪工作者必須緊密結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加強信訪工作的研究與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信訪工作的現實困境及成因
1、主要問題
一是曆史遺留信訪案件較多。由於曆史政策或曆史遺留問題,而導致曆史性信訪遺留問題沒有解決。譬如,下崗職工安置遺留問題、民辦或代課教師遺留問題、因公死亡善後處理等。由於長期積壓,其中原因錯綜複雜,有的信訪遺留問題涉及的人員眾多、因素複雜,加上曆史因素,解決的難度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很多當事人就認為自己的問題沒有得到合理地解決,因此而造成重複上訪、越級上訪等問題。
二是補償不到位問題較多。在征地拆遷、涉農惠農強農資金、惠民涉民政策資金補償等方麵落實不到位。在操作過程中存在著瞞報、漏報、虛報、套取等問題而引發群眾的不滿,從而導致上訪人員數量增加。特別是有的地方土地征收政策不科學,黑開發泛濫,極大地破壞土地征收市場秩序,很多農民就在巨大利益驅使下,私下非法出售給黑開發商。這就導致政府的征地拆遷難以執行到位,很多之前被政府征地的農民覺得自己的地政府征收的價格太低,於是就要去政府按照黑開發的價格補齊差價,這種不合理的請求當然就無法獲得政府的同意,從而就導致此類信訪問題的增加。
三是執法單位不規範執法的信訪問題。在執法執行過程中,少數部門和少數執法人員沒有嚴格按照程序執法,或是故意刁難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存在著吃拿卡要等問題,不作為、慢作為或亂作為的問題較多,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的問題依然存在,導致審批效率低,存在著講關係不講原則,講金錢不講程序等問題。
四是舉報領導證據不足的問題。有的群眾在信訪舉報中,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檢舉領導的違紀違法行為,導致無法查處,舉報人反而有意見,認為官官相護。
五是非常上訪行為較多。有的上訪者為了達到個人的不合理或不合法的要求,不擇手段,采用多種手段,如圍堵黨政機關大門,到領導辦公室或信訪場所無理鬧訪,甚至謾罵、毆打信訪工作者。
2、主要原因
一是政策方麵的因素。一方麵是由於政策宣傳不到位,導致有的群眾對政策不了解、不明白而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另一方麵是政策的變化引起的誤解。有的事項是按照當時的政策和現在的政策有較大的變化,有的政策執行還要根據地方經濟實力、單位實際等決定,因此,就容易讓群眾產生不公平不公正的感覺,從而引發上訪。
二是工作人員不講究方法。其實,很多事情通過耐心的溝通和交流是可以妥善解決的,但是,由於少數信訪工作人員不講方法,不講策略,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從而導致幹群矛盾激發,有的甚至引發群體暴力事件,從而導致集體上訪、越級上訪現象增加。
三是上訪者因素。有的上訪者為了達到個人私利的目的,提出過分要求,有的甚至是不合法的要求,為了達到目的采用死纏爛打、軟磨硬泡等方式,往往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