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院校學員軍政素質生成模式轉變探究
高校管理
作者:徐波 趙勝 唐軍
【摘 要】 本文論述了武警院校學員軍政素質生成模式轉變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分析了學員軍政素質生成模式的現狀,提出了促進轉變的方法措施。要提高軍事院校學員的信息化素養,加強院校信息化訓練條件建設,推進信息化條件下的訓練方法、手段和形式創新。
【關鍵詞】 武警院校;學員;軍政素質;生成模式;信息化
新世紀新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廣泛運用,武警部隊加大了對信息化條件下開展軍事訓練的研究,為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提供了強大動力,戰鬥力生成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作為培養各級各類指揮技術人才的武警院校,在學員軍政素質生成模式轉變中不但沒走在部隊前列,反而有些滯後。因此院校應高度重視軍事訓練,切實把軍事訓練擺到戰略的高度,自覺地加強軍事訓練,加快推進生成模式轉變,切實使培訓學員成為軍事訓練轉變的促進者、信息化軍事訓練的實踐者,盡快解決培養學員軍政素質與部隊戰鬥力生成模式不相適應的問題,努力開創軍事訓練科學發展新局麵。
一、學員軍政素質生成模式轉變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生成和提高基於信息係統的執勤處突體係能力成為武警部隊建設發展的時代課題。2011年10月武警總部信息化條件下的軍事訓練工作會議,從六個方麵係統明確了訓練改革的主要任務。其根本目的是進一步興起大抓軍事訓練熱潮、加快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武警院校理當順應時代潮流,充分利用院校專業人才相對集中及信息化資源,全麵提高畢業學員信息化素養,使其在戰鬥力生成模式轉變中走到部隊的前列。理論是實踐的先導,理論準備不足,實踐就容易走彎路。武警部隊現代化建設加速推進,以人才、裝備和信息化為重點的各項建設全麵展開,如何把各項建設成果轉化為實現戰鬥力的任務更加艱巨繁重。武警院校要勇於擔起信息化軍事訓練研究攻關和探索實踐的重任,從理論研究入手,切實把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是什麼、訓什麼、怎麼訓”等問題搞清楚,為積極推進訓練實踐提供理論依據和科學指導。同時全麵加強推進學員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切實落實到訓練實踐中去,並在訓練實踐中理解和把握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的內在要求,更好地服務和實踐於部隊。
二、學員軍政素質生成模式的現狀
1、信息化條件下訓練理論研究不夠
近年來,武警部隊信息化建設快速發展,信息化支撐環境建設、信息化武器裝備建設、應用軟件係統建設成效明顯,部隊信息化水平顯著提高。但是,武警院校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與部隊發展略有脫節,學員學信息化知識、練信息化技能的緊迫感、危機感不強,特別是學員組織信息化條件下訓練、運用信息係統指揮部隊遂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亟待提高。同時對信息化條件下戰鬥力標準缺乏深入的研究,著眼建設現代化武警、有效履行職責使命來深化軍事訓練轉變的頂層設計還沒有形成,體係建設的思想還需要進一步確立。
2、懂得信息化條件的訓練人才不多
當前,各級對軍事訓練管理越來越重視,訓練秩序逐步規範。但部隊訓練管理粗放、訓練監察不嚴、訓練問責缺位和訓練管理手段單一落後、效率不高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訓練管理理念滯後,經驗式、概略式管理的思想不同程度存在;重計劃輕落實,重結果輕過程,訓練督查不夠到位、隨意性大,以考代管的現象比較突出。
3、信息化條件下保障條件不足
訓練場地設施不夠配套,受所處環境、建設投入等因素的影響,訓練場地建設規劃不夠合理,沒有達到規定的配套標準,訓練設施建設滯後的問題比較突出;場地設施功能和信息化程度不夠高,先進的訓練手段不多。訓練網絡建設投入與訓練發展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訓練軟件和數據庫建設滯後,網絡保障訓練機製不順暢。在模擬訓練建設上模擬器材種類單一,模擬場地設施不夠配套,計算機模擬相對滯後,模擬力量專業性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