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論創辦高水平民辦大學(1 / 2)

試論創辦高水平民辦大學

教學改革

作者:韓婭娟 孫小煥

【摘 要】 民辦大學要在競爭中生存,必須注重提高管理者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注重特色教育,明確培養目標,突出自身特色,創辦高水平大學。

【關鍵詞】 民辦教育;高水平大學;教學質量;特色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辦教育得到了迅速的發展,雖然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鼓勵支持民辦教育事業,但是和公辦教育相比,我國的民辦教育的發展仍麵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教育水平也和一流大學有一定差距,民辦教育要可持續發展並能獲得自己的地位,必須要提高教學質量,教學質量是學校發展的根基,在穩定質量的基礎上,注重與創新結合,創辦自己的教學特色。

一、提高管理者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1、聘用優秀管理者,增強管理者的服務意識

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管理者的水平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和前途,優秀的管理者可以調動各種因素,實現企業目標。學校的管理者要對學校的發展方向有明確的定位,思維開拓,勇於創新;不僅可以很好的管理教師,調動教師的積極性,也有較強的服務意識,給予教師人文關懷,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能夠保障學校各個部門協調發展,為學生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學校要聘用高素質、負責任的一線管理者—輔導員。明確輔導員的職責,提高輔導員的素質,在民辦教學體製中,有些輔導員認為隻要保證學生們安全,能夠配合教師完成正常教學就是自己的職責,這種工作態度對學生是不負責任的,負責任的輔導員不僅要有這樣的意識,更要能經常和任課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配合教師、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提高教學質量。在多年的民辦教學中,筆者發現有能力、負責人的輔導員所帶的班級班風較好,學生比較自覺,反之有些班級卻是一盤散沙,學生的學習成績明顯較差。

2、提高教師素質,穩定教師隊伍

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發展的根本,教師的整體素質和隊伍是教學質量保證的核心。民辦大學大多是改革開放後成立發展的,由於各方麵條件限製,在師資隊伍上相對公辦院校還有比較大的差距,比如學曆結構、職稱結構都相對較低,雖然民辦院校也通過外聘一些知名教授調整這一現象,但從根本上並不能像公辦院校那樣可以由經驗豐富的老師來推動新人,比如在進行科研項目申請中,民辦院校的老師就麵臨沒有合適的帶頭人而受阻的尷尬。所謂高水平大學,必須是要有一流的學科、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研究能力和一流的科技轉化能力的綜合性大學;必須要有較強的科技創新精神和能力。不論是學科或者是研究能力,都必須以一流的師資為前提。

首先,在選聘人才上,聘用的教授、專家不能是隻為應付學校職稱結構需求的要求,或者有些隻是學校的名譽教授,偶爾出席參加會議或者做個講座。作為高校的管理者,要聘用實際有用的人才,可以幫助帶動青年教師豐富教學經驗、分享學科前沿知識、進行論文撰寫以及項目研究的指導等。其次,民辦高校要注意對青年教師的培養。目前民辦大學已進入穩定發展階段,教師隊伍也逐漸穩定,他們也成為學校教育的中堅力量。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學校要得到高水平發展,要下定決心對骨幹教師進行培養深造。可以通過校內舉辦教學研討、教學比賽等形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給教師們創造機會,通過教學觀摩、交流等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鼓勵老師不斷學習,積極進取,提高理論水平;支持教師進行科研研究,推動科學創新,提高學校的知名度,盡量給教師提供良好的學習平台和發展空間,鼓勵支持老師提高自身素養和文化水平。最後,要穩定教師隊伍。民辦教師由於沒有編製,相對來說收入較低,學校要盡可能給教師提供優厚的待遇,尊重關心老師,提供寬鬆的人文環境,讓教師有歸宿感,讓他們感到致力於民辦教育事業是一件驕傲的事情,他們願意為這個集體、為民辦教育事業努力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