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門診過度醫療新解
運動與健康
作者:李軍華
【摘 要】 本文通過調查兒科門診過度醫療情況,探討了兒科門診過度醫療的原因及對策。指出,一些患兒家屬對複診過度診療事件負有責任,因此,要求患兒家屬應相信醫生,配合醫生,減少過度醫療,共建和諧醫患關係。
【關鍵詞】 兒科門診;過度醫療;反思
2013年12月26日,針對老百姓普遍反映的醫生大處方、大檢查行為,為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與管理,國家衛生計生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 其中的三不準:不準將醫療衛生人員個人收入與藥品和醫學檢查收入掛鉤;不準開單提成;不準參與推銷活動和違規發布醫療廣告。這一直是醫療行業和社會討論的熱點。本文換個角度把過度醫療和行業管理做個小關聯。
所謂過度醫療,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所實施的超越了規範性醫療準則、個人和社會經濟承受能力的醫療行為或者醫療過程。過度醫療問題的存在一直被社會大眾和相關學者廣泛關注,其既關係到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和身體權等相關權利,也關係到醫療機構的生存和發展,還關係到醫學的進步甚至社會的穩定。為解決過度醫療的現象,專家們從醫學、倫理學、經濟學等角度提出了建議。我們通過對兒科門診患者的就醫統計和分析,探討兒科門診過度醫療的現象和降低過度醫療的方法。
一、資料收集與研究方法
1、臨床資料
取武漢市某三甲醫院兒科門診2013年2、3月份兩個月的門診病曆,共計5482份。其中初診病曆3342份,複診病曆2140份。
2、方法
對兒科門診醫生、醫務科科員發放《2、3月份適度醫療調查表》 共計12份,患兒家屬發放《患兒家長調查表》共計3342份,對調查表進行統計分析。
二、統計結果
表1 兒科門診過度醫療分析表
項目 初診
病曆(%) 複診
病曆(%) 家屬文化程度
(本科以下)% 家屬文化程度
(本科及以上)% 家屬信息源
(經驗)% 家屬信息源
(網絡)%
過度醫療 9 22 17 83 34 66
適度醫療 91 78 48 52 46 54
三、討論
兒科患兒是個特殊群體,其診療過程由其監護人也就是患兒家屬代言,醫患關係以及護患關係往往延伸為醫生、護士和患者家屬的關係,因而在目前緊張的醫患關係中,兒科的醫患關係也變得更為複雜。
在對兒科門診醫護人員進行醫學倫理學的再學習,對醫務人員的醫德進行再教育之後,表1的結果表明過度醫療所占比例並不低,也就是說“小病大治”仍較廣泛存在。這不可回避因素之一是過度的檢查和治療,盡管是通過不合法的方式,卻幫助醫生和醫院獲得了相對合理的收入,彌補了部分醫生認為醫療行業是高成本高投入而低收入的行業。市場的力量如此強大,你可以不尊重它,卻無法改變它的規律。另一因素是監管者,監管者首先自己就搖擺不定,況且過度醫療界定難度大,也是出現這樣結果的原因之一。如果不能建立起陽光化和公平合理的分配機製,醫生總是拿藍領水平的工資,桌子底下的交易很難清除幹淨,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