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佛陀到鬱鞞羅在鸚鵡閻浮林說法,這時有一位叫竭曇的村長得知佛陀來到鬱鞞羅村的鸚鵡閻浮林說法度眾,他心裏想:我應該前往禮拜佛陀,並且請佛陀為我說法。於是竭曇村長便前往鬱鞞羅村拜見佛陀,頂禮佛陀後,村長坐下來,請問佛陀:“世尊,我經常聽別人說,佛陀說法可以讓人去除煩惱,得到身心的解脫,請佛陀為我說法,讓我也能獲得法益,解脫自在!”
佛陀說:“我如果按一般給出家弟子的方式給你說法,你一定無法明白法義。”
村長回複佛陀說:“世尊,確實是這樣,如果您按給出家弟子的方式說法,我一定會聽不懂的,因為畢竟我的根器無法與世尊的出家弟子相比,無法理解佛陀給出家弟子所講說的法義,請世尊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為我說法,讓我能夠明白世尊所說的法義。”
佛陀於是問村長:“我現在問你,你就按著你心中所想的回答我,村長,如果在鬱鞞羅村有人被捆綁,打罵,譴責,殺害,你的心中會不會產生憂慮,悲傷,苦惱和痛苦?”
村長回答:“不一定會產生,如果在鞞羅村的這個人,是我的親戚朋友,或者是我比較敬愛的人,或者是我關係比較近的同鄉,他們如果被捆綁,打罵,譴責,殺害我會產生憂慮,悲傷,苦惱和痛苦,如果是素未平生的陌生人,我都不認識他們,怎麼會產生憂慮,悲傷,苦惱和痛苦呢?”
佛陀於是告訴村長:“村長由此可知,眾生的種種苦痛,都是以愛欲為根本的,村長,在你的父母互相還不認識的時候,能夠產生相互愛慕的念頭嗎?”
村長回答:“世尊,這個是不可能的吧,互不相識的兩個人,都沒有見過麵,都不了解對方,怎麼可能產生相互愛慕的念頭?”
佛陀繼續問:“如果你的父母現在生重病或者是過世了,你心中會不會產生憂慮,悲傷,苦惱和痛苦?”
村長說:“當然會的,父母含辛茹苦的養育我長大,如果我的父母生重病了或者是過世了,我肯定會產生憂慮,悲傷,苦惱和痛苦!”
佛陀說:“所以說,眾生一切苦的根本就是愛欲,因為你敬愛你的父母,所以當父母身體健康,開心的時候,你也開心,當父母生重病或是過世了,因為你無法接受敬愛的父母生病或者過世,所以就會產生憂慮,悲傷,苦惱和痛苦。”
村長說:“世尊呀,這真是奇妙的說法方式呀!用父母來做譬喻,因為我的父母沒有和我住在一起,我基本上天天要去問候一下父母,隻是想看看他們二老還需要些什麼,過的是否安樂,也好盡盡為人子女的孝心,有時我去問候父母的時候,他們外出未回,我們就寢食不安,生怕兩位老人家會出什麼事情,我父母年紀那麼大了,生怕外出出點什麼差錯呀,做兒子的沒有在他們二老身邊照料,真的是很自責,怎麼會沒有憂愁苦惱呢?”
佛陀告訴村長:“所以這個也再次印證了,所有的憂慮苦惱都是以愛欲為根本的,如果是陌生人的父母你就不會產生這樣的憂愁和苦惱!”
村長說:“世尊,我有個兒子叫智羅瓦西,他現在在城裏念書,因為我平時處理村子裏的事情很忙,所以我經常請朋友去城裏看望我的孩子,了解一下他的學習情況,順便給他帶去一些生活費用。如果我請的這位朋友很長時間都沒有回來,我就非常的不安,我心裏就會想,我的寶貝兒子智羅瓦西,你可不要生病呀,你可不要出什麼事情呀,做父母的都這樣的擔心自己的孩子。”
佛陀說:“村長,如果你的兒子犯了罪,被譴責,被逮捕,被遊街示眾,被處死,你會產生憂慮,悲傷,苦惱和痛苦嗎?”
村長說:“我的兒子還是個孩子,他到城裏隻是去念書,應該不會犯什麼罪吧!如果他犯了大罪,被譴責,被逮捕,被遊街示眾,被處死,我會痛不欲生的,可能我現在的生活都會被改變的,我都不知道該如何的繼續活下去,我肯定會憂慮,悲傷,苦惱和痛苦的,甚至還會絕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