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稻田無法永遠豐收(1 / 2)

有個時候,佛陀住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有一天佛陀對弟子們說:“有一個農夫,前幾年取得了稻穀的大豐收,他用售賣稻米的錢修建了新的房屋,農夫在開春後就開始在田地裏插秧苗,他一邊插秧苗,一邊幻想著豐收時的情景,他自言自語的說到:“前幾年都獲得了大豐收,現在新房也建好了,我也該討媳婦了,今年我好好的幹,等將今年收獲的稻穀賣掉後,我就請人到鄰村的小玉家去說媒,小玉長的太漂亮了,她如果能夠做我的媳婦,我這一生就心滿意足了。”農夫說完,就唱起歌來。

可是這一年天公不作美,連續三個月都沒有下雨,田地裏的水即將幹涸,農夫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他想:「該怎麼辦呢?以前從來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對了我趕快去挖水渠,把河水引到稻田裏!」農夫想完,就叫上自己的兄弟、朋友一起來開挖水渠,三天後水渠挖好了。河水也成功的引到了稻田裏,農夫鬆了一口氣,他認為自己的稻穀得救了,可是好景不長。都半年過去,老天還是不下雨,河水也快要幹涸了,農夫憂心如焚!他想:「現在河水都快要幹涸了,水也引不出來了,我那幾畝稻田該怎麼辦呢?不能讓稻穀都幹死吧,我趕快打井吧,也許還能有救。」農夫於是又開始在稻田傍邊打井,打了很長的時間,都沒有見到一滴水,農夫絕望了,他想:「看來今年的稻穀是沒救了,小玉我是娶不成了,我自家的井水都快幹涸了,前幾年收成太好,稻穀基本上都賣完了,沒有留下多少餘糧,今年該怎麼過呢?我去拜拜龍王吧,期望他能夠保佑我,期望他能夠早點來下雨!」

農夫抱著最後的希望,去龍王廟禮拜龍王,到了龍王廟,他發現村子裏的人,以及鄰近幾個村子的人都來拜龍王!農夫想:「看來大家都不好過呀,今年的年景不好,希望龍王能夠早點下雨。」農夫拜完龍王後,就回家等待去了,三天後,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農夫心花怒放的跑到稻田中大叫:“感謝龍王,感謝老天爺,稻穀有救了!”農夫高興的太早了,這場雨一連下了一個月都沒有停,河水暴漲!衝垮了河堤,淹沒了農夫的稻田!農夫都顧不上收拾東西,就跑到了山上避難,他新建的房子也被河水淹沒了,他在山裏麵遇到了很多避難的村民,他到處打探小玉家的消息,最後他聽別人說,小玉家也被河水淹了,因為她們家住的是老房子,經不住河水的衝刷,沒有過多久她們家的房子就垮了,房子垮塌的時候,她們一家人還在在熟睡中,就沒有跑出來,估計現在多半凶多吉少了,活命的可能性很小!農夫聽到這個消息後,如同晴天霹靂,他心如刀割、痛苦不堪,他想:「小玉如果死了,那我該怎麼辦?不行,我得去救小玉。」農夫想完,就準備去找尋小玉和她的家人,可是暴雨連連,到處洪水肆虐,農夫雖然有心,卻沒有辦法回去救助小玉和她的家人,就這樣農夫在山裏鬱鬱寡歡的呆了三個月,暴雨終於停了,農夫和村民看著已經被淹沒的家鄉,隻好背井離鄉到別處去求生活了。

弟子們,世間的一切都是隨時在變化的,沒有永恒不變的事物,一切都是無常的,產生這些事物的因、緣也是隨時在變化的,也是無常的,就如同農夫插下秧苗這個是因,連續幹旱,又連續下暴雨這個是緣,秧苗因為幹旱,因為暴雨被毀,無法得到豐收的果實稻穀。所以因、緣也是隨時在變化的,因緣合和生成的果也是隨時在變化的,也是無常的!弟子們,同樣的道理,感受、念想、行為、認識、判斷也是隨時在變化的,感受、念想、行為、認識、判斷無法永恒的保持不變,也是無常的,就如同農夫在前幾年獲得稻穀豐收後,就產生了喜上眉梢的心識,當農夫遇上連續的幹旱,他擔心無法獲得稻穀的豐收就無法迎娶小玉,就生起憂心如焚的心識,當暴雨連連,淹沒了農夫新建的房子,淹沒了農夫辛苦耕種的稻田,小玉的家人沒有逃出來,他就生起了心如刀割、痛苦不堪、鬱鬱寡歡的心識,感受、念想、行為、認識、判斷在遇到不同的事情,就會產生喜怒哀樂不同的心識。世間一切的事物、感受、念想、行為、認識、判斷最終都是苦的,因為它們隨時都在變化,無法永恒的存在,隨時都可能會失去,獲得的時候帶來多大的快樂,失去的時候就會帶來多大的痛苦。正是因為無法永遠的擁有,所以在失去的時候就會產生痛苦,世間的每一個人都會死去,在死去的一刻,不管是和藹可親的家人,還是親密無間的朋友,不管是黃金珠寶,還是田地房產,在世間所擁有的一切都將舍離,沒有一件東西是可以帶走的,所以世間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沒有我擁有的東西存在!如果有我的存在,就應該青春永駐、長生不老、永遠不死、隨意自在,如果有我擁有的東西存在,就應該永恒的擁有這些東西!可是世間每一個人都會衰老,都會死去,都無法隨意自在,世間人所擁有的東西隨時都可能失去,在死去的一刻全部都要舍離,無法永恒的擁有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