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不看書最常用的借口是沒“時間”,其實那隻是失敗者的借口。隻要抽出時間做該做的事(閱讀優秀文學作品),其他要做的事很快就會減少了。
建議:不要向別人借書,也不要借書給別人。經常買,建立自己的書庫,加上標誌以便日後參考。下麵是幾個放好書的地點:(1)床頭,(2)廁所,(3)電視機上,(4)常坐的椅子旁,(5)某個可以安靜閱讀的角落。
美國太空總署太空人亞倫·畢恩,是首先在月球上漫步的太空人之一。畢恩上校常在車上播放有啟發性的錄音帶。
人們都知道,太空人的甄選幾乎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嚴謹的測試。每位太空人一定要有健康、堅定不移的自我形象,要在最艱困的環境下與同行同甘共苦,要有最正確的心態,包括鋼鐵般的意誌、紀律、決心以及極端樂觀的心態。
“全球家用品公司”是加拿大最大的家庭用品產銷中心。他們的總經理曾說,他手下十九名業績最好的銷售人員中,有十七人(包括排名在前的十一個人)每天聽推銷訓練錄音帶,他們並非是頂尖高手才要聽那些錄音帶,而是因為聽了那些錄音帶,才成為頂尖高手。事實上,在世界上各地所遇到的業務經理及主管都證明,他們業績最好的員工都經常聽好的錄音帶、看好書,幾乎毫不例外。
所以一再鼓勵你做這些努力,理由非常簡單。隻有不斷充實、進修的人,才能登上人生的高峰。成功者都知道,我們的身體、心靈及精神都同樣需要養分,才能不斷成長。
許多人以為隻有在沮喪、情緒低落的時候,才需要補充精神食糧,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心情不好時,這種“需要”固然特別明顯,也可能有實質上的效益,但是就長遠利益而言,在情緒好的時候看勵誌書籍或聽錄音帶,效果會更大。原因是心情不好時往往會饑不擇食,也許會因為選擇錯誤而弄巧成拙。沮喪時可能把焦點放在“問題”上,而疏忽了找尋“解決之道”。
情緒好的時候,想像力豐富,很容易接納好意見,就對這些好的想法采取“行動”。此時,你的注意力放在“解決辦法”,而不是“問題”本身。你的態度、熱忱、團隊精神及在老板心中的價值都大為提高,也就是你加薪升職的時候。
珊蒂·布萊綱是最有活力、最有上進心的人。她在許多大公司指導營業人員提升業績、提高進取心。她指出,一個人往往會因為看了某一本書、聽了某一卷錄音帶而得到啟發,進入較高的層次。這時,如果再看或聽一遍同樣的內容,往往會有新的認識,又邁向更高的層次。因此,有心成功的人都應建立自己的“成功”藏書,以便隨時參考,日益成長。
現在要先建議你一個好習慣:強迫自己和積極、樂觀的人為友,強迫自己遵循“拍手起床”、“前進燈”等習慣,強迫自己多聽好的錄音帶,連續做二十一天以上,習慣就會牢牢跟定你了。
六、 成功的黃金守則選擇了一種習慣,也就選擇了一種習慣所造成的結果。好習慣不易培養,卻易於相處。壞習慣很容易沾染,卻不易相處。壞習慣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除了抽煙、酗酒、吸毒在初期有些不舒服之外,其他壞習慣都少有痛楚,而且是輕鬆愉快、慢慢養成的。
拿吸煙來說,心裏學家莫瑞·班克斯認為那隻是自卑情結的表現。還記得當初是如何開始抽第一支煙的嗎?很可能隻是要露一手給同事看,表示你是個“大”孩子,可以跟他們一樣抽煙。雖然你的身體一直反抗:“不要!不要!”你卻強迫身體接下香煙。第一次噴出一個個煙圈時,多麼神氣啊!一邊聊天,一邊輕輕鬆鬆地吞雲吐霧,是多麼“成熟”啊!但是如果你能同樣輕輕鬆鬆地把煙戒掉,不是更好?
據統計,美國人在二十二歲以後染上煙癮的人,不到百分之五。可見懂得思考、成熟的人無論和有煙癮的人相處多久,都不會染上抽煙。此外,自從證明抽煙與肺癌有關之後,已經有二千一百萬人和十萬多位醫師戒煙成功。
再回頭看你的抽煙史,雖然你的身體勇敢地反對抽煙,你仍然強迫它接受。你的身體隻好自我調整道:“好吧!我勉為其難,可是我並不喜歡抽煙。”你回答道:“沒關係,反正你非抽不可。”後來,身體又退讓幾步說:“我也不知道自己從前為什麼反對,其實抽也不錯嘛!”就這樣,身體一再妥協,終於真正開始享受抽煙的樂趣。從這時候起,你告訴朋友,你抽煙是因為樂在其中,人總要有點樂趣嘛!你還告訴他們,你隨時都可以戒煙,因為你已經戒過十多次了,其實抽煙也並非你真正的“習慣”。最後,你的身體已經完全屈服,會主動要求你抽煙了。
習慣這個東西很奇妙。奇妙(或者說可悲)的是,壞習慣明明可以避免,卻有人明知故犯,不但浪費金錢,還會引起各種問題。以抽煙為例。剛開始是不知不覺染上煙癮,等煙癮太大,已經戒不掉了。
道德與不道德也是習慣問題,兩者都是受到別人影響染上的,而不是“學校教的”。原本謹守道德標準的人,有可能會受他人影響,漸漸變得沒有道德。例如一個“好”孩子,偶然在社交場合中認識一群以試婚、吃禁藥、換妻、酗酒等為樂的人,雖然他最初完全不讚同這些舉止,但是如果他對這群人中的某一個有興趣的話,由於多次接觸,就會慢慢受到感染,開始接納他們的價值觀。
人腦非常神奇,具有很大的彈性。原先深感厭惡的不道德行為,經過幾次接觸,就變得能夠“容忍”,再慢慢改變成可以“接納”,進而“讚同”、“投入”。
吃東西沒有節製也是一種習慣,許多人已經習以為常,根本不知道自己一天到底吃了多少食物。小時候,父母或許基於好意,認為愛孩子就要有求必應,像我這個年齡層的人有許多胖子,因為父母當年生活艱苦,認為有食物就安全。他們也認為浪費食物是罪過,要孩子“把碗裏的東西吃幹淨”。一天多吃幾口,一年就多了十公斤。
如果你有體重過重的問題,絕對不是隻因為昨天暴飲暴食,而是每次多吃一口,日積月累所造成的。解決這個問題,隻有一口一口的少吃。
還有很多人因為貪圖口腹之欲,偏好甜食,再加上不肯運動,一天所增加的體重就更多了。
如果你有過重的問題,請回頭翻閱第四章第四節。
如果我們認為自己不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就是自欺欺人了。世上最聰明的人所羅門王,娶了膜拜偶像的非利士女子為妻之後,不久也開始膜拜偶像。大力士參孫力大無敵,卻因為受不了大利拉不斷以性要協,終於說出他神力由來的秘密,而變成瞎眼的奴隸。箴言二十二章二十四到二十七小節,對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有詳細的闡述。信徒保羅也曾寫道:“你們不要自欺;濫交是敗壞善行。”
南方的孩子搬到北方,不到幾個月,就會變成北方口音。同樣地,北方的孩子搬到南方,也很快就學會南方口音。無論什麼人,都必然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我們不僅會受到交往的人影響,沾染上他們的習性,也會因為習以為常,對身邊的環境變得麻木。例如一直住在肥料廠附近的人,就不會感覺到異味的存在。
從這些例子可以看出,隻要長期處在消極、罪惡或有毀滅性的環境中,就會從反對變成容忍,從容忍變成接納,再從接納變成參與,甚至樂在其中了。
吸毒是目前青少年麵對的最大威脅。這幾年,本人一直在協助青少年抵抗毒品之害。那些有毒癮的青少年,沒有一個人承認自己一開始就想染上毒癮。也沒有一個人是存心先吸強力膠,再吸大麻,再到海洛因。這些孩子原本都自信十足,相信以自己的“智慧及定力”,絕對不會染上毒癮。他們都深知毒品的可怕,但是淺嚐一口之後,就再也戒不掉了,心裏總是想著:隻要再吸一口(或再喝一口)就好。
習慣像一張網,每天織一條線,後來就變得牢不可破,無論好習慣或壞習慣都一樣。
吸食毒品危害極深,這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它會影響判斷力、導致胎兒畸型、造成各種幻覺、減低性欲、破壞細胞……。
偶爾,好朋友會就大麻的毒害對當事人提出警告,但是因為大麻所造成的改變是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當事人往往無法察覺,不知道它的危險性。大麻和海洛因比較起來,固然是小巫見大巫:同樣道理,割掉一條腿和割斷喉嚨比較起來,當然也不算什麼。
有些吸毒者會說:命是他們自己的,即使毒品有害,傷害的也隻是他一個人。其實不然,吸毒及酗酒的人往往會危害到別人的性命。酒後駕車致人於死的悲劇,不是經常都在上演嗎?
在吸大麻的一夥人中,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有一個人會覺得吸大麻是小孩子的玩意兒,應該試試更夠味的毒品,並且說:“如果你覺得大麻有意思,就應該試試……”很快地,大家都“升級”了。
剛接觸毒品的人,原本和黑社會人物沒有往來,毒品都是認識、信任的人賣給他們的。這是因為一個人做了不法的事之後,往往會拉別人一起下海,好像可以因此減輕他的罪惡。
專家們幾乎一致同意,吸食大麻在生理上不會上癮,但是心理上的癮比生理上的更難戒除。許多人永遠沒有辦法抗拒“再來一口”的誘惑。
大麻的“高潮”過後,並沒有不舒服的感覺,反而覺得很輕鬆、自在,所以抽大麻的人往往認為抽大麻“有什麼不可以”?其實大麻所造成的改變是日積月累的,每天見麵的人看不出變化;幾個星期不見,就很容易看出改變了。
年輕人剛養成這種“習慣”時,所需不多,日常零用錢就足以支付。但是等到毒品的用量增加,需要的開銷也會增加。這時候,家裏的錢常常會不翼而飛。等到毒癮日深,對錢的需求更大,就開始拿家裏的東西去變賣,甚至到附近的店鋪偷東西。最後,不得不靠專門行竊來取得所需要的費用。更有甚者,女孩子經常淪為妓女,男孩子則成了皮條客。當初,這些孩子絕對不相信自己會有這種下場。
我們常常責備年輕人沒有道德、不負責任,是人類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代。這些話或許有幾分道理,不幸的是,我們隻看到“問題”,卻忽略了背後的“原因”。我在寫作本書時做過入的研究,發現年輕人的行為往往是遵循大人的模式,或者是陷入上一代所設下的誘惑而無法自拔。
年輕人的觀念多半來自電視、電影、收音機、報刊,以及其他人的行為。顯然,大部分電視公司、報社、電影院、藥品進口公司、酒吧……的老板都並非青少年。受害者是年輕人,在他們身上發橫財的卻是成年人。因此,我麵對問題重重的下一代時,不得不承認我們這一代與他們同樣有罪。
我們這一代不僅要為造成年輕人惡習的行為負責,也要為沒有立法阻止這些惡習的蔓延負責。一味以為自己的力量有限而束手旁觀,才是最大的錯誤。
喜歡說髒話也是一種壞習慣。常聽有人出口成“髒”,旁人還替他解釋:“他就是這樣子,其實心裏並沒有那個意思。”問題是誰知道他什麼時候有這個意思,什麼時候沒有這個意思呢?總不能他每說完一句話就插嘴問清楚,那未免太有失禮貌了吧!
沒有人會因為用粗話罵人而造成好的改變,隻聽說有許多人因為習慣說粗話而失去朋友、商場上的機會或情人。說髒話這種壞習慣,也是在不知不覺間悄悄染上。
就連強暴也是日積月累的壞習慣所造成的。桃樂賽·希克斯博士在佛羅裏達州所做的一項研究顯示,大部分強暴犯開始的時候都隻是想施加暴力,並非真的有性需求。強暴犯痛恨女人,根本不在乎她的年齡或長相,甚至對當事人一點印象都沒有。起初他們多半有偷窺狂,慢慢的會偷溜進別人家看女人的睡姿,然後變成非暴力的強暴者,最後演變成使用暴力的強暴者。
習慣說謊、遲到、聽不到鬧鍾聲繼續蒙頭大睡的人,都是因為對壞習慣一點一點的讓步,最後,壞習慣就成了固定的生活方式。
一切壞習慣都是在不知不覺間慢慢染上的。很多做父母的極力排斥吸毒,卻認為自己酗酒是理所當然的事。他們會說:“我的孩子到底是怎麼染上這種壞習慣的?他們要什麼有什麼,怎麼還會吸毒呢?”孩子也可以用同樣的問題問你,因為酒也同樣會傷身。許多父母一大早起來要吃“提神藥”;過一會要吃“鎮靜劑”消除緊張;為了抑製食欲,要吃“減肥丸”;晚餐前要喝“雞尾酒”;睡前還要來杯“睡前酒”;他們白天要抽一、兩包“煙”;頭痛時又要吃兩顆“阿斯匹林”。這些情形都被孩子看在眼裏,做父母的還要理直氣壯地問:“孩子到底怎麼會染上毒癮?”
酗酒的人都隻是從小酌開始,過了一段時間,身體能容忍更多酒精,需求也更增加,日積月累,終於造成可怕的後果。偶爾看到父母給剛學走路的孩子喝一口啤酒,真擔心以後世界上是否又多了一個酒鬼。做父母的酗酒已經夠多了,還要把子女也引入歧途,真是可悲。
有些父母竟然得意洋洋地說,他們的孩子不吸毒——隻喝酒。他們甚至吹噓教導子女如何飲酒,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再強調一點,酗酒者和吸毒者一樣,並非一開始就是酒鬼,而是慢慢養成的習慣。所有壞習慣都是在不知不覺間慢慢染上的,等到你察覺的時候,往往已經造成很大的傷害。不過值得安慰的是,既然壞習慣是學習錯誤的榜樣而造成的,隻要改變周圍的環境,就可以改變壞習慣。
七、培養良好的習慣壞習慣絕對不能養成,我們先看看避免惡習的幾個原則。
第一步:教導年輕人保持健全身心、正確道德觀的好處,不讓壞習慣有成形的機會。
德州灣市市立高中的指導老師山姆·麥格立特認為,如果能把本書的道理在五、六年級教給孩子,就無需另外給予他們性教育、毒品教育及職業教育了。這對本書是極大的讚美,但是他的確言之有理,我深感同意。
第二步: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的佛瑞斯特·譚能博士認為,要避免壞習慣,尤其是毒品,就要“嚴格管教孩子,帶他們上教堂”。
許多父母也許會極力反對動手打孩子,但是多數心理學家都同意,當孩子了解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時,行為就會比較謹慎。
心理學家詹姆斯·道伯森也認為,如果不以愛心管教孩子,任他放縱,對孩子有百害無利。管教孩子的目的是讓他明白,他是可教的孩子,父母管教他是因為愛他,希望他有更美好的未來。
第三步:以身作則。
剛做父親時,家母經常告誡我:“孩子最容易看到的是父母的一舉一動。”的確,父母如果真心希望孩子不要抽煙、喝酒、吸毒,就應該以身作則。不要像上一章所提到的父母,自己動不動就吃鎮靜劑、阿斯匹林、喝雞尾酒、喝睡前酒、每天抽一、兩包煙,有朝一日發現孩子吸毒時,卻又很驚訝,不知道孩子從什麼地方學來的壞習慣。
第四步:反抗不實的廣告。
煙、酒商向來肯花大成本做出最有創意的廣告,煙商以運動明星、購煙贈獎等方式來吸引年輕人。酒商則以高雅的品味及上流社會生活為賣點,強調喝酒的你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因這些煙、酒廣告,過去五年,美國青少年飲用煙、酒的比例已大幅提高。依我之見,我們應該用戲劇性的方式來抗爭這些不實的廣告。例如在廣告中出現老婦叼著煙,每過一會就把煙拿開咳個幾聲。又如“和抽煙的女孩接吻,就像在舔煙灰缸一樣”。還可以用科學數據告訴女孩子,抽煙的人容易皮膚幹燥、未老先衰。
更令人不解的是,政府花了大把鈔票補助煙農,又花大把鈔票證明抽煙會致癌及造成許多疾病,最後再大力補助治療癌症所需要的花費,這一切是何因?
第五步:帶孩子實際去看抽煙、酗酒及吸毒的下場,最好看望因為抽煙而感染肺癌的人,讓孩子和他談一談,聽聽他困難的呼吸。這的確是令人感傷的事,但是別忘了提醒孩子,這些都隻是從“一根煙”開始的。要讓孩子看到香煙廣告略過不提的一麵,讓他知道壞習慣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也可以當著孩子的麵問那些抽煙的人,如果早知今日,他們當年會嚐試抽煙嗎?相信大多數人都會強調不會。
決定抽煙、喝酒、吸毒、暴飲暴食,往往是基於感情因素,而不是理智。青少年多半希望借著這些行為或習慣得到接納。這時,親子之間最需要的就是愛與坦誠的溝通。孩子能夠接納、肯定自我,就不會再急於得到他人的接納及認可了。同時,深入了解本書所提供的訊息,有了明確的目標,就知道壞習慣是可以克服的。
最重要的是要自己立下破除壞習慣的決心,不讓任何人或任何事影響你。如果是在別人的勸說之下勉強實行,多半會途勞無功。因此,首先要下定決心,掌握自己的生活,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讓壞習慣掌握住你。
要去除壞習慣非常困難,但結果會讓你的人生充滿趣味,得到許多補償。戒煙成功的人,會重新體會到食物的美味,以及空氣、衣服、家具的清新氣味。減肥成功的人去掉多餘的肥肉後,身心都感到輕鬆多了。戒除壞習慣之後,能夠重新拾回失去的自尊,生活也過得滿意多了。
1977年6月1日,英國皇家醫學院公布了一份與英國所有醫學院合作的調查報告,顯示抽一根煙會減少五分半鍾的壽命,三個抽煙的當中,有一個會因為抽煙所造成的疾病而死亡。英國每年大約有五千萬人因為抽煙致病而喪命。他們還發現,戒煙之後對身心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戒煙之後十到十五年,就可以完全消除早死的陰影。如果你有心戒煙,應該聽聽戒煙成功者的經驗,必定會得到許多啟示。
如果你有體重過重的問題,不妨參加各種減肥班(許多大醫院都有附設),團體的力量可以給你很大的幫助。聽聽減肥成功者的經驗談,看看他們如何經過一番掙紮,除掉那多餘的二十公斤贅肉,如何享受在服飾店自由自在購買衣服、彎腰係鞋帶不必氣喘籲籲、輕輕鬆鬆爬樓梯……等的樂趣。聽聽他們減少食量的經驗,也可以幫助你改掉飲食過量的習慣。
戒煙成功的人也會談到戒酒之後交到的新朋友,以及如何重新得到老友的情誼。他們談到家人如何重回他的懷抱、事業如何重新出發、如何重新得到自尊、恢複社交生活……時,你會經常熱淚盈眶。
許多人戒除壞習慣的方法,和當初染上壞習慣的方法完全一樣——多“接近”有積極人生目標及樂觀態度的人。有許多人千方百計想要改掉壞習慣,始終沒有成功,最後卻在戒酒中心、戒賭或減肥成功的過來人當中,聽到種種成功的經驗談,得到真誠的關切,身邊的環境充滿積極、熱忱、鼓勵,成效當然相當可觀。這就是我一再強調的——朋友對個人的習慣有絕大的影響力。
另外還有兩個因素在戒酒中心具有舉足輕重的力量。第一,酗酒者深知自己無法改掉酗酒的毛病,必須靠外力的幫助。隻要肯承認自己需要幫助,就已經踏上了解決問題之道。
第二,酗酒者必須了解,無論當初有什麼借口開始酗酒,承受惡果的都隻有他一個人。隻要他能了解並為自己的行為負起所有責任,就已經向戒除壞習慣邁進了一大步。
通常,如果當初染上壞習慣的借口已經不存在,也可以點醒當事人。例如,當初為了缺少安全感或得到同事接納,才開始抽煙、罵髒話、賭博、吸毒……,但是同事壓力已經不複存在。體會到這一點之後,加上已經建立起健康的自我形象,當事人就不再需要依賴這些壞習慣了。
戒除壞習慣的另外一個辦法是“替代”。
真正說起來,並沒有所謂“戒除”壞習慣,隻是用好習慣“替代”壞習慣。戒酒者用樂觀、忠心的朋友和積極、鼓勵的環境,取代原先消極的朋友和沉悶的環境。在心理上來說,改掉壞習慣之後,需要有新的活動及習慣來填補空虛。酗酒者看到戒酒成功者在生活上種種令人振奮的改變,自然會立下新目標,也可以“預見”自己達成目標之後的新生活。
壞習慣主要是源於內心的需求,所以要多看書、多聽演講,用健康、養好、有鼓勵作用的觀念填滿心靈。一旦心裏充滿積極思想,渴望擁有長久的成功及快樂,就沒有多餘的空間容納壞習慣。換句話說,不要就某項(些)壞習慣鑽牛角,要多培養成熟的智慧,讓心中充滿積極思想。
當然,停止壞習慣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本不要開始。隻要不抽第一口煙,不喝第一口酒,不說第一個謊言,就永遠不必為後來所養成的壞習慣苦惱。
如果你已經染上壞習慣,一定很想知道如何戒除。在個人無法達成目標的情況下,熱要求助於外力。這時候,信仰往往能發揮很大的力量。戒除中心也是不錯的選擇。但是如果你選擇第二種方式,就必須謹慎選擇,以免事倍功半。
曾經談到早晨起床的步驟。這是很好的習慣,剛開始並不容易實行,必須勉強自己去做。幾天之後,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甚至趣味十足。持之以恒地做二十一天,好習慣就養成了。你會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裏,變得快樂、積極、充滿熱忱。仔細觀察別人的好習慣,設法培養,生活就會增加許多趣味。
也曾仔細探討設定目標的過程,提到我開始跑步計劃時相當困難,我一天天強迫自己跑,跑得非常辛苦。但是過了幾個星期、幾個月,我漸漸覺得輕鬆自如,體驗到收獲的喜悅。現在,如果因為環境的關係偶爾無法跑步,我反而會感到不快樂。
跑步的習慣和所有好習慣一樣不易培養,但是一旦養成,就會感到樂在其中。
儲蓄也是好習慣。剛開始,你必須強迫自己付帳單之前先付一些錢給自己。不論你有多少收入,都必須先為自己和將來存一部分錢。戶頭裏的錢日益增加,你也會感到越來越快樂。不久,這個好習慣就會深植在你體內,成為你的一部分了。
不錯,儲蓄的確是一種好習慣,不過開始時你必須緊緊抓牢它,不要找任何藉口“暫時停止”存錢。多年來,我在密西西比州亞如城的第一位老板告訴我,每星期減少十分之一的開支,絕對可以照常活下去。
他的另外一段話也很有道理:存錢的習慣可以代表一個人的個性。如果你目前的收入存不了錢,將來的收入也一樣存不了錢。
所有“成功哲學家”都同意,如果不能按時存錢,一輩子都發不了財。時運來臨時,事實上要有錢配合才行。能夠克製自己,犧牲眼前的享樂,才能達成明日的目標。
微笑也是一種習慣,有人不喜歡虛偽的笑容,但是虛偽的笑容畢竟勝於真實的怒容,不是嗎?隻要多展現笑容,養成習慣,自然就不再虛偽了。記住,我們不是因為快樂而笑,是因為笑而感到快樂。
此外,你怎麼對待人,別人就怎麼對待你,所以你必須對別人微笑,別人才會對你微笑。如果你對別人咆哮,別人就會對你報以咆哮。
對配偶樂觀、關心或上教堂也都是好習慣。值得高興的是,好習慣都有好朋友為伴。養成一個好習慣,就會得到另一種附加的好習慣。例如存錢可以增加你的安全感,使你的自信增加,你就會對人更和氣、更友善。
習慣對人的影響實在太大了,它可以造就我們,也可以毀滅我們。如果你希望自己快樂、健康、有禮貌、成功,開始選擇習慣的時候就要多用心。養成某種習慣之後,就由習慣來塑造我們。有句話說得好:個性是由日積月累的各種習慣組合成的。每一種習慣起初都來自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滴水穿石的力量卻非同小可。
有人認為快樂與成功不是目的,而是整個人生的過程。
生命中充滿了各種令人興奮的事,每邁出一步,就會感受到接受目標的喜悅,從而加快腳步。現在我們已經踏上了成功階梯的第四步,很高興你還在繼續努力,加油吧!第七章為自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