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心態與命運1
第一章:揭開心態神秘麵紗
引導行為的心態
如果一個人決心獲得某種成功,那麼他就能得到這種成功。這就是心態產生的力量。
心態可以說是發生在我們體內幾百萬條神經作用的結果,也就是說,在任何時間內的感受。我們大部分的心態都是直覺的。對於跟自己有關事物所做的反應,就叫做心態,可能會是進取的、有為的,也可能是頹喪的、受抑製的,但是很少有人想刻意地去控製它。在追求人生目標上,會有成功與失敗兩種結果,差別就在於自己處於什麼樣的心態上。
人生所追求的,大半會和心態有些連帶關係。列張表,把你所求的寫上去。你想要愛情嗎?好,渴望愛情就是一種心態,是當我們從周圍得到某些刺激,就把訊號送到腦部,因而產生的感覺和狀態。至於自信、尊敬,也都是從我們內心產生的狀態。或許,你想有錢,其實你根本就不在乎金錢的多少,你要的是金錢所能帶來的愛情、自信、無拘無束以及其他。所以追求愛情、追求快樂、追求主宰自己人生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引導和掌握自己的心態。
要引導心態,做出你期望結果的第一個要訣,就是要知道如何運用頭腦。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它運作的方法,是如何產生心態的。千百年來,人類就對各種情緒改變所造成的結果感到好奇,曾經嚐試過禁食、藥物、儀式、音樂、性愛、食物、催眠等實驗,發現各有成效,也各有限製。
所有的行為都是發自心態的結果,那麼當我們處在進取和頹喪兩種不同心態時,自然會有不同的信息傳送和行為表達了。接著要問,是什麼造成我們的心態變化?有兩個主要的構成因素,第一是內心;第二就是我們生理狀態的狀況和活動。
每天在你周圍發生不同的情況,你是用什麼角度來看?如何來看?你對自己怎麼說?如何說話?都會產生不同的心態,做出不同的行為來。例如:當你的愛人晚回家,你是怎麼對待他的?這時你的行為幾乎全看你的心態而定,而你的心態又決定於內心是如何來看待他遲歸的理由。
如果在他還沒到家前,你一直想到的是對方發生了一場車禍、全身是血、人死了或躺在醫院裏的情景時,突然你聽到門口的腳步聲,或許會喜極而泣,或許會舒一口氣,或許給對方一個熱情的擁抱,或許問其究竟。這些行為是出自於關懷的心態。然而,你若幻想著你的愛人是因為有了婚外情,或者你一再地告訴自己,對方的遲歸是認為你的時間、感受對他不重要,那麼當對方到家時,你就會用截然不同的方式對待。於是,出自於憤怒和被利用的心態,就產生了另一種行為。
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麼原因讓甲某能以關懷的心態來看這些事,而乙某卻不能,反倒產生不信任和憤怒的心態?或許父母或他人曾有相同的遭遇,其采取的反應對我們所造成的影響。例如,當你還是個孩子時,隻要爸爸一遲歸,媽媽就必然擔憂,其影響結果是你用擔憂的方式來看許多事情。如果你媽媽告訴你,她是如何地不信任你爸爸,那麼你就有可能學會那種模式。因此,我們的信心、態度、信念和過去的經驗,都會影響我們對別人的看法,做出相應的行為來。
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和更有力的因素,影響我們對周圍的認識和觀感,那就是我們生理狀態的狀況和活動方式。這包括肌肉的牽引、飲食習慣、呼吸方式、肢體活動以及全身各種的生化作用,這對我們的心態有很大的影響。
內心儲憶和生理狀態的運作是兩環相扣、相互影響,也就是說一方受到外來影響,另一方就會自動地受到影響。因此,若要改變心態,就需同時改變內心儲憶和生理狀態。例如,當你的愛人、或小孩快到家之前,你的生理處於舒適狀態,這時他們回來晚了,你會認為他們是被交通耽擱了;但是,如果你的生理因某些原因而造成肌肉緊張、極度疲乏,或感到疼痛、血糖偏低時,你就會傾向於用負麵想法的信息自動控製自己。
不知你可否同意,當你神清氣爽或身心疲憊時,對周圍會有不同的感受?是不是身體好壞會自然地影響你對周圍的看法和做法?是不是內心覺得做得不易或煩躁時,你的肌肉就隨之繃緊?由此可見,內心儲憶和生理狀態是不斷地交互影響地造成你心態的變化,從而使你做出各種不同的行為。
因此,若要能控製並引導我們的行為,就得先控製和引導自己的心態;若要控製我們的心態,就必須控製且刻意地引導自己的內心儲憶和生理狀態。就假想你在任何時候都能100%地控製自己的心態吧!
心態影響行為
我們的腦子曾經通過過濾而保留不時所需或未來用得著的資料,而有意地忽略掉其餘的資料。
這種過濾過程說明了為何人類有這麼多記憶。因此對同一件交通事故,兩個人會有完全不同的論點,甲可能強調他所看見的,而乙卻強調他所聽到的,彼此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他們也可能從一開始,便用不同的生理感覺器官去記憶這件事故。例如甲有著極佳的視力,而乙卻視力不佳,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雙方的看法迥然不同。這種差異的認識和內心儲憶就會進入記憶成為新的過濾器,讓這二人去體驗未來。
實際上那就是“地圖顯示的不是確實的疆域”即它所顯示的不是真正的疆域,正確地說“它是根據不同用途而提供類似的疆域框架”。這句話用之於人,意思說是人的內心記憶不是事物的真相,而是經過各人獨有的信心、態度、信念和稱之為性格模式的過濾後,所顯示的內容。這或許就是為什麼愛因斯坦曾說過:“任何想在真理與知識的大海裏樹立個人權威的人,必為眾神的嘲笑聲所淹沒。”
既然一切事物的相貌,是顯示自己內心的記憶,那麼我們何不用鼓舞自己及旁人的方法?如果想成功地做到,那就有賴於能始終不悖地形成積極心態的記憶管理。有許多時候,你該費心注意某些事情,可別隻看到消極的一麵,造成沮喪、受挫或不悅的心態,而要傾全力注意積極的一麵。不論四周環境多麼惡劣,用積極進取的心態來麵對。
有人能發揮潛能,能成功,是因為他能始終維持積極的心態。這就是成敗的差異。人生是好是壞,不由命運來決定,而是由你的心態來決定,我們可以用積極心態來看事情,也可以用消極心態。花點時間想一想,如果你一直是處於無所不能的心態時會怎樣?
如果現在叫你放下本書,走過一個熾熱的火堆,你一定不會聽命行事。因為你還不具備過火的信心,也未擁有能過火的肯定感覺和心態,所以當別人要你過火時,你還沒進入能幫你過火的心態。
怎樣去排除恐懼和束縛因素,以一種能鼓舞他們身體力行並帶來新效果的方式,改變人們的心態和行為?
過火隻是要把人們原先的畏懼,轉換為知道能行的過程,從此他們就能把自己置於完全進取的狀態,進而做出原先認為不可能的事情和結果來。
如果幫助你在內心形成一個“我可以走過那個火堆”的全新記憶,那麼原先認為的不可能,隻是內心的限製,而其他諸多的不可能,是不是就極有可能?知道心態的力量是一回事,但付諸行動又是另一回事,一旦自己改變一下記憶方式,就能充滿自信,采取奏效的行動。
現在我們知道了,產生你期望結果的關鍵在於你記憶的方式,能否讓你處於進取心態,鼓舞你嚐試各種方法以達成期望的結果。如果你達不到這種心態,那通常是你根本就沒有期望達到,或者頂多是用一種意興闌珊、不冷不熱的態度所造成的。
如果你認為事情做起來不會順利,它就真是如此;如果你認為會順利,那麼在內心就會產生所需的力量,幫助你達成預期目標。當然,即使是最積極的心態,也不會保證必定成功,但是當我們有適當的心態,就會最大可能地去善用所擁有的一切。
心態激發潛能
1990年日本最暢銷的T恤印著:我們是第一!而美國最暢銷的T恤卻印著:未達水準,足以為傲。不幸的是,有些人還覺得這樣很好笑。我們認為這很可悲,它所顯示的無疑是一種消極心態。為什麼?因為,穿那種美國T恤的人極可能剛丟了飯碗。再者,應征工作的人若抱有此態度,就算不穿那件T恤,雇主見之也不大可能雇用他。
“不僅應征工作如此,人生也同樣如此”。這是由作家兼演說家的海利所提供的一份資料表明的。海利曾指出合法移民美國的人成為百萬富翁的幾率,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的4倍。而且不管是黑人、白人或任何種族的人,不論男女,全無例外。下麵的這個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
1992年7月10日,星期五,下午2時48分。美國航空公司874班機上來了4位奇怪的客人,她們是一位母親和3個小女孩。這可能是她們頭一次搭飛機。那位母親走在最前麵,一手抱著嬰兒,另一手牽著一個孩子,她們迅速地朝機尾方向走去。
另一個大約4歲的孩子走在最後麵,落後了好幾步。她一登上飛機,就注意到她的正前方有個服務員在準備午餐。她在走道上停下腳步,彎著她的兩雙腿,手放在膝上,對著迅速搬進餐盒的兩名服務員,專心地望了好一會兒。然後慢慢轉過頭去,看著左側的機艙。可以看出,她對眼前所見的一幕——三個身穿製服、肩上有好幾杠的人物,極感興趣。在她麵前的是兩根控製杆、兩個機輪、無數的燈光,以及她以前從未見到的許多電子儀器。
她聚精會神地凝望了好一陣子,然後慢慢轉過頭來,兩隻藍色眼睛睜得又大又圓。在她麵前出現了一道長長的機峰,全部座位同時都空著沒人坐,她可以一眼由機頭望到機尾。當她從長長的走道望過去時,口中吐出了兩個字眼:“天啊!”
合法移民來到美國,說的也正是這句話。眼前的一切著實令他們難以置信。大部分情況下,他們所見到的是無法想象的美麗、豪華與遍地的機會。他們以“天啊”的積極心態麵對一切。他們驚訝地看著報上數不清的求才廣告,然後馬不停蹄地四處應征,找來一份工作。他們知道自己賺的是最低薪資,但美國的最低薪資和其他國家比起來,已是最高薪資。典型的移民在生活上都力求簡單便宜,若有需要,還會找到兩份工作。他們做起事來格外勤奮,開支尤為節儉,所有錢都存下來。
擺在他們麵前的,是在全球首強國度生活、工作、成長、尋求成功的機會。且毫無例外的,幾乎每個人都衷心感謝美國以及它所提供的機會。
所羅門說得好:“勤奮者必能致富。”百萬富翁與一般人的最大差異就在於有無奮發的心態。有了那種心態,便會工作得勤勉。
移民成為百萬富翁的機率之所以是非移民的4倍,是因為他們來美之際都抱著一種希望、興奮及感恩的心態。
不幸的是,許多美國人一早起床,環顧四周,他不說“天啊!”,反而不屑地吐出一句:“有什麼了不起!”一心想白吃午餐,或是一夕致富。好吧!朋友,在這裏要告訴你的是,這樣的生活態度在這個國度裏,的確是成不了什麼大事。
我們應該立刻保持那位4歲小女孩或成千上萬移民的心態,然後說出:“天啊!”不但如此,他還指出,將這個心態運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可使人生無限豐富。
積極的心態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工具,如果你認為你自己能夠發揮潛能,它能使你產生錯覺,從而使你如願以償。體壇名將就是這樣做的。
一名作為世界級冠軍的射手,舉起他的弓,眼睛鎖定30碼外的靶心。此時此刻,心無旁騖,除了紅心以外,沒有任何事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他拉緊了弦,眼睛注視目標,沉靜而迅速地掃視一遍自己的身體及心理狀態,若感覺有一點兒不對,他就放下弓,放鬆,再重新拉一次。假如一切都檢視無誤,他隻要瞄準靶心,放心地讓箭飛出去,就有信心它會正中紅心。
這種冷靜的信心、十足的狀態,是否僅為體壇的超級巨星所持有,倒也不盡然。隻是當體壇明星處於這種最佳競技心態時,他才可能贏得勝利。而當他心態不佳時,則一掃平日的威風,會輸給名不見經傳的小字輩。同樣,即使一位平時成績平平的運動員,當他處於最佳心態時,他就可能幹出驚人的成就,打敗那些狀態不佳的明星們。這種狀態即心態在事實上是人人都有的,你或許有些經曆而不自知。
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都是射手,都想在生活中一射而中,假想我們鍛煉肌肉神經係統,將箭射向靶心,為什麼我們不能每次都如願呢?
這到底是怎麼啦?我們又沒改變,應該是一如既往才對,怎麼會前一會兒還眉開眼笑,後一陣子就哭喪著臉?為什麼連一流的運動員都會有得心應手之後,連著多日投不進一球、擊不出一次全壘打的情形?
差別就在於我們處於不同的心態。在積極進取狀態(即積極心態)時,有自信、自愛、堅強、快樂、興奮,讓你的能力源源湧出。在癱瘓狀態(即消極心態)時,有多疑、沮喪、恐懼、焦慮、悲傷、受挫,使你渾身無勁。就是這樣,我們每個人在好壞狀態之間進進出出。你可曾有過進了一家餐廳,女招待不耐煩地說:“要什麼!”的經驗?你認為她一直是這副臉色嗎?有可能是她的生活困頓,使她有這副態度;但更可能是她忙了一整天去招呼客人,再加上幾個客人未賞小費。其實她人並不壞,隻不過是處在頹喪的心情罷了。如果你能改變她的心態,就能改變她的態度。
我們的身心狀態可說是受製於神經係統中,千百萬神經活動的總和結果。這些活動乃是各種感覺器官將所測得的外界資料在腦中處理的過程。我們對於大部分身心狀態是怎麼發生的並不知道,因為當我們一接到各樣的事情,就會立即有相對的狀態產生,這個狀態可能是消極無力的也可能是積極奮發的,隻是大部分的人不知道如何控製這些狀態的發生。
你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突然記不起一位熟悉朋友的姓名?或者一時忘了某個字的筆畫?怎麼會有這樣的現象?你明明知道那個朋友的姓名,也知道那個字該怎麼寫,可就是當時記不起來了,難道說你笨嗎?當然不是,那隻是你當時處在笨的狀態罷了。
事情做得好壞的差別不是有沒有能力,而得看當時身心所處的狀態(即心態)。你可以有馬華·柯林斯的勇氣和毅力、也可以有舞王佛雷·亞斯坦的典雅、更可以有諾蘭·雷恩的體力和耐力以及有愛因斯坦的聰明和才智,然而若是你一直使自己的身心處在“低落”狀態的話,就永遠別想能夠有發揮潛能的一天。若是你知道如何進入積極狀態的奧秘,那麼就必然能做出你意料之外的成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