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正確的思考方法(1 / 3)

第三章 正確的思考方法

第一節 培養正確的思考方法

你最好在心理上做個準備,使自己了解,要成為一個思想方法正確的人,必須具備頑強堅定的性格。思想方法正確,有時會受到某種力量的暫時性懲罰,對於這一事實,毋須否認,但是,由於思想方法正確所獲得的補償性報酬,整個合計起來,將是如此大,因此,你將會很樂意接受這項懲罰。

埃瑪·蓋茨博士能夠把這個世界變成更理想的生活所在,全靠創造性的思考。蓋茨博士是美國的大教育家、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家和發明家,他一生中在各種藝術和科學上做了許多發明,有許多發現。

蓋茨博士的個人生活證實,他鍛煉腦力和體力的方法可以培養健康的身體並促進心智的靈活。

拿破侖·希爾曾帶著介紹信前往蓋茨博士的實驗室去見他。當希爾到達時,蓋茨博士的秘書告訴他說:“很抱歉,……這時候我不能打擾蓋茨博士。”

“要過多久才能見到他呢?”希爾問。“我不知道,恐怕要3小時。”她回答。“請你告訴我為什麼不能打擾他好嗎?”她遲疑了一下然後說:“他正在靜坐冥想。”

希爾忍不住笑了:“那是什麼意思啊——靜坐冥想?”

她笑了一下說:“最好還是請蓋茨博士自己來解釋吧。我真的不知道要多久,如果你願意等,我們很歡迎;如果你想以後再來,我可以留意,看看能不能幫你約一個時間。”

希爾決定要等,這個決定真值得。下麵是希爾所說的經過情形:

“當蓋茨博士終於走進房間裏時,他的秘書給我們介紹,我開玩笑地把他秘書所說的話告訴他,在他看過介紹信以後高興地說:“你不想看看我靜坐冥想的地方,並且了解我怎麼做嗎?”

於是他領我到了一個隔音的房間去,這個房間裏唯一的家具是一張簡樸的桌子和一把椅子,桌子上放著幾本白紙簿,幾支鉛筆以及一個可以開關電燈的按鈕。

在我們談話中,蓋茨博士說他遇到困難而百思不解時,就走到這個房間來,關上房門坐下,熄滅燈光,讓全副心思進入深沉的集中狀態。他就這樣運用“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要求自己的潛意識給他一個解答,不論什麼都可以。有時候,靈感似乎遲遲不來;有時候似乎一下子就湧進他的腦海;更有些時候,至少得花上兩小時那麼長的時間才出現。等到念頭開始澄明清晰起來,他立即開燈把它記下。”

埃瑪·蓋茨博士曾經把別的發明家努力過卻沒有成功的發明重新研究,使它盡善盡美,因而獲得了200多種專利權。他就是能夠加上那些欠缺的部分——另外的一點東西。

蓋茨博士特別安排時間來集中心神思索,尋找另外一點。“另外一點”他很清楚自己要什麼,並立即采取行動。因而他獲得了成功。

由此看來,正確的思考方法具有巨大的威力。那麼怎樣才能養成正確的思考方法呢?

拿破侖·希爾告訴我們,首先要培養注意重點的習慣。其次要看清事實;尊重真理;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另外還要善於投資,要有建設性的思想。

一、培養注意重點的習慣

正確的思想方法包含了兩項基礎。第一,必須把事實和純粹的資料分開。第二,必須把事實分成兩種: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或是,有關係的和沒有關係的。

在達成你的主要目標的過程中,你所能使用的所有事實都是重要而有密切關係的;你所不能使用的則是不重要及沒有重大關係的。某些人因為疏忽而造成了這種現象:機會與能力相差無幾的人所作出的成就卻大不一樣。你可能因此猜測這其中的原因。

隻要你勤於去尋找研究,你將會發現,那些成就大的人都已經培養出一種習慣,把影響到他們工作的重要事實全部綜合起來加以使用。這樣一來,他們也許比起一般人來會工作得更為輕鬆愉快。由於他們已經懂得秘訣,知道如何從不重要的事實中抽出重要的事實,因此,他們等於已為自己的杠杆找到了一個支點,隻要用小指頭輕輕一撥,就能移動你即使以整個身體的重量也無法移動的沉重工作分量。

一個人若能養成把其注意力移轉到重要事實上的習慣,並根據這些重要事實來建造他的成功殿堂,那他就已為自己獲得了一種強大的力量,可以比作是一下子可以擊出10噸力量的大鐵錘,而不是隻有一磅力量的小鐵錘。為了使你能夠了解分辨事實與純粹資料的重要性,拿破侖·希爾建議你去研究那些聽到什麼就做什麼的人。這種人很容易受到謠言的影響,這種人對於他們在報上所看到的所有消息全盤接受,而不會加以分析,他們對別人的判斷,則是根據這些人的敵人、競爭者及同時代的人的評語來決定。從你相識的朋友當中,找出這樣的一個人,在討論這一主題期間,把他當作是你的一個例子。注意,這種人一開口說話時,通常都是這樣說:“我從報上看到”,或者是“他們說”。思想方法正確的人都知道,報紙的報道並不是一向正確的,他也知道,“他們說”的內容通常都是不正確的消息多過正確的消息。如果你尚未超越“我從報上看到”和“他們說”的層次,那麼,你必須十分努力,才能成為一個思想方法正確的人。當然,很多真理與事實,都是包含在閑談與新聞報道中。但是,思想方法正確的人並不會把他所看到的以及所聽到的全部接受下來。

二、看清事實才能思想方法正確

在法律程序的領域中,有一項被稱之為“證據法”的原則,這項法律的目的就是取得事實。任何法官都可以把案子處理得對一切有關係的人都同樣公平,隻要他能根據事實來作判決;但他也可能冤枉了無辜的人,隻要他故意回避這項“證據法”,根據道聽途說的消息來作判決或結論。

“證據法”根據它所使用的對象與環境,而有所不同。在缺乏你所知道的事實時,如果你能夠假設,在你眼前的證據中,隻有那些既能增進你自己的利益,但又不會對任何人造成損害的證據,才是以事實為基礎的證據。你隻要以這一部分的證據去判斷,就不會出錯。但是目前的狀況是,有許多人錯誤地——他自己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把事情的利害關係當作事實。他們願意做一件事,或是不願意做的一件事,唯一的原因是能否滿足自己的利益,而未曾考慮到是否會妨礙到其他人的權益。

不管多麼令人感到遺憾,這仍然是事實。今天大多數人的想法,是以利害關係為唯一的基礎。在事情對他們有利時,他們表現得很“誠實”,但當事情對他們似乎不利時,他們就會不誠實,還會為他們的不誠實找到無數的理由。

思想方法正確的人定了一套標準來指引自己,他時時遵從這套標準,不管這套標準能否立即為他帶來利益,或是偶爾還會帶給他不利的情況。因為他知道,到最後,這項政策終將使他達到成功的最高峰,使他最後達到生命中的明確而主要的目標。他充分了解,在下麵這段哲學家格勞秀斯所提到的格言具有充分正確性:

“人類的事物都是在一個輪子上旋轉,由於這種特殊的設計,因此沒有任何人能夠永遠保持幸福。”

你最好在心理上做個準備,使自己了解,要想成為一個思想方法正確的人,必須具備頑強堅定的性格。

思想方法正確,有時會受到某種力量的暫時性懲罰,對於此一事實,毋須否認。但是,同樣的,由於思想方法正確所將獲得的補償性報酬,整個合計來說,是如此的龐大,因此,你將會很樂意地接受這項懲罰。

在追求事實的過程中,經常需要借鑒他人的知識與經驗,用這種途徑收集事實之後,必須很小心地檢查它所提供的證據,以及提供證據的人。而當證據的性質影響到提供證據的證人的利益時,我們有理由要更加詳細審查這些證據,因為,和他們所提出的證據有關係的證人,通常會向誘惑屈服,而對證據予以掩飾或改造,以保護這項利益。

三、隻有真理才永垂不朽

在你成為一個思想方法正確者之前,你必須知道並諒解這一事實,即無論在什麼行業,當一個人擔任領導職務時,反對者就開始散布“謠言”,傳播閑話,對他展開攻擊。

不管一個人的品行多麼好,也不管他對這個世界有多麼卓越的貢獻,都無法逃過這些人的攻擊,因為這些人喜歡破壞而不喜歡建設。林肯的政敵散布謠言說他和一名黑人女人同居。華盛頓的政敵也散布類似的謠言。由於林肯和華盛頓都是南方人,因此製造這些謠言的人也就認為,這是他們所能想象出來的最合適及最有破壞力的謠言。

當威爾遜總統從巴黎回到美國時,他帶回了終止戰爭及解決國際糾紛的最有效計劃,但是除了思想方法正確者之外,所有的人受到“道聽途說”報道的影響,全都認為他是尼祿(暴君)與猶大(出賣朋友者)的綜合體。

造謠者殺害了威爾遜——用惡毒的謠言。他們對待林肯也同樣,而且態度更為可怕——鼓動一名狂熱分子以一顆子彈提早結束了林肯的生命。

思想方法正確者必須防範閑言閑語攻擊的,並不隻是在政治界。一個人隻要開始在工商業界揚名,這些閑言閑語馬上就會開始出現。如果某人所做的捕鼠器比他的鄰居所做的要好得多,那麼,全世界的人都會湧到他家門口向他道賀,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在這些前來道賀的人群當中,卻有一些人並不是來道賀的,而是前來譴責及破壞他的名聲。已故的“國家收銀機公司”總裁派特森,就是最著名的一個例子。他所製造的收銀機勝過任何其他人,因此也就受到了無情的打擊。然而,在思想方法正確者看來,並沒有一絲一毫的證據可以支持派特森的競爭者所散播的惡毒謠言。

至於威爾遜和哈定,我們隻要看看林肯和華盛頓已經名垂青史,就可以知道,後人將如何看待他們了。隻有真理與事實能夠永垂不朽,其餘的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四、正確評價自己和他人

拿破侖·希爾認為,作為一個思想方法正確者,利用事實是你的權力,也是你的責任。

許多人之所以失敗、退卻,主要是,由於他的偏見與怨恨,使他低估了敵人或競爭者的優點。

一位思想方法正確者必須有點像一名優秀運動員——他必須很公正(至少對自己如此),能夠找出別人的優點與缺點,因為所有的人都是同時具有各種各不相同的優點與缺點的。

“我不相信我可以欺騙他人,因為我知道我不能欺騙我自己。”這句話可以做你的座右銘。

洛克菲勒先生有一項特別突出的長處,像一顆閃亮的星星般突出於他其餘的長處之上,那就是他堅持以事實作為他的商業哲學的基礎,並且他隻習慣於同與他終生事業有確實關係的事實打交道。有些人說,洛克菲勒先生有時對待他的競爭者並不公平。這種說法可能是真的,也可能不是(身為思想方法正確者,我們不願對這一點爭執不下)。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人(甚至連他的競爭者)指責洛克菲勒先生對他的對手的實力“輕易判斷”或“估計過低”。他不僅能一眼看出與他的事業有切身關係的事實,何時何地,隻要他一發現,他就能一眼看出來。而且,他還會主動去尋找它們,一直到把它們找出來為止。

一個人如果知道他是憑著事實工作,那麼,他在工作時將會產生自信心,這將使他不會躊躇或是等待。他事先就知道,他的努力將會帶來什麼結果。因此,他的工作效率比其他人高,成就也將勝過其他人;其他人則必須摸索前進,因為他們無法確定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否合乎事實。

五、建設性的思想能導致成功

以上我們談到了如何建立正確的思想方法。正確的思想方法再加上積極進取的精神,可以使一個人獲得偉大成就。反之,消極的、破壞性的心態則將毀掉所有的成功的可能性,如果繼續下去,它最後終將破壞你的健康。

這裏有一個驚人的資料,在所有病人當中,將近75%的病人患有“憂鬱症”。這是一種不正常的心態,會引起對自己健康的無謂煩惱。

用清楚易懂的話來說,“憂鬱症患者”就是指,一個人相信他自己正患上某種想象中的疾病。而且,通常這些可憐蟲都相信,隻要是他們所聽到過名稱的每一種疾病,他們全都染上了。“憂鬱症”是所有不正常症狀的開端。下麵是拿破侖·希爾述說的一件事:

“如果我妻子死了,我將不相信有上帝存在。

“N的妻子得了肺炎,當我趕到他家中時,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上麵的那句。她請我來,是因為醫生已經對她說,她活不了了。她把丈夫和兩個兒子叫到床邊,向他們道別。然後,她請求把我——她的教區牧師——找來。我趕到她家裏之後,發現那位做丈夫的在前廳中啜泣,兩個兒子則在盡量安慰他。我走進她房間時,她已經呼吸困難,護士告訴我說,她的情緒很低落。

“我很快就發現,這位N太太請我過來,原來是要拜托我在她死後,照顧她的兩個兒子。這時候,我對她說:‘你絕對不能放棄希望。你不會死的。你一向就是一位強壯而健康的婦人,我不相信上帝會要你去世,而把你的兒子托付給我或任何人。’

“我這樣向她談了很久,並作了一次祈禱,祈禱她早日康複,而不是進入天國。我告訴她,要對上帝有信心,以全部的意誌及力量來對抗每一種死亡思想。然後,我離開了她家。臨行前,我說:‘教堂禮拜結束後,我會再來看你,到時候,我將會發現,你比現在好得多了。’

“那天下午,我又去拜訪。她的丈夫麵帶微笑迎接我。他說,我早上一離開之後,他太太就把他和兒子們叫進房裏,說道:‘希爾博士說,我不會死;我將會康複,我現在真的好多了。’

“她真的康複了。她對自己的信心導致了她的康複。當然有些病例我們必須悲哀地加以承認,目前是無法治愈的。但有時候,像這個病例,如果意誌運用得當,將可以得救。隻要一息尚存,就有一些希望。人類意誌所能產生的力量是驚人的。”

這裏還有一個例子,說明憂鬱症的原因既可能是肉體上的,也可能是想象力脫出常軌的緣故。

史卓菲大夫曾經描述過一個婦人患有腫瘤的情形。他們把她放在手術台上,施以麻醉。這時,老天,她的腫瘤立即消失了,再也用不著進行手術了。但當她清醒後,那個腫瘤又回來了。醫生們這時才發現,她一直和一位真正患有腫瘤的親戚住在一起,她的想象力很豐富。因此想象她自己也患了腫瘤。她被再度放在手術台上,施以麻醉,在腹部中央綁上繃帶,使那個腫瘤不至於作人為性的恢複。當她蘇醒後,醫生告訴她,已經對她做了一次成功的手術,但她必須繼續綁幾天繃帶。她相信醫生們的話,當繃帶最後拿下來時,那個腫瘤並未出現。而事實上並未動過任何手術。她隻是從潛意識中除去了她患有腫瘤的想法。同時,由於她實際上並未真正生過腫瘤,當然,她就可以維持正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