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學會觀察(3 / 3)

你常有一種傾向要看到你所想要看到的東西。

“耳聞”不一定包含注意或應用。“傾聽”卻總是要做到這兩點。我們在這部《人人都能成功》中敦促你要傾聽信息。這就是說:你要精心注意到如何把這個原則和你的生活聯係起來,並且吸收它,使它成為你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也許你很想知道你如何能把下麵別人所應用過的原則聯係到你自己的生活中去。

杜邦公司的化學家卜蘭克博士作了一次實驗,但是失敗了。他在實驗後打開試管,觀察到這試管裏明顯地含有什麼東西,因此覺得奇怪。他問自己:“為什麼?”他不像別的人處在這種相似的情況下,會把試管扔掉。真的,他稱了稱這個試管,發覺它比同牌號、同型的試管要重些。卜蘭克博士又問自己:“為什麼?”

卜蘭克為他的幾個問題尋找答案,這樣他就發現了非常透明的塑料四氟乙烯,通稱為特氟綸。在某一個時期內,美國政府包銷了杜邦公司的全部產品。

當你見到什麼不懂的東西時,就問問你自己:“為什麼?”並更密切地觀察它。你可能獲得巨大的發現。

第三節 對自己提問題

對你自己或別人提出你感到疑惑的問題,可能使你獲得豐厚的報酬。這種方式曾經引導了世界最偉大的科學發現之一。

從前一個年輕的英國人在他的農場裏度假休息,他仰臥在一棵蘋果樹下,正想著問題,這時,一隻蘋果落到了地上。這個年輕人是一位學習高等數學的學生。

“蘋果為什麼會落到地上呢?”他問他自己。地球會吸引蘋果嗎?蘋果會吸引地球嗎?它們會互相吸引嗎?這裏麵包含著什麼普遍原理呢?

這個年輕人就是牛頓。他用思考的力量,獲得了一項極其重要的發現。從心理上進行觀察就是思考。通過思考,他找到了答案:地球和蘋果互相吸引,物質吸引物質的定律可以適用於整個宇宙。

牛頓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

牛頓是向他自己提出問題,另一個人卻向專家征求建議。但他們都成功了。

1869年在日本,禦木本小吉的父親———一個鄉村製麵條工———生病了,不能工作了。這時禦木本隻有11歲,他不得不繼承父業,當鄉村麵條工。這個少年要奉養他的雙親,6個兄弟和3個姊妹,每天除去做麵條外,還必須出售麵條。這證明他不僅是一個能幹的生產者,還是一名優秀的售貨員。

禦木本以前曾向一位家庭教師———一位武士學習過。武士曾教導他說:

“真正忠誠的模範包括親切的行動和對他的同胞的熱愛,絕非僅僅死記形式上的祈禱文。”

禦木本有了這種積極行動的、基本的積極心態的哲學,就成了一位實業家。他養成了把自己的想法轉變成現實的習慣。

他在20歲時愛上了一位武士的女兒。這個年輕人深知他未來的嶽父不會願意讓自己的女兒同一個製麵條的工人結婚。因此,他就激勵自己要和對方的身份相稱。他改換了他的職業,成了一位珍珠商人。

像世界上許多取得了成就的人一樣,禦木本不斷地尋求能夠幫助他從事新活動的特殊知識。他像現代大工業家們一樣,向大學尋求知識。水倉芳吉教授告訴他一種尚未被證實過的關於自然定律的理論。

這位教授說:“當外界的一種物體,比如一粒沙子,黏到牡蠣的體內時,就會形成了一顆珍珠。如果外界的物體不殺死牡蠣,牡蠣就以一種分泌物包住這個物體,這種分泌物就會在牡蠣的殼內形成珍珠母。”

禦木本的熱情燃燒起來了!他立即向自己提出一個問題:“我能飼養牡蠣,然後仔細地放一個微小的外界物體到牡蠣的體內,讓它自然形成嗎?”他簡直迫不及待地要得到這個問題答案。

禦木本首先根據向那位大學教授學到的知識去進行觀察,然後應用他的想象力並進行創造性的思考。他認為如果所有的珍珠僅僅是當外界物體進入牡蠣體內時才能形成,他就能使用這一自然定律進行珍珠生產。他能把外界物體置於牡蠣體內,迫使牡蠣生產珍珠。他學會了觀察和行動,終於取得了成功。

現在,我們對禦木本生活的研究,在於說明他應用了所有17條成功原則。知識不能讓你成功,但是運用知識可以使你成功。行動起來!

當我們學習用新的眼光觀察事物時,我們心中所湧現的許多想法會讓人感覺異想天開。這些想法既能嚇倒我們,也會使我們獲得財富,如果我們照著它們行事的話。這兒有另一個關於珍珠的真實故事。這個故事的主人是一個美國青年,叫做哥爾德斯通。他向愛荷華州農民挨門逐戶推銷珠寶。

在經濟蕭條時期的一天,他獲悉日本人正在生產美麗的人工珍珠。這種人工珍珠比天然珍珠價格要低一些。

哥爾德斯通“看到了”一個好機會。他和他的妻子愛斯瑟不管蕭條時期的不景氣,變賣了所有的資產,動身到東京去。他們到達日本時,隻有不到1000美元,但他們有他們輝煌計劃和積極的心態。

他們夫婦會見了日本珍珠商協會主席喜田村先生。哥爾德斯通的目標很高,他告訴喜田村先生他想把日本人工培養的珍珠推銷到美國去的計劃,要求喜田村先生給予10萬美元的貸款。在經濟蕭條期,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然而,幾天以後,喜田村先生同意了這筆貸款。

哥爾德斯通夫婦回到美國以後,珍珠銷售得很好。他們很順利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幾年後他們決定建立自己的農場。在喜田村先生的幫助下,他們創建了這個農場。他們再一次看到了別人所未能看到的機會。但是有一個問題:實踐證明受到人工置入外物的牡蠣的死亡率高達50%以上。

“我們如何才能避免這個巨大的損失呢?”他們問自己。經過許多研究,哥爾德斯通夫婦開始將醫學用到牡蠣上。他們把牡蠣的外殼加以刮擦和洗淨,以減少牡蠣受感染的危險。“外科醫生”們用一種液體麻醉藥使牡蠣鬆弛,然後把一粒微小的蚌丸塞進牡蠣,作為逐漸形成珍珠的核心。他們再把這些牡蠣放置於一個籠子裏放回水中。每4個月檢查一次。透過這種技術,90%的牡蠣能夠存活,並能製造珍珠。

我們再一次看到了應用心理的洞察力以後所獲得的成功。觀察力比透過眼睛的視網膜接收光線的生理過程要複雜得多。它是對你看到的東西作出解釋,並把這種解釋實施到你的和別人的生活中去的一種技巧。

學會觀察將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機會。然而積極的心態會使你在更多的事情上取得成功。你還必須按照你所學到的知識展開行動。行動是至為重要的,因為隻有通過行動,你才能建功立業。

不要再等待了。請你閱讀下一章《建功立業的秘訣》,通過積極的心態,再登上一級成功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