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類首次踏上月球(1 / 2)

3.人類首次踏上月球

1969年7月16日,美國東部夏令時間上午9時32分,阿波羅11號登月火箭已穩穩地坐在了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空中心第39A發射台上。這個大火箭高110米,重2950噸,其頂端指揮艙內,有3位太空人正以極緊張的心情等待發射。

艙內左邊位置上是阿波羅11號的指揮官,38歲的阿姆斯壯,1962年成為太空人以前,是民航公司的試飛員。中間是38歲的空軍中校柯林斯,他將在登月小艇降落月球表麵及上升時,留在指揮艙內。右邊的座位上是空軍上校艾德林,39歲,依預定計劃,他將與阿姆斯壯一起降落月球表麵。

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巨型的火箭引擎被點燃,3500噸推力的火箭載著阿波羅11號太空船緩緩升空。阿波羅11號按照計劃先進入環繞地球的軌道,然後再噴射加速前往月球軌道。7月18日星期五,太空人進入名為“老鷹”的登月小艇內。在飛行期中,與老鷹為伴的是指揮艙“哥倫比亞”。

阿波羅11號在太空的旅行,進展非常順利,阿波羅太空人照阿波羅9號、10號已完成的順序采取行動。飛船降落引擎立刻點燃,登月小艇開始下降。7分鍾後登月小艇降至距月球上空6300米位置,距預定降落地差9公裏,他改用手操縱駕駛杆,在底下猙獰可怖的岩堆間尋找平坦地點,過了幾秒鍾,終於找到可讓登月小艇降落的平坦地麵。下午4時17分,太空人阿姆斯壯通過無線電何休斯頓報告“這裏是‘安靜的基地’,老鷹已平安登陸”。

阿波羅號平安降落月表,這是人類首次登陸月球,也是人類首次離開地球抵達其他天體。到目前為止,一切還算順利,然而阿姆斯壯和艾德林還有許多工作待完成,他們要離開月球表麵,還要回指揮艙,更要飛返地球。

太空人在月球上

圖17

1969年7月20日,星期日,晚10時56分,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成功地踏上了月球表麵。阿姆斯壯左腳踏在月球表麵時,說出一句名言:“這在個人來說隻是一小步,卻是全人類向前邁進的一大步!”18分鍾後艾德林也踏上月球。

試走兩三步後,阿姆斯壯便開始進行科學性作業,給他完成作業的時間很短,隻有2小時13分鍾。艾德林將在月球表麵所需的各項工具,全部搬下來。

在月表停留期間,太空人所要完成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搜集月球表麵的岩石、土壤做實驗材料。

太空人又把內層管插入月球表麵5~8公分深的地方,在登月小艇四周不同地點收集物質,回小艇前最後的工作是用兩支長20~23公分的試管搜集未被登月小艇降落時的排氣所汙染的土壤。

太空人總共在月球表麵裝置了3項科學觀測儀器,一種是檢測月球震動的儀器,與地球表麵用來測量地震的地震儀相同。當登月小艇離開月球表麵時,這個儀器裝置感應了引擎的聲響,在小艇離開數分鍾後,立刻通知地麵科學家適才有震動發生。

在月球表麵安裝的另一種儀器,是以溶解的矽做成的棱鏡,用100個棱鏡排列成60平方公分大的反射板裝置,使其麵向地球。當阿波羅11號結束飛行後,科學家從地麵發射鐳射光到月球上的反射板裝置,即可準確測量出月球與地球間的距離。使用鐳射光也可以精密測量出地表大陸塊移動的微妙情形。

第三種實驗是測量太陽風,太陽風不斷向各方向發射出粒子和氣體,人類曾經以環繞地球的無人衛星測量過太陽風。兩位太空人豎立一塊鋁箔,這塊鋁箔長1米、寬30公分,用來收集太陽所發射過來的稀有氣體,然後裝在特製的盒內,帶回地球作分析。

檢測人類在月球表麵的作業能力是太空人要做的另一項實驗。阿姆斯壯穿著84公斤重的太空裝,在月表活動,卻很輕鬆,溫度的差別也很大,陽光可及的地方溫度為115℃~120℃,陽光照不到的地方溫度則在-100℃,而阿姆斯壯卻覺得很舒適。艾德林也嚐試了各種不同的走路方式,其中包括“袋鼠跳躍”,結論是普通走法和袋鼠跳躍法最為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