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歲這年,爸爸帶著丘吉爾去巴黎旅行。
巴黎可真漂亮啊!與倫敦相比,巴黎更加華麗、優雅,更加時髦。而且睛朗的天空讓一切都顯得生機勃勃。
丘吉爾立刻喜歡上了這座浪漫的城市。他坐著馬車,在大街上轉來轉去,總也逛不夠。
巴黎街頭有許多美麗的雕塑,有一個雕塑讓丘吉爾特別感興趣。
那是一位武士,英姿勃勃地騎在馬上,左手拿著盾牌,右手揮著寶劍,一副要去衝鋒陷陣的架勢。奇怪的是,那好像是個十八九歲的女孩子。
“爸爸,你看那個雕塑。”丘吉爾忍不住問爸爸,“那個武士怎麼是個女孩子?”
“那是聖女貞德的像。”爸爸回答說。
“聖女貞德是誰呀?”
“這可是很久以前的故事了。”爸爸看了看好奇的溫斯頓,說,“貞德是法國東北部香檳與洛林交界處東雷村的牧羊女,童年時代就目睹了英國侵略者的種種暴行。由於受到民族意識和勤王思想的影響,貞德姑娘挺身而出,毅然參加了抗英鬥爭。”接著,爸爸給他講起了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
15世紀時,英國和法國之間進行的那場百年戰爭。有一段時間,英國軍隊獲勝,占領了法國北部,包圍了戰略要地奧爾良城。
就在英軍入侵的危急時刻,貞德女扮男裝,投奔尚未加冕的王太子查理。她來到沃古勒爾城,見到城防司令波德梨庫爾的第一句話便是:“上帝派我來拯救法蘭西,為查理太子加冕。”於是,波德梨庫爾派兵護送貞德,前往王太子所在的中部小城什農。
經過長途跋涉,貞德終於見到了查理王子。她激動地對查理說:“給我武器,給我軍隊,我要立即去解救奧爾良城,把英國人從整個法國的土地上趕出去!”貞德的虔誠和單純,深深地打動了王太子,查理終於同意貞德的請求,授予她一麵王旗、一把寶劍和馬匹,還有部隊的武器裝備,讓她率領一支軍隊去解救奧爾良。
貞德姑娘手持寶劍,騎著白色的戰馬,率領七千名法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貞德的行動激起了法國人民的愛國熱情,當時流行的宗教信仰也使許多人堅信貞德的神聖使命。因此,大批群眾誌願參加她的隊伍。
貞德姑娘身先士卒,衝入敵陣,給士兵們以很大的精神鼓勵。她帶領法國軍隊裏應外合,兩麵夾擊,終於解除了奧爾良之圍,扭轉了整個戰局,成功地為奧爾良城解了圍,被人們稱為“奧爾良姑娘”。然後,她繼續率領法國軍隊,與英國軍隊作戰。
第二年,貞德姑娘在一次戰鬥中被俘了。英國組成宗教法庭,判決說她是個女巫,將她處以火刑,活活燒死。人們都很崇敬她,為了紀念貞德姑娘,人們稱她為“聖女”。
丘吉爾聽得入了迷。當他聽說貞德竟然被燒死時,眼淚忍不住流了下來。
爸爸問他:“溫斯頓,貞德是法國人的英雄,你可是個英國人啊!難道你不恨她嗎?”
“不,爸爸,她是為了祖國的自由而戰的,她是個聖女。我很尊敬她。”丘吉爾嚴肅地回答說。
他們父子倆特意買了一大束花,放在聖女貞德像前,丘吉爾還向她深深地鞠了個躬。
他們坐著馬車,繼續兜風,很快來到著名的協和廣場。
協和廣場上有許多紀念碑,是巴黎極富特色的旅遊景點。
一向注意觀察的丘吉爾又忍不住向爸爸提問題:“爸爸,為什麼有些紀念碑用布蓋著呢?”
爸爸耐心地給丘吉爾解釋:“那些是代表法國各省的紀念碑,每個省都有一個。有兩個省,阿爾薩斯和洛林,在上次戰爭時被德國奪走了,法國人很不高興,就把那兩個紀念碑用布蓋上。他們希望有一天把那兩個省奪回來,才讓紀念碑重見天日。”
晚上回到旅館,丘吉爾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他總是想,萬一英國被敵人的軍隊入侵,甚至一些城市被敵人奪走,那該多麼可怕呀!
他想,要是有敵人敢來打英國,我當然得去打仗了,哼,我才不讓人奪走英國的城市呢!
不過,要是像貞德一樣,被活活燒死,那可就太糟糕了。
丘吉爾想來想去,心裏亂糟糟的,又是激動,又有點害怕。
終於,他望著窗外皎潔的月亮,下定了決心:就算被燒死,也一定不讓人奪走英國一寸土地。
丘吉爾安下心來,終於甜甜地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