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認知上的紅綠指示 1.正視生理缺陷(1 / 2)

第一章 認知上的紅綠指示 1.正視生理缺陷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理的成熟,青少年的內心世界湧現出了許多“複雜”的事情。其中有一些認知上的偏差,會導致行為上的偏差,從而對未來產生彷徨之心。其實,隻要青少年能夠認識到一些心理的偏差,就會增強自己的信心,從而正確地麵對生活。

1.正視生理缺陷

生命一旦降生,就會變成一個既定的事實,或醜陋或漂亮,無從改變。然而,在這個世界上因為生理缺陷而引發極度自卑的青少年卻有很多。他們每天陷入自己給自己編織的自卑之網中無所適從,當然就會引發心理危機。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青少年由於某些生理缺陷的原因而產生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他人的心理狀態。如有的因生理上的缺陷(如殘疾、個子矮、其貌不揚),或者有口吃,或鄉土口音較重等原因,不願引人注意,凡事不多開口,遇事總愛往後退縮;有的因家庭不幸難以擺脫陰影,躲避人多繁雜的場合,甘願獨處等。其實,這些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如果這些心理不能得到及時的調整,就有可能造成悲劇。

生理自卑的表現形式

具有生理缺陷的青少年學生由於自身的生理缺陷,往往不能夠正確對待自己的社會地位,易產生自卑心理。這是他們最大的心理障礙。而自卑又容易使他們離群、孤立、喪失自信、缺乏榮譽感,外在表現則為憂鬱、悲觀、孤僻等。

其次,自卑一旦產生,就會使人變得性格內向,情感脆弱,體驗深刻,害怕當眾出醜;而這些消極的自我暗示則會抑製交往中的自信。在麵臨新環境時錯誤的衡量自己的能力,消極心理暗示造成的心理負擔限製了能力的發揮導致失敗。這種結果形成一種消極反饋,印證了自卑者的認識,使自卑感在內心根深蒂固。如此一來,具有生理缺陷的青少年學生就容易自我認識不足,對自己估計過低。他們常常通過別人的評價和與他人比較認識自己的長短優劣,性格內向的人往往願意接受較低評價,以己之短比人之長,同時反省自己,過度嚴格要求自己;但是卻越來越覺得自己不足,形成消極自我評價的惡性循環。這最終就導致了他們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降低,以至於在受到難以忍受的打擊時,他們再也無法肯定自己了。

很多有生理缺陷的青少年學生的自卑心理好像就是自己的“天性”似的,無法有效克服,於是自己就產生悲觀心理。其實,在現實生活及學習中,自卑者往往比較謙虛,善於體諒人,少與人爭名奪利;安分,為人處世小心謹慎,穩妥細致。而一般人都比較相信他們,樂於與之相處。而這些其實都是優點,生理缺陷者如果能認識到這些優點,就有利於自卑感的消除。

具有生理缺陷的青少年學生要學會多與他人交往。這樣,你就能夠感受他人的喜怒哀樂,心胸自然就會變得開闊起來。此外,通過與人的交往,可以傾吐心聲,了解他人的長處、短處,在比較中正確認識自己。通過與人交往,就可以看到許多人也像自己一樣在掙紮,在苦悶,與他們分享個人的生活經驗。這對促進自我轉變是有很大益處的。不要再把與他人比較作為衡量自信心的唯一標準,要學會自己跟自己比,隻要自己與過去相比有進步的地方,都值得高興。

小案例

張星出生於河北省一個普通農民家庭裏,在家排行第三,家裏有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張星自幼就得了小兒麻痹症,經過5年的診治,兩條腿最終還是留下了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