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中美日益成為利益攸關方,這是大勢所趨。如今中美貿易額已超過5000億美元,相互投資超過800億美元,而且據中美交流基金會最新研究報告預測,10年後,也就是2022年,中美兩國將成為彼此最大的貿易夥伴。美國對中國出口額將達4500多億美元,為美國創造超過250萬個就業機會。
在全球化與區域化迅猛交織發展的背景下,任何想排除中國的做法,都不合時宜,也難以成功。事實上,中國一直以改革開放來調適自身對國際體係的適應,並從參與者變成建設者,是現行國際體係的利益攸關方。
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路在何方
現在美國有這樣一種看法,即:“相互尊重”似乎就是“中國做什麼美國最好閉嘴”。其實,美國對中國的“說三道四”就是對中國的一種不尊重。
如何經營好中美關係是一大挑戰,需要創新思維,最主要部分即是要有包容心。正如習近平強調,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尊重對方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
對於如何將建設新型大國關係的理念落實到中美關係的方方麵麵,習近平在與奧巴馬的會晤中提出了四點建議:一要提升對話互信新水平,把兩國領導人在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場合會晤的做法機製化,用好現有90多個政府間對話溝通機製。二要開創務實合作新局麵,美方應在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製等問題上采取積極步驟,推動兩國貿易和投資結構朝著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三要建立大國互動新模式,雙方應在朝鮮半島局勢、阿富汗等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保持密切協調和配合,加強在打擊海盜、跨國犯罪、維和、減災防災、網絡安全、氣候變化、太空安全等領域合作。四要探索管控分歧新辦法,積極構建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相適應的新型軍事關係。
外交部長王毅2013年9月訪問美國,在談到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時說,首先,要不斷增進戰略互信,使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石之上。第二,大力促進務實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立在更加深厚的利益紐帶之上。第三,我們要積極加強人文交往,使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立在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第四,不斷加強在國際地區熱點及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建立在更加緊密的共同責任之上。第五,重點加強亞太事務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構建先從亞太地區做起。
曆史上任何一次財富與力量的轉移,都意味著國際秩序的重塑,如何確保這種重塑的過程是和平的,大國責無旁貸。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崛起為國際多極中的一極,進而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新的曆史高度上,思考中國的未來、世界的未來及二者的關係。中國日益展現其全球視野、關注人類命運的情懷,致力於在21世紀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新秩序,優化全球經濟的治理模式。中方率先提出建立新型大國關係的倡議,就是在主動引領和塑造中美關係,也是作為負責任大國的積極行動。中國的發展將是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力量的增長,是和平與繁榮的世界新秩序的積極推動者和建設者。
總之,建立新型大國關係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壯舉,要把這一戰略共識轉化為推動中美關係之舟劈波斬浪、勇往直前的持久動力並不容易。這一路途必將布滿荊棘,需要中美兩國有識之士站在人類和平與發展的製高點上,做出前所未有的艱苦努力。
(責任編輯:翁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