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早想了想,覺得陳氏說的有道理,油菜花的事她就是再著急,也急不來,本來就是自己麻煩人家韓家的,現在又一再催促,是有點太不知好歹了!
禾早打消了問阿澈的念頭。
“對了,娘,剛我遇到後麵四嬸子了,她想在咱家找個活幹。”她想起了什麼,便說道。
陳氏一愣,點點頭,歎口氣:“你四嬸子家現在有困難,咱家有條件了得幫一幫。”
“咱家作坊不缺人啊!”禾春兒道。
上次喬興娘一走,就又好幾個人要來作坊幹活,禾早幾個與陳氏一起選了選,挑中了一個本分老實又幹活勤快的媳婦。
禾早便神秘兮兮一笑:“我又想了一個掙錢的法子。”
禾春兒眼前一亮,忙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坐到了禾早的身邊。
經曆過這一樁樁一件件,她現在對禾早實在是太有信心了,基本上她說能掙錢的那就肯定能掙錢。沒有誰嫌自家銀子多的。
陳氏也擺出了傾聽的架勢。
四寶去午睡了,七寶跟著禾老三回了老家,家裏就娘幾個,禾早說話也沒顧忌,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娘,大姐,你們聽說過柿餅沒有?”
陳氏與禾春兒對望一眼,迷茫地搖頭。
雖說盧家村家家戶戶都有柿子樹,地頭,山上,柿子樹很多,也有好幾個品種,但是這個時候的人並沒有閑情逸致去發展柿子的吃法,隻知道當柿子紅透的時候,就是熟了,這個時候是最好吃的,也是打柿子的時間,俗稱“嫋柿子”——用一根長達兩三米的竹竿,最頂端挽著鐵絲,挽成一個特殊的形狀,嫋柿子的時候一挽一扭就嫋下來了。
但其他時候,盧家村的人基本就不吃柿子。
因為太生太澀,非常難吃。
據禾早所了解,這個時候,北方人甚至不知道怎樣“懶柿子”。也就是將生柿子去澀味,直接可以吃,不用再放到陰涼地等著烘熟透。
禾早就準備先做懶柿子賣,然後再做柿餅。
柿餅在後世很受歡迎,價格也很貴,但是城裏人卻非常稀罕。
她記憶最深的一件事,就是隨著柿子價格越來越高,越受歡迎,前世村裏就有婦人們專門趁著玉米未收割的時候,用玉米地做遮掩,一起去鄰村或者山上偷柿子,一個普通的糧食包,裝一袋生柿子,能賣上二百多塊錢。要是特殊品種“大窖挺”,就更貴了,至少得多一半。
這其實是一種很不好的行為,所以在“看玉米”之後,五賢鎮這一片,到了柿子成熟的季節,又多了“看柿子”的習慣。
家鄉人給領導、學校老師們送禮,也多會選擇很有地方特色的鐵棍山藥與大窖挺柿子。也或者是村戶中養的蜜蜂產的蜜,純天然的荊花蜂蜜,也備受歡迎。
禾早著重描述了一下柿子的兩種做法,陳氏便露出懷疑的神情:“柿子不熟的話,可是老澀澀,真能去掉那個澀味?”
禾春兒則認真地看著禾早。
禾早點頭:“當然,不信咱待會兒就試試。”
懶柿子,有好幾種不同的方法,各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