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殲-11B戰機(3 / 3)

因此需要飛行員在作戰時盡量保持頭向座艙之外,來維持對戰機周圍的狀況的感知,因此飛行員從座艙讀取信息的時間越短,其能夠向外警戒的時間就越長,因此對方的可趁機之機就越少,這在複雜戰場情況下可以有效的提高戰機的生存能力。

四餘度電傳操縱係統

與第三代戰機一樣,蘇-27SK采用放寬靜穩設計以降低阻力和提高飛機機動能力,為提供良好的操縱性能,蘇-27采用了四餘度電傳操縱係統,但限於當時前蘇聯的技術條件,其電傳係統仍舊屬於電子-機械混合體製,在縱向使用了四餘度全權全時工作的模擬電傳係統,而橫航向采用了機械操縱和模擬式三餘度阻尼器的混合控製布局。

這個係統雖然滿足了飛機總體戰術技術指標的要求,但也付出了較大的重量和體積的代價,同時可靠性也較低,殲11B采用我國自行研製的三軸四餘度數字式電傳操縱係統,與蘇-27SK的操縱係統相比,有著控製精度高、重量輕、體積小、成本低、易於複雜邏輯和控製律設計實現、軟件易於修改、便於與其他機載係統接口通訊等不可比擬的優點,特別是可以減小係統重量、占空體積、加工周期及製造成本。

同時由於取消橫航向機械杆係,采用全電傳係統增穩。可擴大飛機的大攻角工作範圍。提高戰機的機動性能,為進一步發展為飛控/火控及推力一體化綜合係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

殲11B另外一個突破在於其配備了國產渦扇10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外電報道我國於1986年利用獲得的CFM-56發動機的核心機開始研製渦扇十,由CFM-56發動機的核心機衍生出來的發動機就是美國F-16C/D戰鬥機的F-110發動機,因此從各方麵來講渦扇-10相近於美國F-110-GE-129,另外由於我國也大量引進了AL-31F發動機,其在某些方麵也參考AL-31F的相關技術,渦扇十於2006年設計定型,2008年在珠海航展公開展出。

有消息指渦扇十最大推力超過130千牛,推重比為75,涵道比為08,大於AL-31F的057,因此在耗油率上比AL-31F要低,其服采用帶進氣可變彎度導向葉片的三級風扇,多級靜子可調的壓氣機,帶有複合冷卻技術葉片的高壓渦輪,彎-扭組合氣動設計的低壓渦輪,平行進氣、分區分壓供油的加力燃燒室,全程無級可調收斂——擴散式噴口,以及高、低壓轉子轉向相反的設計等。另外,發動機從設計上注重維修性品質,采用單元體結構設計,設置齊全的狀態監控手段,提供方便的保障設施等等。

這些先進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另外太行”發動機采用的複合材料外涵機匣是在國內航空發動機上第一次應用複合材料技術。複合材料外涵機匣比鈦板焊接結構的外涵機匣重量減輕30%,而且比強度、比剛度更高,疲勞壽命更長,更耐腐蝕。

盡管現在有資料指渦扇十存在某些不足,如加速性、空中啟動包線和地麵啟動時間都要低於AL-31F,另外在量產初期質量和可靠性也不穩定,但畢竟其代表我國已經掌握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研製與製造技術,從這個角度來說其對於我國空軍和航空工業的重要性堪比載機本身。

作戰能力

對於中國空軍來說由大型預警機指揮的中華側衛之牆已經能夠壓製F-15J和幻影-2000-5這樣戰鬥機,如果在研的有源相控陣雷達(也稱“主動相控陣雷達”)和固體衝壓彈研製順利的話,那麼升級後的殲-11B也可以對抗國外三代半戰機如F/A-18E/F和陣風這樣戰機帶來的威脅,因此可以這樣說,如果能解決相關問題,殲-11B-中華側衛之牆將堪稱中國空軍作戰能力的中堅和首戰用我的鐵拳。

總結

中國為引進、掌握蘇-27重型戰鬥機,前後花費了將近200億美元,超過建國以來對整個航空工業的總投資。通過不懈努力,中國終於有能力將蘇-27國產化,並改進出性能更加出色的殲-11B。

回顧中國國防工業60年的發展,限於基礎工業、基礎研究環節薄弱,更多的是選擇仿製,眾多國產武器或多或少都有引進的部分。殲11B戰鬥機是沈飛再一次騰飛的象征。50年前,中國的飛機工業第一次就是從引進、組裝開始的!10年前,又在沈飛,又開始新一輪的技術合作。機遇不會永遠這樣,中國的航空工業也不會永遠重複,中國的戰鬥機不會永遠仿製!

消化、吸收,通過引進第三代戰鬥機的技術,讓沈飛連貫地學習到蘇聯――俄羅斯飛機工業的發展方式、研究特點、技術脈搏。對於沈飛自主發展殲11B計劃,乃至下一代戰鬥機都是“點睛之筆“。

殲11B除外形氣動與蘇27相同外,是完全國產的戰鬥機,機身塗料全是隱形的複合材料,由於更好的火控係統與電子設備,因此愛說它的比較對象不是直接的蘇27的某種改進型號,應該是蘇35。但論到整個蘇27/殲11項目花費之昂貴、對解放軍作戰能力提升之巨大,所以冠以殲-11B“山寨之王”的稱號,還是貼切的。

隨著中國國家的作戰方向開始轉向海洋,殲-11B無疑在未來將擔負起維護中國在遠海地區利益的重任,同時這對於中國空軍向攻防兼備型轉型也具有重大意義。

2009年10月1日11時17分,12架殲11B型戰鬥機作為空中第八梯隊飛越了天安門廣場上空參加了今年在今年的國慶60周年閱兵活動!這是殲—11B是首次在國慶受閱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