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ALH直升機(2 / 3)

為期15年的《陸軍航空部隊計劃》打算采購裝備了航空機槍、火箭以及反坦克製導導彈和空空導彈的攻擊性“先進輕型直升機”。

此外,《陸軍航空部隊計劃》還打算引進新一代直升機、組建特種作戰中隊、為直升機安裝電子和監視係統以及引進直升機健康狀態和使用監控係統。

與此同時,《陸軍航空部隊計劃》計劃在集團軍和司令部組建航空旅以及精簡擁有攻擊直升機、監視直升機和特種作戰直升機等多種機型的打擊部隊。

結構特點

旋翼係統

4片槳葉的無鉸旋翼,先進翼型槳葉,槳葉翼型為DMH4(外側為DMH3翼型),碳纖維增強塑料/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槳葉和槳轂,槳尖後掠。槳葉通過柔性套環連接在槳轂上,海軍型槳葉可以折疊。槳轂有彈性軸承。

4片槳葉無軸承尾槳,翼型為S102C(槳尖處為S102E),尾槳槳葉也是由碳纖維增強塑料/玻璃纖維增強塑料製成的,安裝在主垂直安定麵右側。槳葉可人工折疊,裝有旋翼刹車裝置。旋翼轉速為314轉/分,尾槳轉速為1564轉/分。

傳動係統

綜合傳動係統,兩台發動機直接帶動主減速器。起飛時5分鍾傳動功率為1240千瓦,最大連續傳動功率為1070千瓦;一台發動機停車時,30秒的應急傳動功率為800千瓦,2分30秒的傳動功率為700千瓦,30分鍾傳動功率為620千瓦,最大連續傳動功率為535千瓦。

機身

普通的金屬和複合材料吊艙和尾梁式結構,機頭、駕駛員/乘員艙門、整流罩和尾梁後段上部及多數尾部部件使用凱夫拉複合材料,尾梁後段下部和垂尾中心板采用碳纖維材料,駕駛艙使用凱夫拉/碳纖維材料,機身夾板和尾梁前段采用鋁合金材料。海軍型的尾梁可折疊。

尾部裝置

一個尾槳塔座/後掠主垂直安定麵,另外還裝有較小型端板式垂尾的等弦水平安定麵。

著陸裝置

海軍型采用液壓可收放前三點輪式起落架,前輪為雙輪,向後收起,主輪為單輪,主輪可收到機身側麵的整流罩內,整流罩內也可以容納浮筒式起落裝置和電池。采用魚叉式甲板鎖定係統。其它型別裝不可收放滑橇式起落架。彈性尾橇在尾梁尾部的下麵,以保護尾槳。空軍/陸軍型采用標準的金屬滑橇式起落架。

動力裝置

前三架原型機裝兩台TM333-2B渦軸發動機,帶有全權數字式發動機控製係統,單台起飛功率746千瓦,最大應急功率為788千瓦,最大連續功率為663千瓦。

1994年底第四架原型機選裝LHTECCTS800-4N發動機進行試飛,單台功率為969千瓦。生產型直升機原來計劃選裝MTR390發動機。最終選用了透博梅卡公司的Ardiden發動機。

5個自密封抗墜毀油箱位於座艙地板下,其中3個為主油箱,2個為供油箱,可用總燃油為1400升。海軍型有壓力加油口。

座艙

能容納12名乘客(高密度布局能容納14人),兩名機組人員。機艙兩側、前麵有機組人員艙門,後麵有滑動旅客艙門。在座艙的後部有蛤殼式貨艙門。軍用型/海軍型的機組人員座椅是抗墜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