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EH-1H電子戰直升機(1 / 1)

美國EH-1H電子戰直升機

EH-1H是美國貝爾公司在UH—1H輕型直升機的基礎上研製的一種電子戰直升機,代號“易絡魁”。首批於20世紀80年代初交付使用,現美軍已裝備了數百架。

研製曆史

美軍應1969年美國駐歐洲陸軍希望“直升機載輻射體定位”係統具備“快速適應能力”的要求,開始研製“快定”電子戰係統。

當時是將“快定”IA AN/ALQ-151電子戰係統安裝在貝爾UH-lH“休伊”直升機上而成為電子戰直升機,編號為EH-1H。“快定”IA由2台GLR-9接收機和一個AN/TLQ-27A幹擾器組成。除此之外,機上還裝有AN/APR-39(V)2雷達告警接收機、XM130箔條/曳光彈發射裝置和AN/ALQ-144紅外幹擾器。EH-lH電子戰直升機於20世紀70年代裝備駐歐美軍和第18空降軍。

1981年,美陸軍從“快定”IA AN/ALQ-151係統中去掉了一台GLR-9接收機,換成了功率更大的AN/TLQ-17A幹擾器,並加裝包括火舌抑製器等在內的生存性設備,改進後的係統稱為“快定”IB電子戰係統。

1984年,美軍又對安裝在EH-1H直升機上的AN/ALQ-151係統的任務設備進行了改進,從而使“快定”IB AN/ALQ-l51成為“快定”ⅡA AN/ALQ-151(V)l係統,EH-1H改稱為EH-1X。

機身構造

EH-lH為單旋翼帶尾槳式直升機,其機身為普通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旋翼係統為2片槳葉的全金屬半剛性蹺蹺板式旋翼;槳葉由鋁合金大梁和蒙皮組成,不可折疊,可互換;尾槳有2片槳葉,為全金屬蜂窩結構,尾斜梁不可折疊;尾梁上裝有AN/ALQ-151的4根偶極天線,尾梁末端有AN/TLQ-27A幹擾器的一根可收放的鞭狀天線;著陸裝置采用管狀滑撬式起落架;動力裝置為一台萊康明公司的T53-L-13渦軸發動機,功率1044千瓦;空勤人員艙門向前開,可拆卸,後艙門為滑動門;艙內有壓力通風係統。

該機長1359米,機高453米;空重2255千克,最大起飛重量4309千克,最大平飛速度209千米/小時,升限3871米,航程575千米。

電子設備

“快定1”信號情報和通訊對抗係統;AN/ALQ-162雷達幹擾設備;AN/ALQ-144紅外幹擾機;M-130幹擾物投放器等。

AN/APR-39(V)1雷達告警接收機能確定麵對空導彈和炮瞄雷達的頻率、脈衝重複頻率、脈衝寬度、持續時間和門限功率值。其連續覆蓋範圍從E到I波段,在C、D和J波段有附加覆蓋。

該係統采用2個雙視頻接收機、1副刀形天線(位於機身下)、4副螺旋空腔反射天線、1個指示器、1個比較器和1個控製裝置。駕駛艙內顯示器上顯示探測信號的方位、特性和工作方式。

新型AN/APR-39(V)2是用CM-480/APR-39(V)數字處理機代替了(V)1的比較器,它完成信號分類、輻射體識別、方位計算和字符產生等功能,在駕駛艙顯示器上以字母、數字形式顯示威脅細節。該裝置加裝了重複間隔濾波器和編碼放大器。

AN/ALQ-144是一種紅外對抗裝置,能保護直升機免受紅外製導導彈的攻擊。它是一種全向係統,由高效調製係統圍繞的圓柱形熱源組成,用於迷惑來襲導彈的導引頭。它有幾種改型,鎖相型允許多係統工作,並能以單鎖相或雙鎖相形式安裝在直升機的頂部或底部。設備全重14千克,電源為28伏直流電源,功率12~2千瓦。覆蓋範圍360°,平均故障間隔時間480小時。

主要用途

EH-1H是美軍“快定1”信號情報和通訊對抗係統的平台。在海灣戰爭中,曾廣泛用於對伊拉克通訊係統進行偵察、定位和實施幹擾。其幹擾能力強,作用範圍大。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