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EB-52電子戰飛機(1 / 3)

美國EB-52電子戰飛機

美國空軍將對現役95架B-52H戰略轟炸機中的76架進行分階段升級,使之集戰略轟炸、精確打擊及電子幹擾能力於一身,新機型將被命名為EB-52戰略電子攻擊機。目前,美國空軍已發布了需求征求書,開始係統地進行預先設計和研製階段的工作。

發展背景

美軍曆來重視電子戰。美軍《作戰綱要》指出,“指揮官必須把電磁環境視為戰場的延伸並在那裏進行另一場戰鬥,這種無形的但卻非常真實的鬥爭就是電子戰”。

從二戰後美軍參與的幾次局部戰爭來看,美軍已逐步把電子攻擊作戰提升到一個新的認識高度,其不單在戰術上而且開始在戰略上更多地采用電子攻擊這種新的打擊手段。

美軍認為,采用電子攻擊有利於達成作戰行動的突然性,可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己方傷亡的情況下致“敵”以更大毀傷。如在越戰期間,由於美軍使用了電子戰飛機,使越軍防空導彈的命中率由1965年的10%降至1966年的不足2%。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均是首先使用電子戰飛機,實施強有力的雷達、無線電壓製和幹擾,為己方空襲行動提供了強大的電子支援,對達到戰爭目的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著眼未來,美國空軍對電子戰能力的依賴程度將有增無減。在近幾場局部“不對稱”戰爭中,美軍空中優勢的主要威脅來自於數量眾多的地空導彈和高炮。

美國空軍現裝備的B-2A戰略轟炸機和F-117A戰鬥轟炸機雖都具有良好的隱形能力,但其速度慢,機動性能較差,在晝間使用時,還容易被目視發現。而地空導彈的射程則越來越遠、精度越來越高、抗幹擾能力越來越強,長波雷達、雙基地雷達等反隱身技術也日趨成熟,對隱形戰機的生存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中,由於沒有EA-6B電子戰飛機的護航,美國空軍1架F-117A隱形戰鬥機竟被南聯盟軍隊老式的“薩姆”-3導彈擊落。這說明,美國空軍未來的F-22和F-35隱形戰鬥機在作戰使用時也仍然必須有隨隊的電子戰飛機為其護航。

美國空軍《作戰條例》對此明確規定,為提高戰機的生存能力,任何作戰飛機在遂行空中作戰任務時,都必須配有隨隊電子戰飛機護航。

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電子戰飛機在戰場上的作戰效能越大,美國空軍就越尷尬。這是因為,自1996年、1998年F-4G“野鼬鼠”和EF-111A“大鴉”電子戰飛機先後退役後,美國空軍的專用電子進攻飛機已所剩無幾。

目前,美空軍直屬電子戰中隊僅有13架EC-13OH“羅盤呼叫”戰術電子戰飛機。

在最近幾場局部戰爭中,美國空軍戰機在突防時更多地是依賴海軍的電子戰飛機提供電子支援,由於沒有裝備戰略電子戰飛機,美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更是完全依賴美國海軍艦載的EA-6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為其提供護航。

美國空軍顯然不滿意這一現狀,更不希望未來還繼續依賴於海軍,因此開發戰略電子攻擊機就成為美國空軍現階段裝備建設的重點之一。

總體規劃

平台選擇

美國空軍已決定以B-52H戰略轟炸機作為未來戰略電子攻擊機的改裝平台。這主要出於以下三點考慮:

首先,B-52H符合改裝的基本需求。B-52H飛機的總起飛重量22135噸,最大有效載彈重27噸,是迄今為止美國最重的轟炸機,而且其機艙寬大,可容納體積很大的天線係統和發電設備,並能掛載普通戰術飛機所難以承受的重型電子戰吊艙。此外,B-52H的最大航程(機內燃油)達161萬公裏,如進行空中加油,續航時間可達35小時,最遠飛行距離2萬多公裏,可飛赴全球任何地區執行任務,能滿足美國空軍全球打擊的要求。

其次,改裝費用相對經濟。美國空軍作戰需求辦公室主任丹尼爾少將指出,空軍沒有額外的資金來發展一種新型的專用電子攻擊機。而B-52H通過改裝後將具有電子幹擾能力,既能滿足空軍對電子攻擊平台的需求,又無需花費太多的資金,還能繼續作為空對地導彈的發射平台,因此是一種理想的改裝機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