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古樸的石桌之上,擺著一張圍棋棋盤,一旁的桃樹上有桃花紛紛散落而下,兩個中年人凝神靜氣鋪席而坐,手舉棋子在棋盤上頻頻落子。棋盤上的棋局已過大半,勝負之勢漸漸凸現。
手執黑子的中年人孔武有力,身材魁梧。他兩眼炯炯有神地注視著棋局,形勢似乎對他有利,因為四個角上他已牢牢地控製了三個角,圍棋有所謂“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隻要在角上取得有利形勢,也就意味著已大大地掌握了主動,所以他的臉上始終麵露著一絲微笑。
他的對手比他的年齡稍長一些,柔弱謙和,彬彬有禮,一副君子氣派。他對落了下風的棋局似乎毫不在意,執白子不緊不慢地往棋盤上一一落子。偶而眼中精光閃爍,證明他是一個精力充沛且慧聰之人。
不遠處,有幾個少年坐在草席上正在朗朗讀書,隱隱約約能聽到他們所讀內容:“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一旁,一大一小兩個少年在練劍,兩人年齡相差四五歲左右。年長的少年劍風淩厲,刺進推擋,一招一式遒勁有力,隱隱然透出一股霸氣。而年幼的那位少年,跳閃騰挪,進退有度,出招不慍不火,成竹在胸。兩人相格甚久,年長的少年似乎並沒有占上風,於是他開始變得有些浮躁,用力狠猛,疊疊變招,向他的對手頻頻發動進攻。年幼的那位少年卻並不急於求成,他用舒緩柔韌的力道不斷化解著年長少年的進攻,雖然他的力量和技藝不如對方那般有力和嫻熟,但他卻懂得利用巧勁四兩拔千斤,屢屢將對手的進招如行雲流水般化開。
盡管時間良久兩人並未分出勝負,但見劍影過處,劍風呼嘯,處處顯出一派少年朝氣蓬勃的景象。他們在練劍的空閑還不時地往兩個下棋的中年人這邊掃眼關注。
可能是到了一個關鍵時刻,執白子的中年人手懸在空中久久未能落子,直視棋盤,深思良久。
“李聃先生為何舉棋不定?”執黑子的中年人忍不住發問,麵有得色。
“我在考慮怎麼樣讓你不要輸得太狼狽。”
“哦?”執黑子的中年人大為驚異,眼前的棋勢明明是對方占了劣勢,自己占了優勢,沒想到對手卻說出這樣的話來,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孫武先生的兵法兵書稱得上是冠絕天下,獨一無二,可是這棋藝嘛,還顯得剛勁有餘,陰柔不足。”被稱作李聃的中年人繼續不動聲色地說道。
“哦?”被稱作孫武的中年人這下更感到驚訝,如果對手不是一個德高望重的飽學之士,他可真有點對對方信口雌黃的說法生氣了。
李聃,就是中國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老子(世人尊稱),道家傳世經典《道德經》的作者,此時位居大周朝的掌管書籍的官員。他見到孫武露出莫名其妙的表情,居然丟下手中的棋子,手捋胡須大笑起來。
“李聃先生的笑聲中可是大有玄機呀。”手執黑子的中年人在中國曆史上的名氣比起老子來毫不遜色,他就是赫赫有名的《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世人尊稱為孫子。
“玄機說有即有,說無卻無。”
“此話怎講?”
“孫武先生的落子攻防嚴密,殺招迭出,馭棋之術,當今世上,當數一數二,敝人亦難與之匹敵,此局棋你的作戰意圖亦很明顯,就是穩紮穩打,在邊角立足既穩之後進軍中腹,這在我的意料之中,所以我就順著你的意圖讓你奪邊角而我來成空,不過,所謂的金角銀邊草肚皮是定論,卻不代表整盤棋如果下成這個局麵就一定會輸,拿這盤棋來說,就是明顯的例子。”
“願先生指點。”孫武顯然對老子所講半信半疑,卻也恭恭敬敬。
老子抄起一枚棋子點在中腹的一個點上:“你看我這一點,中空你還進得來嗎?我剛才已悄然數過目數,如果這一點之後,你在中腹毫無文章可做的話,你的攻伐淩厲的下法在這盤棋中毫無用處。”
孫武低頭看了半晌,的確如老子所說,自己雖然在邊角上占了先機,卻被這一點將大好的形勢點得蕩然無存。這讓他不禁深深地陷入了沉思。
老子捋須抬頭,見天空飛過一群大雁,最前麵的頭雁不時地發出歡快的叫聲驚破長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