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2 / 2)

他將棋局與陷入沉思的孫武擱在一邊,而將一大一小那兩個練劍的少年喊了過來。

“誰能將這隻頭雁射下來?”他用詢問的目光看著他的兩個學生。

“我來。”年長的少年快速地將掛在牆上的弓中取下一副來,眼明手快地搭上箭向那隻頭雁射去。

頭雁應聲而落,雁群隊形大亂,向前慌亂地飛去。

“不錯不錯,子胥不負天資,大有長進。”

被稱作子胥的學生,姓伍,是楚國貴族伍奢的次子,此時得到到老師的誇讚,麵露得色,自負地看看與他對劍的那位年幼少年。

年幼少年並不搭話,他一張弓,一枝箭帶著長長的羽聲也飛了出去,一隻正在空中胡亂拍打翅膀不知所向的幼雁應聲而落。

伍子胥不好意思地撓撓頭,有些嫉妒地看著年幼的少年,道了一聲喜:“範蠡師弟的箭藝近日也突飛猛進,恭喜恭喜。”

被稱作範蠡的少年偷眼看了一下立在一旁隻捋須不說話的師父老子,竟也十分老到地對伍子胥一拱手:“範蠡不才,多謝師兄誇獎。”

老子則笑咪咪地看著他的兩個得意門生。

在一旁久坐悟棋的孫武一直在靜靜地觀察著這裏發生的一切,此刻他走上前來,拍了拍範蠡的肩膀:“可惜呀可惜,要不是你年紀尚幼,我此番就連你和你子胥師兄一起帶走嘍!”

本是很平常的一句話,但聽到此話的老子卻突然神情一震,他用莫名的眼神看著孫武,又看看棋盤,表示出極大的不解與困惑。

孫武抄起一子語出驚人:“今天又從先生這裏學了一些道理,不過以我之見,這盤棋先生還是輸了。”隨即在棋盤上一個點位重重落下一子。

大門外。老子對已打點好行囊準備出發的的孫武和伍子胥注視良久,最後對伍子胥交待到:“子胥,我與孫先生三年前打賭,以一盤棋的輸贏決定我最有天資的學生是否跟他去學習兵法,建功立業,今天為師輸了,所以你必須跟他去,為師希望你不負眾望,學有所成。”

伍子胥依依不舍地卻又充滿自信地點點頭。

“告辭。”孫武向老子一抱拳。

二人騎馬至幾百米開外的一轉彎處時,孫武再次回首向老子揮手致意。轉過彎後,他卻從懷中悄悄取出藏著的一枚棋子,一揚手,將其拋向路邊的一條溪水之中,那枚白子在水中濺起一朵小小的水花,隨即不情願地沉向水底。

孫武臉上露出一絲深藏已久的笑容,得意而詭秘。

看到孫武與伍子胥的身影漸漸消失,一直站立一旁不言不語的範蠡仿佛並沒有感受到多少師兄弟之間離別的憂傷,卻問了老子一個莫名其妙的問題:“老師,為何每次讓我們練射時先射頭雁?”

老子沉思了一下,拍了拍範蠡的肩膀:“我是想告訴你們,人生所追求的不過就是這隻頭雁的位置,能禦風而行,首當其衝,風光無限,能見到常人所見不到的風景,享有常人所享不到的福祉,然而,頭雁又往往因為位置顯要突出而成為獵人首選的目標,風光之下藏有大險惡,你明白嗎?”

“學生明白。既然如此,那你為什麼還要放子胥師兄走?”

“哦?”老子對年幼的學生提出如此出人意料的問題感到大為驚異。他問範蠡:“看來你是知道子胥此番隨孫先生出行意圖的了?”

“我知道。子胥師兄說孫先生要帶他出去見世麵,展鴻圖,做王公。”

“不過我看到孫先生是偷走了老師的一枚棋子才獲勝的,他耍賴!既然人生如老師說的如此險惡,我認為老師就不應該放子胥師兄跟他走。”範蠡一語道出真相。

“嗯,好徒兒,好眼力。”老子衝範蠡讚賞地點點頭,卻並不做解釋,“等你稍稍長大一些了,我再告訴你這裏麵的道理,好嗎?”

範蠡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院牆內又傳來了其它學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