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前程(1 / 2)

英廉看著麵前這個自己挑選的孫女婿說道:“致齋,過些日子你和玥瑤就成親了,我們馬上就是一家人了,現在是不是該改口叫我聲爺爺!”

王申馬上識趣的叫了聲“爺爺”!不過心中卻是非常的鬱悶,他心想以我這中年大叔心理喊你一聲“大哥”應該更合適。

“我今天讓你過府來,主要是問問你對結婚以後有什麼打算,還有就是婚禮籌備的怎麼樣了?”

王申聽英廉問到婚禮籌備的情況時感到非常的尷尬,一時愣在那裏不知道怎麼回答好。英廉看到和珅的神情,就知道是自己想得不夠周到。

想那和珅現在家道中落,就是想將婚事辦的體體麵麵的也沒有那個能力,見和珅久久沒有回話,於是說道:“婚禮的事,你要是忙不過來,我讓我府裏的管家去你那裏幫襯幫襯,你也不要多想,其實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意思,還是我這個當爺爺的不想委屈了自己的孫女,自從她的父母去世後,這個世上就隻有我這麼一個親人了,我不疼惜她還有誰疼惜她,不過過了門以後,我希望你一定要好好得對她,不然的話我可饒不了你!”

王申聽完英廉的話後,他知道這是未來祖丈人變相的幫自己,知道憑自己現在的能力沒有辦法辦一個體麵地婚禮,同時又警告他將來一定不要辜負了人家的孫女。

雖然現在自己托祖上的福氣傳下了六品的雲騎尉和三品的輕車都尉的世襲爵位,但是沒有門路補缺,也隻是憑著兩個爵位領些祿米。

前世自己的老丈人是軍中的大佬,自己裝清高不願意借光,在全國大裁軍的時候背著老丈人專業,在老丈人知道後自己已經到地方上報道了,從此以後老丈人對自己的仕途再也不再過問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要不是老丈人的一些老戰友和一些他一些轉業的部下照顧,就憑他那個脾氣也爬不到一個地級市的紀委書記的位置上去。

就在王申還在回憶前世的時候,坐在那裏的英廉又開口說道:“你這也從官學畢業了,鄉試也參加了,等你和玥瑤成親了,你也算是成家了,你也應該想想自己以後該怎樣成就一番事業了,和你同期官學畢業的有的通過了筆帖式的考試成為了各部的筆帖式,還有的就是依靠家裏的關係當了侍衛,和你同期的福康安被授予了三等侍衛,在乾清門當值,他的弟弟福長安也被授予了藍翎侍衛,再有的就是通過了這次鄉試在家準備來年的考試,不知道你對你的將來有什麼打算?”

王申知道英廉之所以和他說這些,就是已經想好他的出路,所以他就請英廉幫他出主意,前世就是因為自己太清高,才使得自己的仕途高不成低不就的,如果聽取老丈人的意見和提攜,自己也不可能在妻子和老丈人去世後,最後落個那樣的下場,使他最難過的就是因為自己和老丈人的關係,自己的妻子夾在中間難做人,要不也不會年紀輕輕的就得了癌症去世了。

前世的錯誤,今生再也不能重蹈覆轍,尤其是自己知道和珅一生的榮華富貴於英廉提攜扶持是分不開的。

於是王申在聽完英廉的話後說道:“爺爺,我覺得筆帖式入門比較容易,隻是我恐怕難以做好此事,進侍衛營做個侍衛倒是件好事,侍衛待遇優厚,又有接近皇上的機會?升遷的機會肯定比做筆帖式快的多。科舉之路是最穩妥也是最有可能成為軍紀大臣的可能,隻是我第一次鄉試就落第了。筆帖式出身者,至多封疆大吏,能入軍紀的重臣的卻是比較少見。隻是侍衛之選隻憑皇上臨時所差,挑選時又是極為嚴格,一旦不得近前入侍,豈不是耽誤了青春、前程,要是那樣還不如走科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