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申沒有辦法還是接過了銀票,伍彌氏見王申接受了自己的心意,擺擺手說到:“你這身體剛恢複,今天出去一定也累了,趕快回自己屋裏去休息吧!”
不知道為何突然王申對和珅記憶裏關於繼母的那些回憶感到有些不真實。其實這也好理解,這還不是繼母見未來的媳婦大有來頭,以後自己要生活在她的氣息下,這也算是提前聯係感情吧!
另一個原因就是見繼子結了門好親事,說不定什麼時候靠嶽家的提攜就飛黃騰達了,保不準就能給自己賺個“誥命”回來,這樣自己在娘家人那裏也有麵子不是。
王申從記憶中也知道,繼母伍彌氏雖然沒有怎麼苛責虐待過和珅兄弟,但是對錢財看得是比什麼都重要的,要不然也就不會有和珅小小年紀就經常去外公和舅舅那裏去借錢交學費,每次去也不知道受了多少白眼。
今天的發生的種種事情讓王申清醒的認識到了權利和金錢。上輩子自己一直在紀檢工作,見多了官員為了追逐權利和金錢而落馬,但是他一直也搞不明白他們這樣追名逐利值不值。可是誰又有他那麼好命娶了個有深厚背景的老婆呢!要不憑他那不通人情,不夠圓滑的性格,在官場上早讓人給整的渣都不剩了。
王申占了和珅的身體,也不是一點壞處沒有,他有時候也受和珅的記憶和思想控製,就像現在他對權力和金錢的認識,他慢慢地接受了和珅的人一天不能無權,更不能一天無錢,有權有錢,就擁有一切,有權有錢,無理也變成有理,就能通行無阻,就能做人上人。
換做以前的王申,他怎麼可能有拉攏像樂寶林那樣的人為自己所用的念頭。王申自己也是貧苦出身,但是在踏出官場他並沒有追名逐利,他講原則有信仰。可是他受和珅思想的影響,才有了在英廉麵前說出關於自己未來仕途發展的打算。
是和珅的思想慢慢地勾起了埋藏在王申心靈深處的欲望,也是王申的思想在一點點的融合和珅的思想,直到完全的融合在一起,那樣這具身體既不是完整的王申也不是完整的和珅,而那將是一個嶄新的和珅。
王申從繼母伍彌氏出來回自己的屋裏換了衣服來到書房,他一個人坐在書桌前就想:“既然我自己上輩子仕途是那麼的失敗,和珅做的那麼成功,那我何不就就按照和珅的軌跡走呢!我要把握就是控製自己的欲望就行。”
和珅的所有學問大都是為將來仕途做有針對性的準備,就比方說現在會說寫的有滿文、藏文、蒙古文幾種語言,現在又增加了英語。英語可不是原來和珅會的而是王申附體後,和珅有多了一門外語。之所以學這麼多外語,就是和珅自己通過對朝中形勢的分析,覺得將來這些東西能夠派上大用途。這也間接的分散了和珅的學習精力,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和珅在鄉試中考不中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滿洲人入關以後,不論日常交際、公文布告都是用漢文,甚至科舉考試用的也是漢文,而他們自己的滿文的使用就越來越小,滿洲人也越來越被漢文化給同化,到了乾隆即位以後,大多數滿洲不僅不會滿文,甚至是連滿文也不會說了。乾隆為了讓滿人不忘本,為了提倡滿文化,在八旗中提倡習滿文、學騎射,但是實際學習的滿人卻寥寥無幾,大多數是虛應故事,應付考試罷了。
但是和珅卻不這麼看,他覺得現在政權掌握在他們滿洲人手裏,精通滿文,不僅是滿人的做官之道,更是滿人的另一種仕途,而且很有希望借此進入政權的中心“軍機處”。
王申了解了和珅為自己設計的仕途之路以及對其的準備,他覺得自己真是白混了半輩子官場,同時他因為仕途之路還是得講究天分的。他雖然擁有了和珅的所有記憶和胸中所學,但是他能不能嫻熟的運用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現在他必須花時間把這些融會貫通,真正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