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先生(1 / 2)

眼已經到了十一月月中了,王申天天帶著劉全忙著自己婚事的籌備,一直也未得空去探查樂寶林的事情。這一日王申在書房看書,家人劉全進來稟報說“少爺,你在鹹安宮官學的老師吳省蘭來探望你,我已經將其請到前院偏廳了,您是不是趕快過去?”

王申揮揮手示意劉全先過去侍候著。自己從椅子上起來,整了整衣服,從書房朝前院偏廳去了。隨著婚期的接近,以前不怎麼來往的親戚朋友,這些日子是絡繹不絕的來家裏做客,越是這樣王申對權勢的追逐就越熱烈。

吳省蘭這個人稍微讀過《清史稿》的人都知道,他的知名度高的原因是因為原本他是和珅在鹹安宮官學的師傅,可是在和珅飛黃騰達以後反而拜和珅為師。他是個表麵淡薄名利,實則是個利欲熏心之人。

吳省蘭是最早看出和珅將來有大出息的人,所以在官學裏他也是下大功夫“教導、培養”和珅。他總是拿一些曆史上出名的權臣講給和珅聽,因為他總覺得一部二十四史就是帝王將相如何的控製人、利用人的教科書。他希望將來和珅能從中得到啟示。

他今天來因為他看到和珅有了英廉在仕途上的提攜,那就真的應了那麼一句話“金鱗不是池中物,一遇風雲就化龍。”而老奸巨猾的吳省蘭清楚地認識到和珅此時正處於在一個人生最重要的關口上。

王申來到偏廳隻見一個三十五六歲的中年人坐在那裏和劉全閑聊,王申因為熟讀《清史稿》的原因,他不是很喜歡吳省蘭這個人。但是他依然很有禮貌的對吳省蘭以師之禮,絲毫看不出有任何失禮之處。並且連帶笑容地說道:

“學生何等何能讓恩師登門,怎麼也應該是學生登門拜見恩師,這真是折殺學生了。”吳省蘭見王申對自己依然和以前一樣,他笑著起身說道:“致齋,你知道我今天來的目的嗎?”

王申怔怔楞,他還不知道吳省蘭的來意,他在吳省蘭的一旁坐了下來,一會劉全就給他端上一杯茶,王申拿起茶杯示意吳省蘭喝茶,一邊琢磨吳省蘭的來意。

“致齋呐!你知道你最大的特點就是非常聰明、而且有悟性,很多人看不透的事情你都能看透,你還會比較懂得別人的想法,你覺得呢!”吳省蘭對王申問道。

王申坐在那裏不做聲。這個問題他也沒法回答,隻能靜靜等待吳省蘭往下說。吳省蘭拿眼瞟了王申一眼,歎了一口氣說道:“你現在機會來了,你一定要把握好,那麼你將來的前途將無可限量。你知道我為什麼一直做個教書匠嗎?”

王申不解地看著吳省蘭,搖搖頭,他不知道吳省蘭為什麼要和自己說這些話。

“致齋,你現在還沒有進入官場,等你進入了官場,慢慢你就會發現,官場險惡啊!沒有一點真本事,別說要升官發財了,弄不好性命都不保。”

王申想起了樂寶林和他說起那個筆帖式的事情,他感同身受說道:“不知道先生有什麼高見,也好給致齋一些進入仕途的啟發。”

吳省蘭知道英廉正在為和珅活動讓和珅進入大內做侍衛,如果和珅進入皇宮就有了接近皇上的機會,憑借和珅的聰明才智,想要取得皇上的器重應該不是件很難的是事情,那麼他總有一天會進入到朝廷的權力中心,於是便不失時機地點撥一二。他看著一旁一臉迷惑的王申,故意繞開話題問道:“致齋,你可知道安祿山其人?”

安祿山其人,王申也隻是在前世看過的電視劇《唐明皇》知道一些,但也是知道一個大概的輪廓。

王申有些疑惑的回道:“學生略知一二,安祿山是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年間的三鎮節度使,控製著當時北方的精銳之師,同時還是唐玄宗寵妃楊玉環的“幹兒子”,但是他後來舉兵造反,逼得唐玄宗從長安逃亡四川,他後來被其子安慶緒所殺,結局十分的淒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