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第一章 導論
[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的學習,了國際貨物運輸的含義、特點。
[技能要求]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
第一節 國際貨物運輸概述
一.國際貨物運輸的含義
生產勞動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開展生產勞動活動,必然伴隨著人、勞動工具、勞動產品位置的移動,而這種移動是離不開運輸的。因此,運輸就是指人和物的載送與運輸。
運輸業是適應社會生產的需要而產生發展的。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社會分工的日益完善,商品生產與商品交換的規模不斷擴大,使運輸量激增,運輸工具不斷改進。運輸業成為銜接生產與生產、生產與消費的一個重要環節,尤其在現代社會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國與國之間人員流動日益頻繁、商品交流日益增多,國際貨物運輸就是適應國際貿易發展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國際貨物運輸是指貨物在不同國家之間、不同地區之間的運輸。它包括貿易貨物運輸與非貿易貨物運輸兩種情況,貿易貨物運輸是國際貨物運輸的主要內容,是國家之間開展國際貿易、進行商品交換的重要手段。非貿易貨物運輸是指非貿易商品(如展覽品、個人物品、辦公用品、援外物資)的跨國運輸,是國際貨物運輸業務中的次要內容。
在國際貿易中,貨物運輸費用包含在商品的價格之中,而且所占比重較大。一般來說,占商品價格的10%,有些特殊商品的這一比例可高達30%—40%。此外,貨物運費不是一成不變的,是隨著運輸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而變化,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到商品價格的變化。國際貨物運輸屬於無形貿易項目,是各國國際收支的重要來源。
二.國際貨物運輸的特點
國際貨物運輸是實現國與國之間商品交換的重要環節。國際貨物運輸與國內運輸相比,除了具有一般運輸業的特點外,還具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下列幾個方麵:
(一)政策性很強
國際貨物運輸是每個國家對外貿易工作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涉外活動。在辦理國際貨物運輸以及其他外貿業務時,常常與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客商發生聯係,國家間的政治、經濟關係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必然會對國際貿易活動產生影響。因此,在開展國際貨物運輸工作時,必須貫徹本國的對外貿易方針和政策。
(二)運輸距離長,中間環節多
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國之間往往相隔萬裏,貨物從賣方所在國運到買方所在國必須經過長距離的運輸。例如上海至倫敦的海運航線長達20000公裏。國際貨物運輸的中間環節多,往往需要使用多種運輸工具,變換不同的運輸方式,貨物在中途需要經過多次裝卸,交接手續繁雜。在整個運輸過程中,如果其中一個環節發生問題,就會影響到貨物的交付工作,影響國際買賣合同的順利執行。
(三)涉及麵廣,情況複雜
國際貨物運輸路線長、方式多種多樣,直接涉及到公路、鐵路、航空、海運、郵政等運輸部門。進出口貨物要與輪船公司、鐵路局、航空公司、公路局、郵政局、港口、車站等運輸部門,以及銀行、保險公司、檢驗檢疫部門、海關、港務監督、生產部門、各種中介代理人、客商等發生緊密的聯係,因此國際貨物運輸涉及麵廣。此外,世界各國的政治、法律、金融貨幣製度不同,有關的法規、政策存在差別,貨物運輸的習慣和做法也不完全相同,加之國際貨物運輸工作與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密切相關,又易受自然條件的影響,情況複雜多變,如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貿易活動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