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1 / 3)

章節1

鄉 級 財 政

鄉級財政是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現行五級財政的基礎環節。鄉級財政運行狀況的好壞及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轉、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大局的穩定。為此,平川區成立以來,一直十分重視鄉級財政建設。

一、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

建區初期,沿用靖遠縣的做法,各鄉鎮設政府會計和農財員(聘用製)各1名,分別負責機關經費及支農資金的管理、核算。鄉鎮未設財政所。

1988年初,除寶積鎮仍按一般預算單位管理外,複興、種田、共和、寶積、水泉等5個鄉成立了財政所(股級建製)。財政所所長由鄉長兼任,另設1名專職業務副所長(除寶積鄉由原經委會計周龍擔任外,其他4鄉均由原農財員擔任),具體負責財政所日常事務。每所配備專職人員2—3名(吸納了原鄉政府及鄉經委會計等),列入事業編製。財政所實行行政上隸屬鄉政府,業務上接受區財政局指導,人員變動須經區財政局審批的雙重管理機製。

1993年5月,區政府根據省民政廳批複,對基層行政區劃作了調整。種田、複興、共和、寶積鄉不變。分原水泉鄉的三個村加寶積鎮的三個居民委員會設立王家山鎮,隨之成立了王家山鎮財政所;撤銷寶積鎮,分設電力路、紅會路、寶積路3個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仍按預算單位管理。

1997年5月,根據省民政廳批複,將原共和鄉分設為黃嶠鄉和共和鄉,將1993年分設後的水泉鄉再次分設為陡城鄉和水泉鄉。根據鄉鎮分設的情況,成立了黃嶠鄉、陡城鄉兩個財政所。

隨著分稅製財政體製的實施和“鄉財政管理年”活動的開展,財政所在建製、人員配備等方麵存在的問題逐漸顯現。為強化鄉級財政管理, 1998年7月,在成立寶積路、電力路、紅會路等3個街道財政所(至此,全區各鄉鎮、街道均設立了財政所)的基礎上,財政所升格為副科級建製的事業單位,設專職所長1名(鄉、鎮長不再兼任財政所所長),人員編製增加到每所3-5人,原來雙重管理的原則仍未改變。

2002年12月,紅會由街道辦變為鎮,紅會街道財政所隨之更名為紅會鎮財政所。陡城撤鄉建鎮,財政所名稱也隨之變更。

2005年3月,按照中央及省市撤鄉並鎮要求,將紅會鎮西合村劃歸共和,紅會鎮恢複為街道建製,鎮財政所亦恢複為街道財政所;共和由鄉變鎮,共和鄉財政所隨即變更為共和鎮財政所;陡城鎮和水泉鄉合並,成立水泉鎮,陡城鎮和水泉鄉兩個財政所也隨之撤銷,成立水泉鎮財政所。同時,將原寶積路街道辦事處分設為興平路和寶積路兩個街道辦事處,隨之成立興平路街道財政所。

財政所成立以來,為適應管理需要,各鄉鎮、街道辦及區財政局十分重視財政所工作人員的充實及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1987年下半年,經區人事局同意,區財政局從高考落選的高中畢業生中招聘了王耀忠、張萍、賀純粹、郝應平、白裕祿、金海玉、王雪晴等7名同誌,連同鄉農財員、鄉經委會計一道,經集中培訓後,分配到各財政所工作(其中: 王耀忠、張萍留區財政局工作)。隨後幾年又招聘了吳慶、張侃、劉曉花、張成林、周朝傑等同誌到財政所工作。為提高其業務水平,充分利用中華會計函授學校平川函授站的師資力量,通過以會代訓、現場指導以及鼓勵職工參加自學考試、函授教育等多種形式,提高隊伍的文化層次,力求使他(她)們懂業務、會管理。與此同時,還協調人事部門從曆年財會專業的大中專畢業生中選調一部分人分配到財政所工作。經過十多年的努力,鄉級財政隊伍不斷壯大,知識結構及年齡結構趨於合理,管理水平得到了較大提高,也為全區培養了一批懂經濟,善管理的高素質人才。經過在財政所的鍛煉提高,先後有周龍、張建中、張述遠、陳啟禮、胡小平、胡乾、張侃、郝應平、苟世霞、白士傑、王卓、寇誌宏、王憲等同誌由財政所長走上鄉鎮、街道黨、政領導崗位;李保前、趙建民、馬瑞邦、段繼軍、李昌、王耀忠、馮月莉等同誌提升為財政所長;滕俊仁、楊笑雷、楊向東、歐誌堅、周朝傑、魏長紅、滕維莉、李承、舒朝燕等同誌調入區財政局從事主要崗位的工作,有的已提拔使用。

鄉級財政所曆任所長(負責人)一覽表(至2006年末)

鄉鎮名稱 成立時間 曆任財政所長(負責人)

複興鄉 1988.1 胡小平(1988.1—1992.3) 張福俊(1992.3—1993.9) 胡小平(1993.9—2003.10) 王卓(2003.10—2006. )

種田鄉 1988.1 任毅(1988.1—1992.4) 張侃 (1992.4—2003.10) 趙建民(2003.10—2005.5) 王耀忠(2005.5—)

黃嶠鄉 1997.5 郝應平(1997.5—2005.5) 趙建民(2005.5—)

共和鄉 1988.1 滕俊仁(1988.1—1992.3) 胡乾(1992.3—2003.10) 張侃( 2003.10—2005.3) 2005年3月撤鄉建鎮.

共和鎮 2005.3 張 侃( 2005.3—2005.9) 何富強(2005.9—)

紅會路 1998.7 郭繼權(1998.7—2000.6)馬瑞邦(2000.6—2002.12) 馬瑞邦(2005.3—) 2002年12月建鎮,2005年3月恢複街道辦.

紅會鎮 2002.12 馬瑞邦(2002.12—2005.3) 2005年3月撤鎮恢複街道辦.

寶積鎮 從建鎮到撤鎮建街道辦,1998.7以前未成立財政所.

寶積路 1998.7 李保前(1998.7—2005.3) 馮月莉(2005.4—)

興平路 2005.3 李保前(2005.4—2005.11)

寶積鄉 1988.1 周龍(1988.1—1993.9) 白士傑(1993.9—2005.5) 王憲(2005.5—2006.9)

電力路 1998.7 楊笑雷(1998.7—2000.5) 陳啟禮(2000.5—2005.5) 李昌(2005.5—)

水泉鄉 1988.1 原水泉鄉:李保前( 1988.1—1992.3) 胡小平(1992.3—1993.9) 周龍(1993.9—1995.12) 張建中(1995.12—1997.7)

1997.5分鄉後的水泉鄉:王卓(1997.5-2005.5) 2005年3月水泉鄉與陡城鎮合並,成立水泉鎮

陡城鄉 1997.5 1997.5分鄉後張建中(1997.5—1998.7) 吳慶(1998.7—1999.1)張述遠(1999.1-2002.11) 2002年12月撤鄉建鎮

陡城鎮 2002.12 張述遠(2002.12-2003.9)王憲((2003.10-2005.3) 2005年3月陡城鎮與水泉鄉合並,成立水泉鎮。

水泉鎮 2005.3 段繼軍(2005.3—)

王家山鎮 1993.6 張成林(1993.7-1996.2) 李金輝(1996.2—1997.5) 趙建民 (1997.5—2003.10) 寇誌宏(2003.10—2006.9)

1988年鄉財政所工作人員基本情況表

鄉名稱 姓 名 性別 年齡 參加工作時間 學曆 工種 備 注

水泉鄉 李保前 男 31 1979 高中 招聘 副所長(股級)

金海玉 男 20 1988 高中 招聘

潘潤海 男 48 1961 高中 內招

賀純粹 女 21 1988 高中 招聘

共和鄉 滕俊仁 男 32 1979 高中 招聘 副所長(股級)

郝應平 男 20 1988 高中 招聘

符合一 男 42 1966 高中 內招

劉曉花 女 17 1988 高中 招聘

寶積鄉 周 龍 男 33 1979 高中 招聘 副所長(股級)

劉鐵軍 男 28 1979 高中 招聘

種田鄉 任 毅 男 29 1979 高中 招聘 副所長(股級)

白裕祿 男 22 1988 高中 招聘

複興鄉 胡小平 男 26 1979 高中 招聘 副所長(股級)

張福俊 男 41 1976 高中 招聘

1996年鄉(鎮)財政所工作人員基本情況表

鄉鎮名稱 姓 名 性別 年齡 工齡 學曆 工種 備 注

王家山鎮 李金輝 男 28 6 大專 幹部 負責人

趙建民 男 23 1 中專 幹部

苟世霞 女 23 1 大專 幹部

水泉鄉 張建中 男 34 12 中專 工人 負責人

張成林 男 37 8 高中 招聘

王 卓 男 23 1 中專 幹部

魏長紅 女 23 1 中專 幹部

潘潤海 男 56 35 高中 內招

李 昌 男 25 5 中專 內招

共和鄉 胡 乾 男 30 7 大專 幹部 負責人

郝應平 男 28 10 中專 招聘

劉曉花 女 25 9 大專 招聘

符合一 男 50 30 高中 內招

寶積鄉 白士傑 男 30 7 大專 幹部 負責人

王 聰 女 26 6 中專 工人

周朝傑 男 24 4 高中 內招

楊向東 男 25 6 高中 工人

馮月莉 女 23 6 中專 內招

種田鄉 張 侃 男 31 8 中專 招聘 負責人

王耀忠 男 30 10 中專 招聘

張凡露 女 26 2 高中 內招

複興鄉 胡小平 男 34 18 中專 招聘 負責人

段繼軍 男 25 5 中專 幹部

牟思雄 男 23 2 大專 內招

任保存 男 23 3 高中 內招

1988年—2000年財政所人員構成基本情況表

年份

總人數 性別 政治麵貌 年齡結構 文化程度 職稱

黨員

團員

群眾 30歲以下 31—40歲 41歲以上

本科

大專

中專 高中以下

中級

初級

1988 14 12 2 5 5 4 8 3 3 14

1989 15 13 2 6 4 5 9 3 3 15

1990 19 16 3 6 8 5 13 3 3 4 15

1991 23 17 6 6 12 5 17 3 3 5 7 11

1992 26 20 6 7 14 5 20 3 3 5 8 13 1

1993 28 22 6 7 16 5 22 3 3 5 11 10 1

1994 26 20 6 7 14 5 20 4 2 5 10 9 1

1995 25 19 6 8 9 8 18 3 2 6 12 7 2

1996 25 19 6 8 9 8 18 4 3 6 12 7 2

1997 28 19 9 9 9 10 21 6 1 8 15 5 3

1998 30 20 10 9 11 10 22 6 2 3 9 16 2 4

1999 32 21 11 9 12 11 24 6 2 3 9 18 2 4

2000 34 22 12 9 12 13 27 5 2 4 11 15 2 5

“十五”期間財政所人員構成基本情況表

項 目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