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知識一(2 / 2)

3.自己爭取多做事:在生活中,如果太依賴他人,對別人的期望太高,就容易失望。若能樹立凡能自己做的事,自己去努力做好的觀念,則可避免許多由失望帶來的苦果。

4.交幾個知心朋友:友誼有助於身體健康,空閑時與朋友相聚,海闊天空地聊聊,既能增長見識、交流信息,又可把自己氣惱之事對朋友直言相告,朋友會為你排憂解難,增強自己排除困難與憂愁的信心和勇氣。

5.不要鑽牛角尖:看任何事物都不能認準死理,否則就容易鑽牛角尖。要學會從不同角度去看待事物和分析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擺脫由看問題僵化而帶來的苦悶。

6.學會寬容大度:在生活中,即使是與自己關係很親密的人,激怒你了,埋怨你了,也要放寬責備的尺度。時間長了,“日久見人心”,人們會很樂意地與你相處,你也一定會嚐到人際關係融洽帶來的歡樂與快慰。

7.樂於承認失敗與缺陷:一個人難免遇到失敗、失意的事物,或是自己本身存在某種缺陷。對此,應記住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的一句話:“當你樂於承認既成的事實,並且樂於接受已經發生的事情,就有了克服隨之而來的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8.建立合適的期望值:對此,應記住這樣一句忠告: “快樂之道無它,就是對我們力量所不及的事,不要憂慮。”否則,就是在自尋煩惱。

9.堅守信念:堅定的信念是戰勝挫折和失敗的良方,可使人從苦痛中解脫出來,能屈能伸,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中,都泰然處之。

要想得到快樂,在現實生活中還必須做到:樂於接受別人的建議、幫助和忠告;必須誠實和富於正義感;熱心幫助別人,善於寬恕和同情他人。給別人以歡樂和幸福,自己也會從中得到歡樂和幸福。

如何保持良好情緒?

如果您感覺精神倦怠、四肢無力、百無聊賴,不妨按以下辦法調節一下,也許會使您的心情豁然開朗、情緒盎然。

1.飲茶調節

綠茶、花茶和紅茶氣味芬芳,口感清淡或濃鬱,都是上好的飲料。綠茶和紅茶富含咖啡因。茶葉中咖啡因的作用比咖啡慢一些,但能保持時間長一些。喝茶能使人精神振作。不過您得記住,不要空腹喝茶,也不要睡前喝茶。

2.飲食調節

香蕉、橙子、柑橘等黃顏色水果含有血清素物質,可以緩和緊張的情緒,使人平靜下來。肉桂、核桃和香菜也能調節人的情緒。

維生素B1對調節神經大有裨益,黃米、麥芽和豆類含維生素B1。許多人愛吃富含鎂的胡桃,也有好處。另外,不緊不慢地咀嚼食物也能平緩情緒。

3.顏色調節

可改變房間牆麵的顏色。柔和的黃色可以增強人的工作能力,淺綠色或藍綠色有激勵作用,藍色有緩解緊張情緒的作用,可以說,顏色療法是最簡單的療法。

市場上的燈飾琳琅滿目,燈光也能調節情緒。紅色光線給人以力量,藍色光線使人鬆弛,粉紅色柔和溫馨,橙黃色使人有好心情。

4.身體調節

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裏,要想緩解緊張和疲勞,睡一個好覺,您不妨試著做幾節操:

(1)跪坐於腳後跟,骨盆抬起呈跪姿,雙臂後振,再回到原來的姿勢。連續做10次。

(2)盤腿坐在地板上,手掌放在腹部。身體挺直,吸氣。呼氣,彎腰。連續做10次。

(3)坐在地板上,雙手抱膝,雙腿盡量去夠軀幹,前後滾動,連續做6-8次。

(4)俯臥在地板上,手掌放在前額。慢慢抬起身軀,堅持5秒鍾再恢複原狀。連續做3—4次。

(5)仰臥在地板上,膝蓋彎曲。連續做2分鍾呼氣和吸氣的動作。

捉童趣能延年益壽嗎?有何具體方法?

“莫笑天真,莫笑幼稚,常藏童心,常捉童趣”,實為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好方法。具體做法如下:

1.多交小朋友。老人和孩子在一起,很容易產生對童年的回憶,因而對晚年生活會產生一種珍惜感。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會使你覺得自己也年輕了許多。

2.保持好奇心。勤於用腦,培養廣泛興趣,可活躍思維,防止記憶力衰退。據醫學研究表明,經常用腦的人,到60歲時其思考能力仍能像30歲那樣敏捷,從而推遲腦力反應遲鈍現象的出現。而那些30~40歲就懶於動腦的人,

腦力就會加速老化。

3.常讀童話書。童話和寓言雖然其結構簡短,但當你在仔細品讀後就會發現,一個簡單的童話和寓言極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因此,經常閱讀童話書,不僅能熔融於童年時代,捕捉到童年的樂趣,而且能培養高尚情操,充實生活。

有時在一樂一笑之瞬間,就將疲勞、煩惱忘至腦後,而感到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