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語用中的英語顏色詞彙(1 / 3)

日常語用中的英語顏色詞彙

顏色是自然界裏一種普通的物理現象,是人類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範疇。但長期生活在五顏六色物質環境裏的人類,由於各民族在文化風俗、地理位置、曆史傳統、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思維習慣、意識形態等方麵所存在的差異而對顏色產生了不同的喜好。同一顏色詞語有時在不同文化中會表現出明顯的語義差異,原因就在於盡管顏色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物,它的本質對各民族來說是相同的,但顏色詞彙不僅能夠用來描繪客觀的景和物,它還帶有豐富的象征意義。顏色詞彙的象征意義是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進程中約定俗成的。通過不同色彩喻意抽象的事物和人物性格、生活特征、心理活動、情緒等,使表達更為形象生動。而這些帶著深深民族文化烙印的外延意義造成了顏色詞彙在不同語言中意義以及文化內涵的差異。

顏色詞作為一種符號係統在漢英兩種語言裏具有不同的用途及文化價值、文化意蘊。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中都存在大量含有顏色詞的表達方式。由於英語和漢語分屬於兩個截然不同的文化語係,兩個民族對同一顏色所孕育產生的遐想有共性,也有差異性(胡文仲:2000)。對我國英語學習者來說,了解英語顏色詞彙與漢語不同的象征意義是非常必要的,能夠有效地幫助我們學習英語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以下將就英語中基本顏色詞的象征意義以及文化背景一一進行闡述。

一、Red與紅

1、語義相似之處

紅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顏色,漢語中紅色象征著喜慶、成功、歡樂、溫暖和興旺等。在中國,喜慶日子要懸掛大紅燈籠;過年貼紅對聯,紅福字;男婚女嫁時貼大紅喜字;把熱鬧、興旺叫做紅火。英語中red用作褒義時也有相似含義,常用於慶祝活動,帶有吉祥喜慶之意。如聖誕老人在平安夜穿紅衣、戴紅帽給孩子們派送禮物;red letter day(喜慶日子),paint the town red(狂歡痛飲)和roll the red carpet for somebody(隆重歡迎某人)。

除此以外,紅色有時也用來表達感情。漢語中“麵紅耳赤”、“臉紅脖子粗”表示生氣、惱怒。英語中也有see red(生氣),to wave a red flag(惹人生氣的事),be red with anger(氣得漲紅了臉)等類似表達。這些短語的來源都與西方人所喜歡的鬥牛運動有關,因為公牛一見紅布就狂怒,所以在英語語言文化中用red來隱射人們憤怒的情緒,顯得非常形象。

2、語義相異之處

需要注意的是,漢語中紅色多被用來表達褒義,而英語中與red相關的詞語多為貶義,它的外延意義總與流血、恐怖、殘忍、暴力等相關。如have red hands(犯殺人罪),red ruin(火災),a red battle(血戰)等;此外,西方資本主義社會,人們還常把red與暴力革命和叛亂聯係在一起,如red belt(赤化區),a red revolution(赤色革命),red hot political campaign(激烈的政治運動),red activities(左派激進運動);在西方文化中red還象征危險、緊張,如:red alert(空襲或台風緊急警報),a red adventure story(一個令人緊張的冒險故事),a red flag(危險信號旗);red還有著“放蕩、低級、淫穢的”象征意義,如a red waste of his youth指因放蕩而浪費的青春,red light district紅燈區。小說《紅字》(The Scarlet Letter)中女主人翁胸前大寫的猩紅色字母 A,就是adultery(奸婦)的首字母,象征其不貞,不守婦道,而scarlet woman意指淫婦。在經濟領域,red帶有“虧損、赤字、負數”等含義,如in the red(虧損),red figure(赤字),red balance(赤字差額),running a business in the red(經營虧本),into the red(每況愈下的經營狀態)。

3、所傳遞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對紅色的喜好源於古代的日神崇拜。因為烈日如火,其色赤紅,對陽光的依戀和崇拜,使中華民族賦予紅色喜慶和吉祥之意。所以,紅色是我國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體現著中國人在精神和物質上的追求。而西方文化中red與blood是緊密聯係的,鮮血是奔騰在人體內的生命之液,一旦鮮血流淌下來,生命之花也就凋謝。所以紅色會令西方人聯想到暴力和危險。西方傳統的鬥牛文化也使人們認為red是不祥之兆(red for danger),代表殘酷、狂熱、災禍、血腥等意,因此英語中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指殘殺和暴力統治,red revenge表示血腥複仇。同時,因為紅色是和流血聯係在一起的,它還象征危險,如紅燈表示禁止通行。

二、yellow與黃

1、象征意義的差異

黃色在英語和漢語中的引申含義差別比較大。黃色在中國傳統文化裏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象征著皇權、輝煌和崇高等;而黃色在西方人的心目中似乎有令人不悅的意味。在英語中,yellow表達的含義是“卑怯、卑鄙的”、“靠不住的”、“妒忌的”、“猜疑的”等含義。英國俚語中常以yellow指代cowardly,如yellow dog(卑劣的人);yellow-livered(膽小的);yellow looks(陰沉多疑的神色);yellow-dog contract指以不加入工會為條件的雇傭契約;yellow union專門破壞工人罷工的黃色工會;yellow with jealousy 嫉妒;yellow-belly指“膽小鬼,懦夫”。

英語和漢語在與黃色有關的表達上有“貌合神離”現象,即表麵看兩種表述意義一致,但實際卻有很大的差異性。例如yellow journalism,實際上此處yellow並不是指obscene、pornographic,而隻是低級庸俗的意思。同樣,yellow book也與漢語中的“黃色書籍”意義相去甚遠,它僅僅指的是黃顏色,即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的政府報告:黃皮書;yellow pages指美國用黃紙印刷的按行業、職業分類的電話薄:黃頁電話查號簿。

2、所傳遞文化內涵

中國自古以來將“黃色”視為神聖、莊嚴、尊貴、吉祥,這是與中華傳統文化密不可分的,如“黃道吉日”、“黃袍加身”。《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黃,地之色也。”土地是萬物生長的必要條件,是中華民族世代繁衍生息所依賴的物質色彩。此外,黃色是中華民族的代表色彩。說到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黃皮膚、黑眼睛。這一共同的外部特征對中華兒女來說具有極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再者,中國古代把龍視為崇拜的圖騰。傳說中的龍是遍身金黃色鱗甲的一種神靈之物。因此古代皇帝都以“真龍天子”自居,黃色也就成了皇家禦用顏色,皇帝所穿龍袍為黃色,聖旨寫在黃色絲絹上。普通百姓不能使用皇家的這種明黃色。但在西方文化中,黃色令人聯想到的是背叛耶穌的猶大。《聖經》中傳說猶大為了30枚銀幣出賣了耶穌,猶大總是身穿黃衣,所以yellow在英語中就與“背叛、邪惡”等象征意義聯想在一起。

三、blue與藍色

1、詞義內涵

不論是在中國文化還是英美文化中,藍色都代表著海洋和天空的顏色。天空能激起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而海洋能引發人們的無限想象。藍色帶給人們寬容、博大,給人寧靜和放鬆的感覺,所以人們常用blue sky,blue sea形容天空和海洋。

除了它的色彩原義之外,藍色在漢語和英語中象征意義的差異是很大的。在漢語中,它是一種受歡迎的顏色,與藍色有關的詞語多是帶有褒義的,例如新一代強於老一代稱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在英語中blue有著更為豐富的象征意義。首先,blue被賦予了“憂鬱的”和“傷感的”之意。例如blues(藍調音樂:一種緩慢而傷感的美國黑人民歌),sing the blues(垂頭喪氣),in a blue mood(心情沮喪、消沉),to look blue(看上去情緒低落),a blue Monday(周末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或第一個學習日)。其次,藍色也象征淫穢色情,有“下流”或“猥褻”之意。如blue jokes(下流的笑話),blue film(黃色電影),blue videotape(黃色錄像)。另外,藍色在英語中也常用來表示社會地位高,有權勢或出身貴族,blue blood指名門望族,blue-eyed boy意指寵兒,blue ribbon(一流的)源於體育比賽中授予第一名的獎章是用藍色綢帶製成的;blue-brick universities(藍磚大學),指牛津,劍橋等名牌大學;blue book(藍皮書),指西方國家發表的封皮為藍色的正式報告書或外交文書,還用來指記錄知名人士,尤其是政府高級官員的名人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