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應香港《大公報》、《文彙讀書周報》和《上海中學生報》之約,發表了一係列讀書筆記,這些文章後結集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問世,受到了一些愛書的朋友的歡迎。
廣西衛視《讀書時分》欄目還以該書為藍本,播出了係列節目;後有熱心讀者將其轉換為流媒體,在網絡上流傳。略感遺憾的是,節目中出現了若幹文字差錯,恐怕會對讀者產生某種誤導。希望電視節目隻是作為一個向導,引導大家按圖索驥,找到真書來捧讀就好。
隻不過,該書出版已多年,市麵上早已難覓其蹤影;幾家較知名的網上書店也已缺貨多時。為此,便就動了修訂再版的念頭。
因與首版此書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合同已經到期,原來玉成此事的納新博士也已到漓江出版社任職,聯係再版多有不便。恰好此時複旦大學出版社有意推出一套供青少年閱讀的小叢書,打算把此書的修訂版收入其中,不禁深有同道之感。
本次再版時,除了對原書文字作了必要的修訂外,還增補了若幹篇。其中,有一部分是公開發表過的,多數則是首次麵世。
關於這次增補的文章,有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可以在此略提一筆。一位熟識的高中生朋友手中有本《時文選粹》,選收了當年發表於《文彙報》的一篇《也談1.9億條短信的語言玄機》(收入本書時恢複原題為《漢語的潑水狂歡》),文後按照編者的套路出了若幹道閱讀理解題。
令我大為困惑的是,麵對那幾道高深莫測的問題,我這位原作者竟不知如何作答。心想,當年高考時若遇到這樣的問題,語文能否過關,還真不好說。而且,在那一堆問題麵前,本來應該是愉快的閱讀,霎時變得索然寡味。
似乎有點扯遠了,但讀書的事真的與考試格格不入。唯願讀者朋友讀到這本小書時,不要為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所累,能度過一段愉快的閱讀時光。
夏德元
二○一二年三月十二日,植樹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