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姐,我還要吃肉包子。”黃鏽還小,除了吃,也想不出要買什麼。
“嗯,包子肯定讓你吃,一會看到想買的,你和我說。”小六雖然年紀小,但很懂事,絕對不會要買很貴的東西。
黃仲謙要去鐵匠鋪,還說要去見羅進昌,估計一時半會不會回來。於是,母子幾個慢慢在白竹鎮上逛了起來,黃錦更是像個好奇寶,幾乎每個攤子上的東西都要問問價格。問的多了,加上上次趕集的經曆,黃錦對這時的物價心裏大致有了底:一兩銀子等於一千文銅錢。而一兩銀子可以買兩石大米,明朝一石大米是一百八十九斤,相當於每斤大米兩文五左右一斤。上等豬肉十六文一斤;老母雞十二文一斤;土雞蛋一文錢兩個;白菜一文錢三斤;黃豆兩文錢一斤……白糖比較貴,五文錢一兩。一頭牛視牛的年齡、性別等賣五到十兩不等……
而逛了一圈後,黃錦覺得,相比前世,明朝的物價比較合理,顯然沒有通貨膨脹一說。收入和物價顯然還是相對合理的匹配,尤其說到蓋房子,人工便宜,磚石啥的也可以自己燒,在農村裏蓋一套小房子,二三十兩就可以搞定。所以黃錦更加疑惑況宅到底是什麼模樣,那麼值錢。
也發現這個朝代,雖然和曆史上的大明朝極為相似,就是連太祖也是朱元璋,但是也有些不同,比如人們就不知道茭白能吃。黃錦不相信自己一個小小的穿越農家女能改變曆史軌跡,這應該就是架空的大明朝了,或許雙空間的說法真的存在。
母子幾個在街上一路閑逛,看到前麵一家成人鋪子前圍著好些人。上前一看,原來是一家布店在做打折甩賣活動,將平時所賣的布匹餘下的零頭碎腦的拿出來甩賣,還有冬天的布料折價優惠。因為價格便宜,所以圍了很多婦女。
“娘,我們也買點布料吧。”
“嗯,我正想做點鞋麵。”
“還給哥他們做點襪子。”
母女三人擠進去,這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家綢緞布店呢,雖然是些零頭碎腦的布料,但質量都上乘。
南方極少有棉花,也很少有人養蠶,所以平時都是苧麻做的粗布衣服。而布匹啥的,都是從外地進來的,因此價格很貴。苧麻做的衣服,透氣性好,穿的其實也很舒服,就是有些不好看。
“娘,我們再買點細步做裏衣吧。”
細布很貴,不過黃錦他們都還是小孩子,皮膚嬌嫩的很。尤其是黃鈺和黃錦,作為小女生,跟應該好好保養。黃錦可不希望自己長成皮膚粗糙的黃毛丫頭。
母女幾個挑挑揀揀了半天,黃錦一邊挑,一遍在心裏思量:首先細布要多買點,給大方一家包括黃老爺子老兩口,一人一套裏衣。再買點碎布,做幾塊手帕。
何氏挑了兩塊大青布和一塊黑布,“買回去給你爺爺奶奶做鞋麵。然後再做個大罩衣。”
等結完賬,一起花了兩百八十五文,何氏他們又去買了點彩色的絲線,花了三十文。何氏手裏並沒有零花錢,都是黃錦付的。不過能用自己的勞動改善家人的生活,黃錦還是感到很幸福的。
布店的拐角就是鐵匠鋪,黃錦他們就進去裏麵看了下,發現黃仲謙還在那裏等著,看到他們,趕緊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