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集市,黃錦他們一家就分開了,黃仲謙去鐵匠鋪子修補農具,還說要去下羅進昌家。何氏帶著幾個孩子,先到了百草堂。
看到黃錦他們,劉掌櫃立即就迎了出來,請他們往後屋走,路上遇到黃永福匆忙出來。看到何氏也來了,他忙行了個禮:“三嬸,快請屋裏坐。”
何氏忙還禮:“我是個粗人,可當不起黃小太醫的大禮。我們錦兒可多虧了你救命,你的情……”
黃永福就笑了起來:“三嬸,這是我應該做的。”
“永福哥,你看我們給你帶來了啥。”黃錦把高蓀亮給黃永福看。
“這不是雕胡嗎?”
“嗯。它可好吃了,這幾天我們炒菜吃過,很嫩,帶給你嚐嚐。”
“好,那就多謝啦。”黃永福大方地結果了黃錦手裏的籃子,一看下麵還有鐵皮石斛,就叫了個夥計進來,吩咐了幾句。
“錦兒,你頭上的傷都好了吧?”
“嗯,痂都掉了,應該沒事了。”
“我看看。”黃永福把黃錦拉到亮出,扒開她的頭發看了看:“嗯,恢複的很好,應該不會留疤。”
雖然在後腦勺,但何氏還是怕留疤,聽到黃永福這樣說,鬆了口氣:“太好了。”
過了一會兒,劉掌櫃托著一個托盤進來了,上麵放著點錢:“三少爺,這次有四斤八兩重,按上次的價格,總共是兩千四百文。”黃錦看到上麵有二兩碎銀子,還有四串銅錢。
黃永福看了看何氏和黃錦:“這錢給誰收著?”
“給我吧。”黃錦二話不說,就收起了錢。何氏看了看黃錦,欲言又止,但沒有說話。
劉掌櫃把錢遞給黃錦,黃錦將錢接過來,小心地收好,一抬頭,發現幾個人都在看著他,尤其是黃永福正在笑。
難道是剛才要錢的時候顯得有點急?黃錦心想,應該不會,她可是將情緒控製的很好。或許這麼一筆錢給她一個八歲的小孩子管著,在劉掌櫃他們看來,有點奇怪吧。
管不了那麼多了,上次她一起存了有十一兩五錢銀子,還有後來剩下一串六十五文錢,黃錦都用一個木匣子鎖起來,這幾天一文沒花。加上這次的二兩四串,可是有十四兩掛零的銀子,差不多可以買兩畝多中等的田了。這可能抵得上前世她一家子的田了。況且在這古代,許多人一輩子都是佃農。黃錦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通過自己,過上好日子,也帶給老黃家一家好日子。
“永福哥,你有空沒有,我們想請你吃飯。”
“你打算請我吃什麼?”
“我打算請你吃……我也不知道,鎮上我也沒下過館子。”黃永福哈哈笑了起來:“不用那麼客氣的。”
“要的,要的!我們得好好感謝你。”何氏忙說道,其他幾個孩子也一臉期待地看著。
黃錦他們幾個雖然年紀小,但懂得感恩,更會做人。本來黃永福是不想去的,他看的出來,黃錦他們缺錢。但又一想,這也是幾個孩子的心意,就說道:“好,那我就不客氣了。我們去橋東的……”
“少爺,三老爺家的安少爺來了。”有個夥計進來通報。
正說著,黃錦就看到劉掌櫃領著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進來了,隻見他穿著一件藍袍,麵容白皙俊朗,鼻梁高挺,看起人來似笑非笑的。這是黃永福叔叔黃漢新家的黃永安。
“大少爺。”何氏忙向黃永安行禮,少年今年十八歲,去年剛考取了秀才的功名,普通百姓見了都要行禮,喊一聲秀才老爺。
黃永安點了下頭,對黃永福說:“我找你有事。”
黃錦他們隻得告辭出來了。剛一出門,何氏就拉著幾個孩子到了一個窄巷:“老實告訴我,你們幫黃小太醫挖的什麼東西,這麼值錢?”
“娘,確實是永福哥叫我們去仰山上挖的。那草藥叫鐵皮石斛,非常名貴,永福哥說和人參差不多了。隻是她也不確定仰山上有沒有。我們找了很久才在半山腰找到的。”黃錦趕緊解釋。
“是的,是的,娘,三姐說的都是真的。”小六忙說:“娘,你聲音小點,要是叫別人聽到了就不好了。”
何氏也是對那麼一點草藥就值那麼多錢心有懷疑,聽了黃錦他們解釋,就放心了。幾個孩子這麼懂事,小小年紀就知道為家裏分憂。唉,也是他們夫妻虧著孩子了,不然哪裏用得著爬山越嶺的去挖草藥。何氏想著,內心就升騰出愧疚,“錦兒,這錢爹娘一文也不要,你們自己收好,想買點什麼買什麼。”
“好,以後這就是咱家的小金庫。”聽到黃錦這樣說,黃鍾他們幾個都笑起來了。
“娘,家裏要添置些什麼?”黃錦又問黃鍾他們幾個:“你們想吃點啥,哥你的草紙用完了嗎?”